您所在位置: 首页 »政经»正文

集思广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建设 市委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7-09-12

泉州网9月12日讯 (记者谢曦)11日,市委、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评价认定机制及扶持政策”进行专题协商。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新聪主持会议。市领导陈灿辉、翁祖根、孔繁军、林万明、陈铁晗、骆沙鸣、陈铭福、李冀平、陈益、洪川夫、林志建、苏小青,市政协秘书长陈伟平等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士结合泉州实际,分别从人才体制机制创新、高端创新平台打造、引才聚才用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科研和高等教育投入等方面积极建言。郑新聪认真听取、记录与会人士的意见、建议,不时和发言者互动交流,现场协调落实相关事项,气氛热烈。

郑新聪充分肯定市政协、市政协委员和广大界别人士积极贡献务实良策、持续提升监督实效、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为泉州各项事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此次专题协商会议选题好、氛围好,各位政协委员、界别人士的发言切合主题、质量高,市委、市政府将对协商成果转化运用作专题研究,不断细化丰富到现有的人才政策和引才措施中。人才是泉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泉州正处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存在着人才技术历史积累不足、创新要素与老机制结合不起来、大院大所较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亟待突破等短板。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运用改革思维办法,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大力创新用才体制机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建设。要以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人才引进要更务实灵活,由引人才向引“猎头”、引平台转变;要适应时空变化的要求,研究居住地和工作地不一致的人才服务保障措施,探索柔性引才形式;要把人才评价认定交给市场,进一步推动人才管理简政、放权、松绑,建立分层、分类、多元人才标准;党委、政府要营造人才服务大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宜居水平,让各类人才安家安心。

郑新聪表示,要始终同频共振,完善多层专题协商,拓展专题协商平台,提升协商能力水平,更好地推动协商民主深入发展。希望市政协发挥优势,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广泛的民意支撑、民智参考、民利协调,齐心协力为加快“五个泉州”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主席陈灿辉指出,人才成长发展的基础在于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工作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服务水平。要聚焦创新转型需求,更加注重聚才用才服务保障。提高人才服务市场化水平,推动高端人才集聚发展,推进人才、资本深度融合,加大对人才“港湾计划”的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着眼传承长续发展,更加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聚力提升企业家素质,注重职业经理人培养,注重研发人员队伍建设,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要立足项目建设实际,更加注重人才团队引进培养。坚持“人才+项目+团队”引才模式,加强对人才、团队、高新产业项目引进的政策研究和资金配套,建立政策落实督查制度,真正实现人才服务、引领、支撑产业发展。

//相关新闻

市委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 共话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引、留、用”

9月11日,市委、市政协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评价认定机制及扶持政策”专题协商会议,旨在助力我市人才“港湾计划”实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会议召开前,市政协领导率调研组前往深圳、贵州等地深入调研“取经”,走访视察我市多所高校、企业,先后召开了数场座谈会。之后,调研组对泉州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现状及政策体系,进行深层次分析、梳理,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10名市政协委员、界别人士代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评价认定机制及扶持政策”这一议题建诤言、献良策,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本报记者 吴丽娇/文 陈晓东/图

大胆创新 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黄军红 市政协常委、民建泉州市委专职副主委

 

 

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是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的重要途径。建议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是建立领军人物、高端人才试验区,二是建立本土人才、技术骨干人才试验区。

所谓领军人物、高端人才试验区,建议以开发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园区优势,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用3至5年时间,打造“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活跃、政策环境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模式。而本土人才、技术骨干人才试验区,则是以市属国有企业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国企在工资、绩效和个人成长方面的优势,统筹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实现人尽其才。

形成人才生态链 引领发展智能制造业

■蔡宇祥 市政协委员、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发展智能制造业,既需要高层次人才进行前沿创新研发,也需要大量的初级人才、中级人才扎根实体经济。只有建立系统高效、开放共享的人才生态链,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由服务支撑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升级。

建议加快建设人才“蓄水池”,扶持基础人才,加快高端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引才力度,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梯次型现代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畅通泉籍人才回归渠道,培养、引进国际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优化人才生活软环境,积极创建国际人才社区,建立智能制造科研试错容错机制,给予新引进人才足够宽容的科研环境。

开启共享模式 让各领域人才相互流动

■张澍楠 市政协常委、福建领秀文旅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目前,我市人才发展中存在着优秀人才单打独斗、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议打通政府与企业的界限,建立适宜的评价考核机制,允许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具有相关领域突出才能的公职人员到重点企业短期挂职;创新人才资源共享模式,让全市各领域的优秀专业人才团队可以在不同的企业和项目之间流动;营造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加大对本地服务尤其是优秀企业和人才的服务购买力度,让他们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更好助力“五个泉州”建设;打造“港湾计划”双创特区,针对创客量身定做特定标准,建议先在丰泽区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后,进而向全市推广。

筑巢引凤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

■刘海舟 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所长

 

 

高端创新平台,能吸引高层次人才迅速集聚,进而加快成果产出和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市高端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仍然不足,且高水平科研院校偏少,较难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

针对现状,建议持续加大人才经费投入,市级政府引导用人单位按照“谁用人、谁投入”的原则落实,并给予配套支持,同时鼓励各县(市、区)增加财政投入,为人才引进和落地等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也要调整人才政策规定中的个别条款,在资质审核时对科研机构的人才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以务实的办法解决科研机构引进人才的年收入要求,让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有机会享受优惠政策。

引入多元主体评价 健全人才评价机制

■林文佳 福建讯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需要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创新意识、能为产业作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

建议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奖励力度,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建立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对技术成果、知识产权试行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引入多元主体评价,适应各行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引入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评价,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建立健全“政府统筹、社团主导、企业协同、人才参与”的人才评价专业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

对接产业需求 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侯祥朝 市政协常委、华侨大学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全市现有不少高校,这意味着泉州有条件、有能力满足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关键在于如何无缝对接产业需求。就当前而言,我市应对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建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重点学科,推进学科群与产业群对接,实现学校专业教学和地方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形成与新兴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教材更新、教学方式、师资培训,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和需求;产学研深度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企业与有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合作,面向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又比如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办系列培训班。

创新机制 广纳高端制造业人才

■聂泳忠 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前,我市高端制造业技术研发人才的招引难度大,尤其是芯片、芯片设计及工艺、材料、后勤动力、高端传感器工艺等方面的工程师,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向好发展。

如何吸引并留住紧缺人才尤其是技术型人才?建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动人才有序流动,共享人才资源,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营造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具体可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着力营造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的良好环境,二是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高端人才战略,三是对我市重点发展产业人才实行政策倾斜。

灵活引进 吸引国际优秀人才

■杨增厅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传统制造业要持续发展,其竞争的核心是产品,产品的核心是研发,而研发的核心是人才团队。

针对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人才引进难题,建议视野要国际化,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引进全球人才,尤其是要从机械工业比较发达的德国、瑞典、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引进高端人才;人才引进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化,通过市级政府的统筹协调,支持企业在全国相关行业高度集聚发展的一、二线城市设置分公司,实行异地办公,或者让人才保持原有生活地点不变,以项目制和在线办公等方式为泉州企业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泉州机械装备制造领域人才引进更大幅度的补助和扶持。

加大科研教育投入 建好人才“蓄水池”

■庄宝玲 市政协常委、民进泉州市委主委

 

 

当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人才集聚度低、科研投入不足、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国际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仍是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建议之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持续推进人才“港湾计划”;加强科技投入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设立市级国际人才交流基金,资金来源由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募集,专项支持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同时鼓励高校、知名企业设立留学生奖学基金。建议之二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建好人才“蓄水池”,出台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与华侨大学等在泉高校的沟通合作,同时大力引进科研团队,发挥团队招才引智作用。

以才引才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王诗榕 市政协常委、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前,无论是人才总量,还是人才的配置和管理,尚不能有效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招引增长缓慢、缺乏高层次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用人主体人才观念陈旧等。

建议打造优质软环境,建立人才测评体系,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引留政策;通过网上引才、以才引才、委托引才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全方位提高人才的主体意识,可以设立“突出贡献人才奖”,培养和树立一批人才典型,也可以优先提名推荐全市高层次人才作为我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参与全市重要决策咨询等。此外,我市还应集中力量塑造泉州品牌,为各类人才提供多样化的交流平台。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