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高新产业»正文

福建晋华,不是第二个中兴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8-10-31

 大约12小时之前,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最新的动作:将福建晋华公司,加入到《出口管理条例》的实体名单中。没错,后者就是今年让中兴十分受伤的那个禁令。

 

在这份寥寥数字的公告中,也介绍了此次颁布禁令的原因,英文原文和译文如下:

 

Jinhua is nearing completion of substantial production capacity for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additional production, in light of the likely U.S.-origin technology, threatens the long term economic viability of U.S. suppliers of thes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U.S. military systems.

福建晋华即将完成动态随机存储器集成电路(DRAM)的大量生产能力。 这些即将增加的生产能力,有可能是根据来自美国的技术,威胁到了美国军事系统基本供应商的长期经济生存能力。

 

 

“When a foreign company engages in activity contrary to our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s, we will take strong action to protect our national security. Placing Jinhua on the Entity List will limit its ability to threaten the supply chain for essential components in our military systems,” Secretary of Commerce Ross said.

"当外国公司从事违背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活动时,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 将福建晋华列入实体名单将限制其威胁我们军事系统基本组成部分供应链的能力,"商务部长Ross表示。

 

总结一下这段话,就是你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把美国的竞争对手弄死。而这个美国的竞争对手,又是美军的供应商。所以出于“国防安全”,我必须限制你的发展。

 

再直白点,这就是“赤裸裸”的国家保护主义,也是对商业竞争再直接不过的干扰。于是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促使美国商务部针对福建晋华做出这样的裁决呢?

 

关于福建晋华

 

福建晋华,全名“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整体为国资背景,大股东中包括福建省、晋江市、泉州市、国家开发银行。而包董事长在内的一系列高管,大部分也是来自国资背景的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14.45亿元,其中正在进行的的福建晋华DRAM生产线一期建设项目中,总投资就达到了370亿元。

 

为什么对于这家公司大家这么敢投?因为在成立3个月之后,福建晋华就和台湾联华电子(下文简称“台联电”)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开发DRAM相关制成技术。1990年前后的第一波“台湾半导体浪潮”中,联华电子就曾涉足了DRAM内存颗粒的生产。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联电遭受了冲击走向衰落,但台湾在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的确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按照此前公布的发展计划,福建晋华在2018年9月正式投产,预计投产后一个月就能生产6万片12英寸晶圆(一块晶圆往往数十、数百颗DRAM芯片)。

 

不过截至目前,没有相关信息公布。另根据内部流出的项目宣传片中的解说:“福建晋华直接将三星海力士等行业巨头作为目标,力争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对行业领先制造工艺的赶超。

 

各方面信息看来下,福建晋华实质就是“国资+国内外技术”的组合,并且在规模体量上走的是“高举高打”的路线。

 

晋华与美光的“过招”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对中国的科技行业下手,看起来合情合理,但为什么是福建晋华呢?要知道,在中国大力扶植半导体产业的前提下,国内崛起的内存颗粒厂商都不止一家。论规模,紫光集团和湖北省投资的长江存储甚至更大一些。

 

这一点我们要倒回来看,美国商务部中提到的那个供应商的身份,压根不用猜,就知道是美光。因为目前世界内存颗粒三大巨头中,只有美光一家是美国企业。更“凑巧”的是,福建晋华、台联电、美光之间其实存在官司来往。

 

2017年12月,美光在美国加州指控台湾联华电子和福建晋华盗用了自己的内存芯片技术。美光指控称,美光的两位前员工通过闪存盘盗取了公司的技术资料,然后交给了新东家台联电的高管,而台联电也将和福建晋华分享这些技术。目前,美国的案件仍无任何更新的进展。

 

到了今年1月19日,福建晋华也对美光科技提起诉讼,理由是侵犯了专利,请求赔偿金额达人民币1.96亿元。

 

今年7月3日裁定,美光半导体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销售、进口十余款Crucial英睿达固态硬盘、内存条及相关芯片,并删除其网站中关于上述产品的宣传广告、购买链接等信息。当天,福建晋华就在官网上发布了这则裁决的消息。

 

同时转发这则消息的,还有现在福建晋华的合作方,台联电。台联电的联合总裁甚至直接站出来表示:“台湾联华电子对法院的裁定表示欢迎。台湾联华电子在知识产权方面投入巨大,对损害知识产权的公司,台湾联华电子会全力追责。”

 

根据《专利方舟》的研究,这次福建晋华起诉美光中所涉及的专利,实际上并不是福建晋华自己的,而是来自于台联电的专利。台联电曾在今年1月3日将25项专利转让给福建晋华,随即1月19日福建晋华就将美光告上了福州法院。

 

据美光2017年财报中数据,美光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就高达104亿美元,占其全球收入近一半。禁止数款产品在中国销售可以说是相当沉痛的打击。

 

高举高打出一个半导体业?

 

今年5月,“韩国产业技术振兴院”就曾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公司进入存储器产业对(韩)国内外波动效果分析及应对战略”的研究。股软了中国企业到2022年对韩国企业在DRAM(内存)和NAND Flash(闪存)市场上的影响。

 

最终的结论是,2022年如果没有中国企业,韩国企业DRAM销售预计为695亿美元,如果中国公司加入竞争,估计会降低到628亿美元。大约减少了67亿美元。而NAND Flash芯片市场则要好一些,没有中国竞争预计376亿美元,如果中国加入竞争则减少11亿美元。

 

少归少,但对于目前存储颗粒生产能力最强的韩美来说,依旧是个威胁。

 

一来是因为存储芯片本身的特性。

 

与各类处理器芯片相比,存储芯片追求的只是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而不需要估计复杂的生态问题。并且存储芯片单批次的生产数量往往会很大,存储芯片也是整个芯片行业中受代工模式影响最小的领域。

 

以美光为例,其目前在全球就已经拥有12座晶圆厂,并且计划再建4座晶圆厂。而其他几家存储芯片厂商,哪怕是体量远不如三巨头的南亚,自己也在台湾拥有3座晶圆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展存储芯片厂商,就等于拥有一定的特殊芯片设计能力、和大规模半导体芯片生产能力。这对于目前半导体技术和能力落后的中国来说,是十分需要的。

 

第二是存储芯片行业的竞争规律。

 

依旧是与处理器行业对比,无论是PC还是移动端,最终的胜者都是软硬结合最好的、生态发展最好的。而存储芯片则没有这么复杂,其竞争规律极其简单:同样的东西,谁卖的最便宜,谁市场份额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在2010年前后,存储芯片市场在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巨头的操纵下,进行了一番“血雨腥风”的洗牌,当时因为PC市场萎靡,销售业绩已经不怎么好,但是巨头们仍持续降价。最终,日本、台湾的一众存储芯片厂商纷纷出局。在那之后,存储芯片行业才进入了真正的“暴利时代”。

 

你也可以这样说,存储芯片行业并不完全是技术说了算,资本的多少也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并不容易拉开差距)。

 

而中国的进入,无疑将会扮演起“鲶鱼”的角色,让存储芯片市场从稳定的巨头把控,走向更加混乱的局面。这将是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巨头不想看到的。

 

禁令的影响?

 

首先是技术提供方台联电,从一开始帮助起诉美光,台联电应该就做好了相应的政策风险。毕竟对于一个现在家底没多少的昔日巨头,“搏一把”的吸引力明显更大。

 

其次是福建晋华所必须各类半导体芯片必须的生产设备,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出口方是韩国,其次是台湾。而最核心的光刻机等产品则出产自欧洲。极少数美国较先进的领域大概率也可以在其他国家找到替代方案。

 

并且在整体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新崛起的半导体厂商实际上还在持续地大手笔采购设备和收到设备。以国内主攻NAND芯片的长江存储为例,今年5月19日就收到了首台ASML 193nm浸润式光刻机,价值7200万美元。

 

最后是市场,真没啥好说的,中国这个市场就足够大了。

 

相比之下美光的处境则要复杂不少,今年7月的法院禁令仍在持续发酵。在整体大背景下又不太可能直接通过申诉来取消销售限制,最终很可能被迫像中兴一样跟福建晋华、台联电一起坐下来谈判协商。最后以相互专利授权之类的环节平息一切。

 

写在最后

 

存储芯片行业一向都是半导体行业里面商业竞争最厉害的,各种技术竞赛、专利争斗、市场策略,一股脑都得用上。但企业终究拧不过大腿,每一次半导体行业兴起的背后都有政策的影子。正如这一次国内存储芯片厂商的崛起。

 

但公允地说,中国存储芯片还需要相当长的成长,才真正会威胁到现有的巨头。可惜有的巨头从第一天起就担心中国崛起,甚至不惜动用专利、政府的手段来限制。

 

真的,未免太没有自信和小家子气了。

来 源: 虎嗅网 责任编辑:weiyezh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