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东石老街,仁和记忆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0-10-14

晋升平年间(357~361年),中原战乱。尚书林开基为避时乱,偕安员外携亲友15姓,自中原沿江泛舟而下,见有一寨,曰“畲家寨”。寨之半坡有石巍峨,且周边平旷,祥瑞先兆,遂卜居寨石之东,故得名“东石”。唐宋至元明,东石港航运发达,连刺桐,接广州,出安平,过台湾,下南洋,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宋理学家朱熹闻名而来,布道讲学,以为东石文化浓郁,有孔孟之气,称之为“海滨邹鲁、仁和之乡”,东石遂称“仁和里”。一座有历史的古镇,应该有个古韵氤氲的名字,“仁和东石”不请自来。

 

 

 

 

◂东石寨 庄璇璇/摄

▾空中看东石 庄连白/摄

 

 

◂东石新农村 陈谋演/摄

2015年,国家发起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当年千帆竞发、商船昌繁的东石已在沙盘里蓄势待发。仁和东石正乘着小城镇试点建设的东风,怀揣梦想,带着厚重历史文化的荣光,还有那寻常人家的美丽故事,扬帆起航。

 

 

▴张文艺/摄

碧波万顷,须有无数细流左冲右突;万丈高楼,得有多少泥砖前赴后继。一个带着古训荣耀崛起的新城,须有些柔软的故事演绎,有几条承载着记忆的老街蜿蜒,有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回眸莞尔。就像,宏伟的布达拉宫背后是一对璧人恩爱的故事,孔明成相的背后是一间草庐一卷书,齐桓公称霸的背后是那一箭的放下,伯牙绝弦的背后是一对知音的惺惺相惜,长征突围战局反转的背后是万千无名的感动故事……

 

 

 

 

 

 

▴美丽的海岸 吴宝烨/摄

仁和东石也有一条老街(也叫东石旧街),位于镇区东南角,沿玉和街直至尽头,拐弯处,一条五百米长的青石板小街道赫然铺开,两旁古厝连旧铺挤挤挨挨,铺位摊点沿路“施展”开来,灯笼点缀,一路逶迤,尽头是被闽台两东石的乡亲父老们数了近千年宫灯的嘉应庙。

 

 

 

 

◂陈谋演/摄

▾朱惠玲/摄

 

 

◂张文艺/摄

岁月倥偬,东石老街不忘初衷,容颜未改,老巷里黄昏后的麦芽糖叫卖声,声声唤醒着童年;盛放在雕花篮子里的传统糕点,将历史堆叠;新鲜海鲜、家传调味腌制的干味,散发着渔家小港的味道;炭烧海蛎摊档标榜着闽南海蛎的正宗口味;刚从油锅里捞起的“菜果”,焦香四溢;陈旧的东石供销社,当年白皙俊朗的老板已届不惑,微笑一如既往清澈温暖。绣花枕头、竹编斗笠、烧炭小炉、嫣红汉服,等等等等,这里至少祝福过三世姻缘的圆满。

应该说,每个晨曦,古镇东石那些温暖柔软的故事,从老街开始,从每个寻常人家的柴米油盐开始。古镇新颜,这条倔强爬行的老街,是我们寻找故事的入口,高不可攀的高楼繁华,低到尘埃的老街却不朽,这是关于梦想的起点。

 

 

 

 

 

 

▴张文艺/摄

我在老街的一个面线糊摊旁,邂逅一个人,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她一手提着打包好的面线糊,另一只手摸尽了全身的口袋,每摸一次是一次深不可测的绝望,是一次无边无垠的尴尬。我拍了拍她肩膀,她看到我,仿佛刘备见了孔明,或者能不能自恋地说,是貂蝉碰到了吕布。我付了8毛钱,帮她解了尴尬之围。她告诉我,明天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等她,还说了三遍,像是在说一种海枯石烂的誓言。然后,我看到她骑着辆自行车走了,留给我一个徐元直的背影,我恨不能砍掉所有瓦顶。隔天,我早早来到面线摊旁,她来了,问我吃早饭了没,刚吃了碗地瓜的我,打了个嗝,说了“没有”,然后,她请我吃面线糊。为了能和她多待会儿,只能让胃受点儿委屈。她让我叫她小蔡,蔡是她的姓氏,我仿佛觉得她是秦汉前没有名字的寻常少女,用一个姓氏等着爱人给她另一个姓氏,委婉而清雅。

 

 

 

 

 

 

▴图源:寻味晋江

接下来三天,我照例在面线摊旁吃早饭,三岁小孩都知道我心里在打什么算盘。面线摊老板告诉我一个成语:守株待兔。果然是个还有点知识的摊贩。不过老板说对了,我这几天都指望她能再丢一回钱。当时我下定决心,茫茫人海,如果再让我遇到,我……我非请她吃面线糊不可。

再遇到她是在正月十五。整条老街挂满了红灯笼,三米一个灯笼,七百米的老街两旁便挂了500多盏灯笼。如果每一盏灯笼都有这么一个故事,那我和那个女孩是否也可点一盏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灯笼数得尽,老街故事唱不完。

 

 

▴闽台共数一宫灯,花好月圆两岸情 张加陛/摄

东石嘉应庙,供奉宋朝忠臣魏天忠神像,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个延续了七百多年的传统: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家灯。所谓“数灯”就是镇区年内凡是喜得姻缘的新人,都要到嘉应庙点一盏宫灯,以求添丁进财之美愿,以后“数宫灯”成为一种习俗。从宋至今,中间断层,近十年又接上了。明清海禁,已经将海洋融入血液的闽南人铤而走险将触须伸向海外,寻求发展。公元1661年,泉州东石部分乡民,渡海垦荒,落地生根,编鱼护,累世以田螺紫菜牡蛎为生计,他们落脚台湾嘉义县布袋镇一角,为不忘故土,取名东石寮,所以也叫作东石。然后将大陆东石数宫灯的习俗传到台湾,从此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家灯,泉州与台湾,东石与东石,血缘至亲,割舍不断。

 

 

 

 

◂嘉应盛事 陈谋演/摄

▾陈金顶/摄

 

 

◂苏素华/摄

在仿如白昼的嘉应庙前,我又邂逅了那个叫小蔡的女孩,她左手拿着糖葫芦,右手揣着麦芽糖,饮尽东石老味道。硕大的一根麦芽糖突然呈现在我面前,我竟一时无措。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想把她吃了。那天晚上,我们数了48盏宫灯,这就表示今年有48对新人结为连理,共枕鸳鸯。

 

 

▴喜兆头 林清津/摄

后来,我感谢老天厚爱,在嘉应庙璀璨美丽的宫灯群中,有我们一盏。

如今,她正走在我的左手边,拉着小孩的手,我们在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感受着东石老街老味道的盛宴。从我记事的那天起,东石老街不曾改变一砖一瓦,墙面更显沧桑,青石板更加光滑圆润。我们不知不觉走到面线摊旁,那面线摊的老板已经换成一个年轻女孩。我们在旁边找了一个位置,艰难地坐了下来,点了三碗面线糊,我跟妻子相视而笑。

 

 

 

 

◂张文艺/摄

▾货船 蔡芳时/摄

 

 

◂图源:寻味晋江

老街外,城镇化楼群拔地而起,伞都大道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玉和街人潮汹涌,东石港码头汽笛声此起彼伏,这是仁和东石海丝起航的姿势,优雅而光荣。老街内,则滋生着一个个柔软隽永的寻常故事,这是海丝东石的仁和记忆,质朴而温暖。

张百隐

 

 

晋江东石人,晋江潘径实验小学副校长。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晋江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晋江市青年文学协会副会长,东石龙江畔教师读书社社长。

喜欢阅读写字,寂寞而灿烂,发表些文字,散见报刊杂志。

2014年,出版文集《敝帚自珍》,2017年短篇小说集《空号》出版,不成熟但很真诚。仍在学习创作的路上……

——来源于:人文晋江

文旅驿站

 

 

 

 

 

 

 

 

 

 

 

 

 

 

 

 

书画和文创作品将在东石镇古寨文化中心一楼

东石文旅驿站进行展示与推广经销

在古寨观光的闲暇之时

感受东石青年书画家的人文风采

体会东石文创作品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为东石点赞吧!

文旅驿站微店

来 源: 责任编辑:许凌晖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