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聚焦泉州»正文

让干部敢为,让企业敢干——万亿泉州营商新画像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3-03-30

 

 

泉州将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绘出“干部敢为、企业敢干”营商新画像。今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助推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见效。图为洛江区纪委监委干部走访辖区企业了解情况。 (张九强 摄)

泉州网3月30日讯(记者 黄小玲 林书修)很多改变,悄然发生。一杯茶功夫,税收办好了;一顿饭时间,企业开办成功了;几天时间,项目拿地即开工了。步步为“营”之下,泉州营商环境的改变润物无声,98%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92%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140多万家经营主体在这里生根发芽壮大,总量领跑全省20多年。在最新出炉的省营商环境监测督导结果中,泉州位列全省第二,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恰是量变到质变的积攒。

很多认同,持续绵长。

“泉州不开始,别的地方都不能去。”3月19日,著名侨领、慈善家陈守仁之子陈伟利在家乡开启“为爱一起走”大型公益健步行2023年活动的第一站。对泉州的认同与选择,陈守仁家族已经传承三代。同样坚守泉州的是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坦言,把总部基地设在中国中部地区更合理,生产和市场辐射面更广,而坚守泉州,“是因为这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政”能量,是恒安不断成长的强大支撑。

很多努力,蕴藏信念。

国内没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县域的先例,各级领导多次亲赴上海推介,最终上海六院被诚心所打动,落户泉州晋江。38家500强企业齐聚泉州,刚刚签下总投资超2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亦是全力争取之下的全省先河。党政考察团全球招商、政务服务“轻骑兵”“大篷车”、政企“早午晚餐会”、“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百日行动”等政企互动群像,在躬身力行中,凝成泉州尊商、亲商、安商的发展力量,全力创造项目、资金、人才流向的洼地。

营商环境,已然成为泉州热词。踏上新的时代征程,泉州拿出与万亿GDP相匹配的变革精神,将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刀刃向内,改流程、转作风、树标杆,绘出了“干部敢为、企业敢干”营商新画像。2023年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召开,更是向外界透露坚定的信号:泉州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张与弛

——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连续多年,泉州举办民营经济大会,企业家们被请上主席台;去年市两会,10位在泉州的侨胞代表首次受邀列席人大会议;今年市两会,泉州首次邀请“招商大使”全程列席。这些不断升级的礼遇,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泉州对企业家的尊重和礼赞,表达了泉州提振发展的信心和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心。

把企业家当自己人,落到实处,就要兑现各种政策大礼包。

泉州为民企量身定制的“1+1+N”等各种政策礼包,总是开春第一时间就送到企业家手里。诚意十足的干货让新源重工人力资源总监颜文山感叹“这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疫情期间,泉州因地制宜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仅德化县华泰陶瓷一家就获免征3个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约6万元。

诚意不仅是给了政策,还在于跟踪落地。

“你们的用电量怎么突然下降了?是不是遇到困难,要不要政府帮忙?”疫情期间,盼盼食品董事长蔡金垵深夜接到市领导关切的来电。市高层次人才曾福泉可以专心带领团队潜心科研了——企业落地晋江三创园后,有关办理事项都由相关部门协助处理。38家500强企业与泉州战略签约后,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马上成立,每个项目都跟踪到位。

服务企业,“解决”永远比“解释”更有说服力。

“没想到骨干们都来了,这么快帮我们提出解决方法!”今年2月以来,泉州在全省率先组建政务服务“轻骑兵”“大篷车”,已深入234家企业和多个园区,一线破解270个堵点难点问题。事实上,泉州干部主动“跑腿”已成为一种常态,“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局长走流程”等专项行动,让问题解决在一线、政策落实在一线,前者累计解决问题4000多个,后者解决痛点堵点问题近千个,压缩承诺时限3112个工作日。

在主动、有效服务企业上,泉州干部以担当者的作风显示了强大的张力,在服务方式上又讲究柔性执法,由端菜式变为点菜式,减少扰企,做到张弛有度。

新建立的政企“早午晚餐会”机制,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与企业家们面对面,吃的是早午晚餐,谈的是问题,议的是发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企业出题、政府答题”的对话互动更务实更高效。“他们过来,直奔主题,追问困难,有的甚至连一杯茶都没喝,更别提一根烟、一顿便饭了。”扎根泉州10多年的创冠环保(安溪)公司负责人,认为这种亲上加清的政商关系是泉州不可多得的名片。企业更多专属感来自“12345企业服务专线”,各种关切得到全天候快速高效回应。

包容审慎的监管,让企业更敢于搏击市场。泉州全面梳理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不予处罚事项、从轻处罚事项、减轻处罚事项和免予行政强制事项“四张清单”累计制定4864项,推进执法力度与服务温度的有效统一。

社会贡献大、信誉好、具有发展前景和重点扶持产业的企业,被纳入“企业诉讼白名单”,在诉讼过程中予以全流程关注,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企业及企业家的负面影响。试行以来,已有318家企业进入“白名单”。

这种“水温刚好”的环境,这种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适度把握,离不开泉州在制度设计上厘清边界。泉州市纪委监委牵头制定《关于促进政商关系亲清统一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八条措施(试行)》等制度,对公职人员“必须做”的事积极支持、“倡导做”的事明确鼓励、“不能做”的事坚决严禁,一方面为党员干部政商交往设定底线、划出红线,另一方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容错纠错机制和澄清保护机制,让开拓者敢干事、让担当者有底气、让失误者得宽容、让犯错者不掉队、让“躺平”者躺不住。

高与低

——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做到企业获益、群众满意

泉州民营经济占比在万亿GDP城市中最高,帮企业把成本减到最低、把效率提到最高,不仅关系企业发展,更关系城市未来。

为企业省钱,把降低成本贯穿到企业全生命周期里——

在全省首推企业开办免费“大礼包”,率先取消政府采购投标(响应)保证金、推行政府购买图审服务等,泉州每年为企业减免开办成本至少2200万元,为投标供应商节省4.76亿元的资金占用,实现图审零付费。

在全省率先县县通管道燃气,坚持气源气价全市“一盘棋”,把安溪、永春、德化天然气管网和燃气供应纳入全市统筹,每年可为企业减负约2亿元。

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仅去年疫情期间泉州就投放纾困贷132.36亿元,为2.69万户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529.77亿元。

为企业筹钱,政企银结成命运共同体——

泉州在全省率先建立“政银企担”融资月度对接机制,成功授信1149家,放款金额230.8亿元,授信成功率达95.27%。到2月底,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融资担保余额超百亿元,比增四成。

启动民营小微企业“首贷”深耕行动,一年多新增普惠小微企业首贷户15190户。今年2月成功落地的泉州首笔民企住房租赁项目贷款4600万元,业内称赞“虽然金额不大,但是意义很大,具有标志性和开创性”。

泉州还为企业“信用画像”,建立信易贷平台,并成功接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福建节点。216家金融机构和43万家经营主体入驻,促成放款超1200亿元,企业信用成功变现。

一手降低成本,一手提高效率。泉州以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汇聚共享平台对接367套系统,汇聚63亿条数据,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以上,力争群众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高效率,来自“一趟不用跑”的便捷——

“一部手机就能开证明,方便极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山内村村民苏水木,在西安跨省登录村里的村(居)智助服务系统,不到15分钟便收到相关证明电子文本。泉州在全省率先建成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行政服务平台,已惠及全市2528个村居的群众企业。其背后,泉州92%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实现“一趟不用跑”,数万事项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

高效率,来自“一网通办”的整合——

泉州整合供水、供电、供气、供网公共服务资源,在“一网通办”基础上创新推行水电气网“全生命周期”联办服务机制,公共服务部门累计精简压缩61%的申报材料,压缩98%的审批时限,减少83%的办理环节,被列为全省地方标准。在更大的范围,泉州85%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实现“一网通办”。

高效率,来自“极限压缩”的力度——

去年7月,惠安创业者黄珍仅用1个多小时,就办理好开办企业手续。“原以为要三五天时间,没想到这么高效。”截至上月底,泉州行政许可事项“减时限”平均缩短时限九成,“即办件”达近七成,两个指标均超省上目标。企业群众涉及面广、办件量大、需求迫切的高频事项,如企业迁移等,均纳入“一件事一次办”套餐,仅去年就累计办理46.7万件,为群众企业获得感写下生动注脚。

舍与得

——以最简的权力、最清的平台,做到公平透明、亲上加清

泉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追赶先进的自我重塑,也是舍与得之间的判断选择。

在民营经济发展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营商环境监督行动等系列活动中,泉州全力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条条框框,服务做加法之外,对权力做减法。

“我们将所有惠企政策进行阳光化公开、颗粒化解读,企业可直接线上申报,有效解决了政策兑现‘迟、慢、繁、难’等问题,切实实现依规办事,不见面、不跑腿、不求人。”泉州台商投资区“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通过“数字赋能”,让权力在线运行,可查询、可追溯,有效防范权力寻租,相关做法荣获第三届“中国廉洁创新奖”。

相同的数字化思维,应用到泉州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免申即享”项目116个,惠企政策1741条,从根本上解决惠企政策兑现“迟、慢、繁、难”问题,已兑现资金近50亿元,成为泉州打造阳光、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成功范例。市纪委监委通过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营商环境专项“点题整治”、建立宜商环境观察点制度、聘请营商环境联络员、“局长走流程 组长督整改”等方式,以强有力的监督,强化亲清政商的统一共识。

营商环境的优化,还是一个比出来的过程。泉州持续对标国内国际一流,紧扣营商环境评价18个指标体系,明确提出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等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以及省内的厦门、福州。在寻找短板、对标先进中,泉州成长为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奋力从营商走向宜商泉州。

舍得权力,把能放的权力下放下去,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得到的是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舍了身段,把该补的短板补了,把该追的目标追赶上,得到的则是更具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市场化——泉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企业退出环节延伸,探索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破解企业“易入难出”问题。以“企业所盼、政府所能、法律所许”为原则,将市场监管领域不予处罚事项由41项调整扩充到135项。“放管服”的深入推进得到了市场反馈,经营主体已超140万户,年均增长12%,涉及经营主体满意度的其中8个指标同比均实现提升。

法治化——泉州在全国首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服务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免费为企业合规“体检”,得到最高检肯定;泉州中院升级打造全国首创的跨域诉讼服务3.0版,成功入选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泉州检察院“亲清护企”检察模式,两次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泉州知识产权法庭和泉州国际商事法庭揭牌成立,多项知识产权指标位居全国或全省前列,很好地践行“法制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国际化——泉州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开通中欧班列,争取到全省首个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推出“9610”通关模式,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一流标准来改善营商规则,视野不断拓宽。

舍与得之间,赢得气象万千。泉州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中优化营商环境,以争的意识、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勇当发展主力军,无疑是算了一笔明白账。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