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5G+农场智慧高,蔬菜“渴了热了”可手机操控“解渴降温”
地里的蔬果花卉“渴了热了”,智慧大棚自动预警将信息反馈到手机端,农场主远程操控喷滴灌或遮阳,就能给农作物“解渴降温”,天上还有无人机安防巡场——5G+智慧盐碱农业园区的“2024科技大片”正在惠安县辋川镇惊叹上演,背后深度参与的中国电信5G+技术也随之浮出水面,为当前加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做出了基层案例的生动注解。
中国电信为智慧盐碱农业园区建设插上了5G+的翅膀(洪荣堆 摄)
十年梦想终成真 聚合资源从实验田做起
这个高度智能化的项目,由惠安县家兴家庭农场携手省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电信惠安分公司投建,努力打造全省首个5G+智慧盐碱农业园区。
家兴农场是在一片盐碱地上“减碱拓荒”建设起来的,长年累月的土壤改良之路异常艰辛,如今又开启智慧农场的创新之路,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十年前就有这种想法了,做农业主要靠天吃饭,而天气不可控,刮风下雨说来就来,温差大的日子里冷热不均,需要一套可自动调节的智能系统才能让农作物有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 惠安县台创园区企业福建康顺旺公司总经理、家兴农场负责人郑培忠谈及创建5G+智慧盐碱农业园区的初衷时说,“但当时觉得需要的投入太大,始终下不了决心。直到去年7月底台风‘杜苏芮’登陆,把我们原有的大棚都毁坏了,必须重建,这才拿定主意,从农场划出700平方米的地,先从实验田做起。”
农业科技创新,首先得有人才,需要核心团队。此时,中国电信惠安分公司辋川分局分局长吕铭正好来访,俩人谈起智慧农场的想法,不谋而合。加上原先农场与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已有合作,相关专家也很支持,于是三方合力,充分论证,将计划逐步付诸实施。2023年11月,智慧大棚开始动工,到今年5月时,自动预警和远程操控已经梦想成真。
5月13日,郑培忠向记者介绍水肥一体机的用途。(洪荣堆 摄)
设备高度智能化 集成平台实现远程操控
那么,智慧大棚是如何发现农作物“渴了热了”并给它们“解渴降温”的呢?
“地田的农作物既需要氮、磷、钾、水等养分,也需要合适的光照、空气温度和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我们在智慧大棚里预设了监测传感器、水肥一体机、遮阳帘、循环风机等设备来控制调节。” 郑培忠告诉记者,当系统监测到农作物缺哪种养分时,可让水肥一体机科学调配养分,通过地下预埋的管道采取喷、滴、灌等方式按量及时补充;如果是光照过多或过少,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则可以通过开关天窗、遮阳帘、循环风机等进行调节。智慧大棚里还安装了20多个摄像头,监控视频为管理人员提供判断辅助。
智慧大棚全套智能设备的运转,涉及大量数据传输、分析判定和指令执行,这时,中国电信5G+赋能效应便显示出了科技的力量。
“我们为农场专门开发了一个集成平台,依托中国电信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监测传感器、无人机等前端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储存到机房,进行分析、响应和人工智能训练,搭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中国电信惠安分公司辋川分局分局长吕铭说,集成平台尚在进一步建设完善中,目前已经在农场管理人员的手机端上实现数据连接和远程操控功能,未来还将在农场的LED大屏幕上显示智慧大棚里的即时数据信息。
家兴农场LED大屏幕上的“物联网传感一张图”展示了集成平台目前实现的功能(图片来源:中国电信惠安分公司)
无人机安防巡场 筑起农业园区电子围栏
据技术人员介绍,智能大棚内布设了土壤检测仪、PH 传感器等传感设备共 9 套,温湿度变送器、光照度计、气体检测仪等传感设备共16 套,可实现各种信息实时上传至集成平台和操作指令下达响应,让大棚内的环境始终处于合理范围。
“目前还只是半自动,未来如果人工智能的训练到位之后,或可实现全自动托管,而不仅仅是发出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郑培忠对5G+智慧盐碱农业园区的发展前景满怀希望。
在他看来,集成平台收集到的各种数据非常有用,对于进一步开展土壤改良、育苗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培养出既适合土壤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又拥有产量高、质量佳等特性的优良种苗,全方位培育从种植技术到种植成果的农业新质生产力。
记者了解到,除了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中国电信惠安分公司还在家兴农场搭建了电子围栏,配备无人机设备,定期升空对园区进行分区域全方位飞行拍摄,将园区实时画面传送至集成平台,管理人员可实时远程查看园区安防情况。同时,在家兴农场的生产大棚、仓储门禁、果树鱼塘等 40 个点位安装智能监控,叠加火情监测、外来人员入侵等 AI 功能。如遇异常情况,集成平台会发送报警短信至管理人员,解决了园区夜间防盗等管理痛点,助力园区管理从传统“人工盯梢”向“技术吹哨”转变。
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将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中国电信高质量的5G网络、不断增长的算力储备、强大的AI能力等,有效地赋能包括制造业、农业在内的千行万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探索5G+技术应用新场景,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上新”和“焕新”。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