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泉州社工»正文

八旬夫妻发挥余热 志愿服务22年 为社区培养出六旬“接班人”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4-05-31

在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桑榆情”志愿服务队中,活跃着一群可爱的老人。他们常年发挥余热参加志愿服务,积极融入中心项目兴趣团队的管理,参与社区服务、文明创建活动,书写新时代老年人别样退休生活。

在这当中,86岁的薛德兴和85岁的陈霞伦夫妇尤为亮眼,两人自2002年中心成立以来便来到中心活动并开始志愿服务,至今已有22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流逝,夫妇俩年事已高,便开始物色“接班人”。热情主动的唐兴如和李玲夫妇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培养”了三年后这对“热心的、有奉献精神的”六旬夫妇成功接力志愿服务。

 



老同志管理老同志,包括现场日常管理、竞技指导和赛程规划等。

 



八旬的薛德兴(右二)和陈霞伦(右一)夫妇将服务的接力棒传给六旬的唐兴如(左二)和李玲(左一)夫妇

跟老伴到中心活动 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乐趣

“成立‘桑榆情’志愿服务队,是为了在发挥老年人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的同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让老同志在‘老有所乐’的同时,实现‘老有所为’。”市老年活动中心负责人道出了创建“桑榆情”志愿服务队的初衷。

2002年左右,薛德兴夫妇刚退休不久,他们为人热情,做事认真负责。两人对台球和竞技麻将都比较在行,很自然地就成为首批志愿服务队员。

“我老婆比我早退休,去活动中心学会了竞技麻将、台球,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退休后,开始跟着她一起到中心活动,除了竞技麻将和台球,我还学会了地掷球。有了兴趣爱好,生活就变得更加充实,我也在参与兴趣团队的建设服务中找到乐趣。”今年86岁的薛德兴和老伴陈霞伦自2002年到活动中心以来便开始志愿服务,在团队中有多种身份。他既是团队负责人、运动员、裁判员,也是场馆秩序的劝导员。

在日常活动中,他们作为运动员和老年朋友们一起练习;在比赛时他们则是裁判员,负责现场裁判、打分;在团队管理时,他们又是劝导员,对在活动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耐心劝导,积极引导,实现了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每天上下午的上班、下班,也很忙。”薛德兴表示,“虽然很忙,但并不觉得累,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斯文的他哈哈地笑起来。

骨干志愿服务者 常年活跃在“前线”

老薛和老陈作为“桑榆情”老年志愿服务队的骨干,也是老党员。这对八旬夫妻总是对中心工作人员说:“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是我们的身体素质还不错,只要需要我们,我们就随时准备着。”

于是,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里、抗击疫情的一线上,总能在中心“桑榆情”老年志愿服务团队看到他们活跃的背影。犹记得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总是最早到中心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场馆秩序管理,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他们总是热心地告诉身边的老同志要增强疫情期的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做好防护。“我们是党员,这是我们该有的担当。”这是老薛老陈夫妻俩对年轻一辈的“言传身教”,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文明创建增添正能量。

志愿服务不中断物色“新人”来接棒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薛夫妇担心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与中心沟通后开始物色“接班人”。65岁的李玲和68岁的唐兴如夫妇俩2013年开始到活动中心学打台球。薛德兴发现两口子非常热心,常常主动帮忙干活,便开始有意“栽培”。

“那会我也不知道他是在培养我,就觉得自己那会儿刚退休还年轻,能多做点就多做点,他们就从裁判到制定计划一点点教我们,有种退休后再学习的感觉,还不错。”李玲说,“志愿服务是持续性的,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创建成效,他们不会落后,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加入志愿服务队中,让志愿服务永远后继有人。”

时间有限,奉献不止。“桑榆情”老年志愿服务队不仅传递了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更是老同志“老而不休”担当作为的人生态度。坚守着心中的这份信念,弘扬社会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他们身老心不老!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