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端午越千年 泉州滋味长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4-06-07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中原文化与海洋文明交融出多元风情,在这里留下了独特的地域共鸣和文化记忆。端午节,泉州民间称之为“五月节”,这里既保留了中原地区的传统习俗,又孕育了富有特色的风情风貌。本期《最闽南》带您走一趟泉州特色端午民俗之旅。

民风食俗

泉州浸润着古老传统的中原文化和千年的海丝文化,端午节传承着特色的挂“五瑞”“煎堆补天”等民风食俗,这既是敬祖先祀神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习俗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停留在老人们的记忆或史料典籍中。

●悬挂“五瑞”

眼下,端午节“新式”艾草门挂上热搜了。端午挂艾草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寓意驱邪纳福。在泉州,端午节门挂有自己的特色和传承——“挂五瑞”。

“五瑞”通常指的是菖蒲、艾草、榕枝、柳枝和大蒜头五种植物。人们将这些植物用红绒绳系好,悬插在门楣或门框边上,意在驱毒邪、祛病灶、保健康、求平安。

这一风俗在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之二十·风俗》中有记载:“端阳……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帖。”

●系“长命缕”

《泉州府志·卷之二十·风俗》中记载:“端阳……小儿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端午时节,泉州有给小孩佩戴续命缕和香袋的习俗,以祈求健康长寿。“长命缕”也被称为“续命缕”,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系于小孩手腕或手臂上。

●“沐兰汤”俗

泉州有谚语云:“五月节,律垢浃(搓澡之意)。”端午节是日午时,家庭主妇打来井水或烧煮蒲艾汤,为儿童搓澡沐浴。此由古代“沐兰汤”演变而来,其在《礼记·大戴礼》和《楚辞》中均有记载。古人五月采摘兰草,以兰草汤沐浴。

“沐兰汤”俗,在典籍中有记载。《泉州府志·卷之二十·风俗》中记载:“端阳……沐兰汤。”“五月节”搓澡习俗,别具一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已简化为一般的沐浴。

●饮雄黄酒

《泉州府志·卷之二十·风俗》中记载:“端阳……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儿则擦其鼻。”写的是泉州人饮、用雄黄酒的习俗。

五毒惧雄黄。雄黄置于酒中,饮用、涂抹或让其挥发,都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取少量雄黄泡于酒中,或有时少量饮服;或加入少量朱砂,取艾草蘸取挥洒于屋内,意在驱毒邪、保平安;也有用毛笔蘸取涂在小孩的手心、脚心,并在额头上写“王”字,意为盼望小孩生龙活虎地成长。

●贴“午时联”

旧时,泉州民间在端午节有贴“午时联”的习俗。与贴春联不同,午时联的形制较短小,且不是用墨书写。在晋江安海,人们选用可以消毒杀虫的矾水,调和朱砂粉,研磨好后写在黄纸上,于正午时分贴于厅门上。午时联的主题大体是避邪祈祥,以及怀念屈原。

 



幼儿园小朋友感受端午习俗“煎堆”

●“煎堆补天”

煎“堆”(泉音“de”,也写作(饣+追)“duī”),是将面粉加配料调成糊状,下油锅煎成圆状软饼,有甜、咸等口味。农历五六月,南方多梅雨,泉州民间就效仿女娲补天的做法,在端午节吃“煎堆”,希望雨水不要太多,以免妨碍劳动生产,这是期盼土地丰产的美好愿望,因此就有了“煎堆补天”的说法。《泉州府志·卷之二十·风俗》记载:“端阳……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

在晋江安海镇苗苗中心幼儿园,学校连续多年开展端午民俗活动,家长进课堂现场制作煎堆,老师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感受闽南端午丰富的文化内涵。

●炒午时盐

《泉州府志·卷之二十·风俗》中记载:“端阳……合百药。”端午节午时,家庭主妇通常取来茶叶和少许盐,入锅热炒至颜色发黑,然后趁热包好收藏,作为家庭药茶,在盛暑偶发肠胃病时,取适量冲泡饮用。

 



端午节,闽南地区家家户户备有肉粽。(王柏峰/摄)

●包粽子

《泉州府志》曰:“端阳……作粽相馈遗。(夹注)以菰叶裹粘米谓之角黍,俗云粽。”

“粽”有万般味,香飘越千年。端午时节包粽子、吃粽子是大江南北共有的习俗,小小的粽子蕴含了大大的家国情怀。泉州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肉粽,供奉先祖,这体现了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和对祖先的敬意。同时,烧肉粽作为泉州的传统名小吃,也成为海外侨胞思念家乡的情感纽带。许多华侨在外拼搏,节日里难忘的家乡味道就是那缕端午粽香。

文体活动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爱拼才会赢”的泉州人向海而生,端午民俗中也传承着众多与海相关的文体活动。海上泼水节、送王船、海上赛龙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浸润了海丝文化的泉州端午,趣味盎然。

 



石狮蚶江的恭送“王爷船”巡海(王柏峰/摄)

●世界非遗“送王船”

2020年12月,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非遗项目的申报文本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地的多个代表性社区及群体。

“送王船”习俗原本以送瘟为目的,是一种特殊的海洋祭祀活动。这种习俗是闽台地区和东南亚华人社区王爷信仰的重要仪式,承载着海外华人乡情,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

据悉,泉州传承“送王船”风俗的有:泉州富美宫、晋江深沪镇镇海宫、石狮蚶江“王爷船”巡海、泉州文兴宫等。

 



热闹非凡的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王柏峰/摄)

●海上泼水节

闽台对渡文化节暨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2011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泼水节”。活动时,人们乘着小船,拿起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流情谊,祈求平安兴旺。

据记载,“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代,盛行于清朝,是泉州石狮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的文化产物。《对渡碑》有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

●海上赛龙舟

泉州泉港“沙格龙舟赛”于2007年被列入首批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载,沙格龙舟赛始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沙格村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早开展端午“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

沙格龙舟竞渡通常选在海水涨潮时的午后,船头一人擂鼓,船尾一人掌舵,另有一二十名划手分坐两侧,奋力划桨,场面壮观。沙格龙舟赛是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群众参与热情高,众多台胞也前来参与,密切了海峡两岸间的亲缘关系。

此外,南安罗东龙舟赛、惠安黄塘龙舟赛、安溪湖头祭江打粽仗等也颇有特色。

●扒龙船

晋江深沪自古有“五月节摇白龙船”的习俗,《深沪镇志》一书有记载。《大美晋江·晋江节俗》一书中说,搁桡近似赛龙舟(当地渔民把划船叫作“搁船”,把船桨称为“桡刀”),是深沪渔民自发举行的一项端午民俗活动。搁桡又称“扒龙船”,船体为白色,由钓鱼的舢板船弃桅卸舵演变而来。

深沪扒龙船在20世纪70年代停办。2004年端午节,当地民俗爱好者组建了旱地扒龙船队。今年6月5日,晋江(深沪)海上龙舟公开赛举行,这也是海上龙舟赛时隔半世纪重现深沪。

●水上掠鸭

2020年,“晋江端午习俗(安海水上掠鸭)”入选泉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活动时,在船或桥上沿水面平行放置一根长杉木,杉木上涂了油脂润滑;杉木尾端挂一个笼子,内放一只活鸭。参赛者赤足沿杉木小心行至尾端,拍开笼盖,活鸭掉入江中,即当作获胜奖品。据悉,水上掠鸭相传是由郑成功操练水师的史俗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安海特色端午习俗“嗦啰嗹”(资料图)

●“嗦啰嗹”

2008年,“嗦啰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嗦啰嗹”习俗也称“采莲”,已有800多年历史,据称这是中原地区的古民俗。

“嗦啰嗹”举行时,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采莲队伍前导是“铺兵”,头戴清兵笠、手撑长杆艾旗,似醉态走颠步。队伍两旁是肩挑猪脚、草鞋和酒壶,手打破锣的“铺兵”,以及身着红衣红裤、手提鲜花篮、脚穿绣花鞋的“花婆”。

 



央视《走遍中国》记录“亭顶练星”端午民俗

●亭顶“练星”

在晋江内坑镇亭顶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流行着一种名为“练枪星”的端午风俗。“练枪星”俗称“练星”,是一种简单而别致的射击表演。

活动时,主事者在村里的“后壁埔”选择一棵大松柏树,在树干糊上用红泥做成的临时靶盘,再贴上一片榕树叶做靶心。参赛者手持借来的仿真枪,代替旧式鸟枪,按照规定的谱路,在空地上表演各种射击动作。

“练星”在当地失传近60年,村里年轻人尝试把这项民俗恢复起来,作为端午节的一项传统。2015年,央视《走遍中国》端午民俗系列片对“亭顶练星”作了介绍。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