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刺桐城: 趣味桌游解锁文化奇旅
如何有效宣传城市文化,一直是城市管理者与市民共同探索的课题。游戏作为一种新颖的宣传方式,能让玩家在高度沉浸的体验中了解城市的人文地理,将城市印象“烙进”脑海。

《刺桐港湾》桌游走进A4儿童美术馆展陈
今年1月,13位平均年龄仅12岁的少年,从深圳、上海、成都、南昌、佛山和泉州等地齐聚古城,共赴在地文化探索与文化创作之旅。在E.T.城市研学工作室负责人陈子强的引导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历时数月创作出泉州主题桌游《刺桐港湾》。作为研学的副产品,这款游戏首批产品推出后迅速售罄,受到多位资深桌游玩家好评,还获知名的A4美术馆认可和展陈。
记者发现,近年来,多款以泉州为主题的桌游相继问世,让玩家在轻松或“烧脑”游玩中,了解和探索泉州这座城市。
桌游博弈 再现丝路商贸繁华

《刺桐港湾》桌游带玩家走进这座城市的文化故事
《刺桐港湾》以宋代泉州——当时的全球海洋商贸中心为背景,融入精打细算、经营策略、囤货交易博弈的玩法。玩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臣与传教士打交道,需统筹全局,灵活调度船队,在不同身份与使命间切换,抓住每一次商贸机遇,壮大船队。作为商贸代表,玩家需敏锐地捕捉各港口的市场动态,在恰当的时机完成高价值交易,将异域珍宝带入市集交易;作为使团领袖,要与泉州官府深入交流,以智慧与诚意搭建外交桥梁,推动文化与政策的融合共荣;作为宗教文化传播者,要深入各地,弘扬信仰、修建寺庙,让不同文明的精神光芒在刺桐港交相辉映。
“《刺桐港湾》不仅是一场充满策略的博弈,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险。”陈子强介绍,在刺桐港湾的航程中,玩家每一次决策都将深刻影响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格局与人文交流,玩家在丝路贸易中,最终要一起建设泉州,通过发展泉州,玩家推动自身文化在泉州传播,以此扩大影响力。
“好玩,烧脑,停不下来!”资深桌游玩家马峥表示,游戏过程中,玩家不断看到自己命运的骰子能去到哪里,要不断衡量不同地方的进出口价格,抢占先机。这不仅考验资源管理能力,更要求结合外在环境与现状规划路径,“不像一般游戏那么简单”。
另一位资深桌游玩家张忆菡补充道,游戏中,玩家要精打细算,寻找最优解,模拟小商贩在经营生存中抵抗“豪买豪卖的土豪老板”,锤炼经商策略与思维,不断壮大实力。

孩子们在泉州研学创作时产生了诸多思考
谈及选择《刺桐港湾》桌游创作的初衷,陈子强表示,泉州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城市,文化多元且包容,自己作为潮汕人,对泉州有文化上的亲近感。“更重要的是,泉州是一个很好的场合,能让孩子们通过探索去思考‘文化和信仰是什么’‘如何传承’等问题。”陈子强表示,他每年假期都会选择一座城市,带着孩子们进行深度探索,结合思考与创意表达,“我们去过敦煌、成都、广州、广汉,泉州与海共生,其开放包容、多元文化、非遗民俗与市井烟火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冲击和启发”。
游戏之旅 串联多元文化
《刺桐港湾》并非首个以泉州为灵感的桌游。近年来,多款与泉州相关的桌游相继出现,让玩家在游戏中游历泉州,了解泉州的方方面面,助力泉州城市与文化传播。

《趣游华园》桌游
2023年,为献礼学校63周年校庆,在华侨大学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支持下,该校建筑学院师生研发校园文创产品“趣游华园”华大大富翁桌游。该款游戏以经典桌游大富翁的规则为基础,将华大泉州校区校园微缩进游戏,设计泉州校区整体地图特色卡牌、拼图和校园事件卡牌等游戏配件,囊括20余处校园风光,让师生、校友轻松实现“掌中游华大”,感受校园文化与生活气息,了解学校人文历史和建筑人文景观。

扬帆起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飞行棋地毯设计
在2022年第五届“润物无声”泉州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桌游文创《扬帆起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飞行棋地毯设计》荣获世遗奖二等奖。该设计以宋代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融入宋代中国、日本、大食、吴哥王朝的人文景象与自然元素,通过飞行棋的形式串联航线,以示海上贸易互通往来。飞行棋还与地毯组合,在亲子互动和朋友娱乐中通过任务卡牌扫码阅读的方式,科普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知识,寓教于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千年丝路》桌游全景呈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2022年,国内知名少年科普杂志《万物》杂志曾推介一款与泉州有关的桌游《千年丝路》。该游戏基于历史资料,全景呈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这场文化之旅中,玩家扮演丝路商人,在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经商,模拟贸易、学习商品交易知识,培养财商。游戏中设有“泉州”城市卡片,玩家可以将商船放在泉州等对应城市,通过贸易卡购买产品,沿着丝路沿线扩展商贸规模。
2015年,在泉州动漫行业推出的偶遇文化展上,“85后”泉籍桌游设计师陈申晟推出以泉州小吃为题材的原创桌游《呷好料》。桌游设计四类人物,分别是爱吃汤汤水水的“老阿嬷”、爱吃姜母鸭等美食的“后生家”、爱吃甜品的“水查某(美女)”、钟爱煎炸食品(醋肉)的“甘阿头(小孩)”。这些形象以创作者及身边人物为原型,游戏结合闽南方言介绍古早味美食。“玩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获得不同的快乐,追寻不同的理解。”陈申晟表示,玩家可以“边吃好料,边推广泉州美食”。
2012年,陈申晟还创作过泉州首款“以泉州老城区为地图、以城市特色文化为背景”的棋类桌游《泉城大富翁》。
少年匠心 把泉州变成一所学校
“开发城市主题桌游,其实就是一场学习与探索之旅。”陈子强表示,游戏是一门关于机制组合的艺术,创作一款原创游戏,需要不断重新认识并驾驭机制,甚至创造机制。“这一过程培养的能力是可以迁移到未来学习、生活与工作场景中的。”

孩子们在试玩《刺桐港湾》桌游,讨论改进。
在《刺桐港湾》创作过程中,陈子强与搭档王梦婷带着13位孩子,白天穿梭于泉州的宗祠、庙宇和古巷之间,走进博物馆、生活街区、历史遗迹,了解地理、历史、信仰、民俗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探索泉州的历史脉络、多元信仰、家族传承与丝路记忆;夜晚则围坐讨论个人与历史、信仰、宗祠、非遗的关系,同时学习桌游设计,将采集到的泉州元素转化为创意灵感。“我们所有的素材都是原创制作。”游戏创作团队成员谢毅诚同学表示,“游戏美工是我们和AI合作完成的,游戏历史人文信息要通过查阅很多历史资料去验证。”
全球化的泉州是怎么形成的?现代人还需要信仰吗,怎么区分信仰和迷信?有“拜拜”的泉州和没有“拜拜”的地区有什么不同?如何平衡文旅经济与人文精神传承?为什么到蟳埔村拍照的人那么多?……孩子们用心观察泉州、感受泉州、表达泉州,在探索中寻求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又冒出一个个新的问题,从泉州本地人的叙述和行为中求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提取桌游元素,创作“与自己有关的泉州故事”。
泉州就像一座学校,以城市为教材,教孩子们理解世界与城市的运转。最终,孩子们分组设计出三款风格各异的原创桌游。今年4月,这三款作品获得A4美术馆(儿童馆)的认可,在美术馆的支持下,孩子们借助线上协作与AI技术,在课余时间将三款桌游原型打磨成一款完整的、可出版的《刺桐港湾》。首批产品出炉上线后,仅三天就销售一空,成为孩子们成功的人生创业初体验。
创作过程充满挑战,也让孩子们收获很多。规则组的高绰蕾同学曾因难题受挫,一度想要放弃,其他同伴发现后,纷纷鼓励并提供支持。最终她坚持下来完成创作,感叹“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厉害”。孩子们表示,努力终有回报。来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苏曼和苏鸣夏同学表示:“以前从来没有通过这种方式观察过泉州,觉得很新奇。”也有的孩子表示:“下次我想挑战更难的项目,它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有了这个经历,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时,就会更加坚强,懂得如何去面对困难并克服它,懂得如何给予同伴支持。”陈子强认为,桌游开发涉及创意、耐心、审美、数理、社交等多项能力,需要多人协作,考验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孩子发现彼此优势、相互关心支持、积极行动、统筹组织、发现天赋、应对挫败等等。整个过程,指导老师只负责进度管理,一切开发工序均由孩子完成。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有愿力、有执行力,能力不足也能逐步补齐,最终实现目标。
陈子强强调:“最重要的不是这款桌游的精致程度,而在于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他发现,高质量的项目式学习,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教学技巧或完美的流程设计,关键在于关注每个孩子的感受,接纳他们的情绪与反应,并在他们的节奏中共同前行。有些一开始看似“错误”的想法,最后成了最亮的灵感;有些看起来“不可能”的决定,最终变为现实。
“我们希望大家除了通过游戏关注泉州的文化故事,更要在亲访城市时,可以真正深入街巷与文化事件,感受这座城市的生命力。”陈子强表示,游戏可以是热爱一座城市的起点,启发玩家以发现美的眼光走进日常。
责任编辑:苏慧敏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