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传统产业»正文

“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质效并增

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5-11-06

在永春蓬壶镇,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张张以竹纤维替代传统塑料制成的农用地膜正快速成型。不远处,阳竹科技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建成后将新增120条生产线,形成年产30万吨竹纤维全降解材料能力,预计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

 

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陈晓东 摄)

从签约到试投产仅用3个月,今年正式投产以来销售额已突破亿元——阳竹科技落地永春的“加速度”,折射出当地招商引资的“热力度”与“专业度”。据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赖晓榕介绍,去年9月签约后,永春县迅速组建项目专班,创新“边产边建、先租后让”模式,既保障项目快速投产,也让企业腾出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与技改。

 

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陈晓东 摄)

从乡镇的精准服务,到县域的产业布局,永春展现出系统化、链条化的招商思维。围绕“以竹代塑”新赛道,当地以阳竹科技为“链主”开展精准招商,迄今已成功引进6家关联企业,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泉州利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厂区一派繁忙(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陈晓东 林书修 摄)

视线转向南安石井镇,泉州利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同样一派繁忙:二期工程“年产35000吨涂覆膜扩建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年底投产;三期工程“年产60000吨光电反射薄膜扩建项目”设备也已到位,计划明年4月调试投产。作为国内BOPP光电反射薄膜领域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利昌新材料持续推进产业链整合,从薄膜制造向上游母料、下游涂覆产品延伸。

 



泉州利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厂区一派繁忙(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陈晓东 林书修 摄)

2023年,利昌新材料以“异地增资扩产”模式落地南安石井,仅用数月便实现一期项目试投产。“增资扩产不仅扩大规模,更实现降本增效。”公司总经理吕达民表示,通过引进德国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60%,单位成本有效降低。项目高效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南安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定期深入一线,专题协调解决难题。

无论是新项目落地,还是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泉州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与“强引擎”。

“十四五”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外引侨,率先在全省开展500强企业、新质生产力等专场招商活动,并构建起从引进到增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推动招商引资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

据泉州市招商服务中心综合法规科副科长洪霂介绍,自2022年实施专项行动以来,连续3年全市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突破万亿元。2023年全省招商考评启动以来,泉州综合成绩持续位居榜首,项目开工率、投产率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已签约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5个,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155个,引进省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外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23个,招商成效持续领跑全省。

下一步,泉州将继续深化“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锚定本地企业增资扩产,聚焦“投、建、产、统”关键环节,持续优化招商模式与服务机制,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我的获得感

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赖晓榕:

我们选择永春,不仅因为“永春速度”,更看重“永春底蕴”。这里竹林资源丰富,政府推出“专班、专项、专题”的“三专”服务,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

泉州利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达民:

优质的营商环境坚定了我们扎根泉州、持续发展的信心。我们将用好增资扩产、延链补链“双引擎”,发挥“链主”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高分子材料科技产业园,通过“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壮大产业集群。

“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成绩单

●连续3年全市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突破万亿元

●2023年以来全省招商考评综合成绩保持第一

●今年以来,签约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5个,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155个;引进省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外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