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泉山晋水»正文

闽南文化的原乡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4

闽南文化属于中华亚文化,源于秦汉直至唐宋中原汉人南下与闽南原住民文化交流融合后,经宋元不断吸收阿拉伯等外来文化而逐渐成熟,又经明清时期大批移民潮汕、浙南、台湾和南洋,从而散播到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等地。她源远流长,来自河洛,航向四方,最为精彩的地方在于其开放的理念、进取的态度及和平的精神。

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泉州原生态地保留着地域文化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方言古语、饮食习惯、节庆礼俗、宗教信仰、民居建筑等。2007年,文化部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区就是泉州。泉州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 353项,其中世界级4个、国家级33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有三个类别,泉州是中国唯一三个类别都有入选项目的城市,中国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三个类别都有入选项目的国家。最为典型的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等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早已深深融入泉州的城市肌理。

作为汉语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语是闽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保留了中古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特别是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语中则是基本词。因而闽南语被学术界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语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从地域范围和语言特征上看,闽南文化是以泉州、漳州、厦门为核心的闽南方言区域的特色文化,其涵盖面十分广阔,包括泉、漳、厦,龙岩、漳平、三明、福鼎,潮汕和江西、浙南、雷州半岛的部分地区,以及台湾、港澳地区和闽南海外移民聚居的东南亚等国家。在外传播闽南语最广的地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70%~80%的新加坡人会说或会听闽南语,不少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闽南文化有着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同为一体又有别于农耕文化,它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海洋文化的某些因素。闽南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与远离中原的地理环境有关,因而锻造了闽南人性格中的延展性、进取性和开放性。这是闽南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如建筑文化中有中国传统建筑、“宫殿式”古大厝,也可见到中西合璧的临街骑楼建筑、侨乡特色建筑以及阿拉伯式建筑等。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创新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方面都有所反映。如在泉州的涂门街,就可以看到清真寺、关帝庙、文庙等不同信仰的宗教场所。在泉州的大街上还可以看到用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写就的春联等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景象。闽南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体现在它的开拓拼搏意识和开放意识。这同闽南人伴海而生及侨民众多(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这种特征也体现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上,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或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泉州人既海纳百川,又勇于搏击浪尖;既追求中庸和合,又敢于推陈出新;既固持浓厚的乡土观念,又积极向外寻求拓展;既崇尚名义,又敢于逐利。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的理念,造就了别具特色的闽南家族制度、遍布闽南各地的丰富的民间习俗信仰、闽台之间千百年来的同胞情谊、闽南人拓殖海外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商海理念。闽南文化的特质,可以概括为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和外向开拓的行为模式。闽南文化的特质一直在泉州人身上很好地传承延续。从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和平共处所体现的“和谐包容”,历史上“海上丝路”重要起点城市所特有的重商善贾、开放进取,到当今泉商身上的“爱拼敢赢”,惠女身上的“坚韧不拔”等等。可以充满自信地说,泉州不仅是闽南文化的原乡,更是活态传承闽南文化的样本。

在极具开放性、思想异常活跃、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泉州在这方面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长期以来,泉州人民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致力于闽南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活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02年,泉州启动了南音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2004年,泉州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泉州的中小学里我们可以看到南音、五祖拳等课程,泉州师范学院培养出了南音本科专业毕业生;年轻人自发组织各种文化公益团体,以现代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种种努力使得顽强的闽南文化基因在泉州人的血液中代代相传!

城以文存,文以兴城。泉州城市布局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古城、新区、古港三大核心工程领衔,带动全域文化联动提升。老的城市街区得以保留,通过保护改造焕发新颜,构筑“城市文化综合殿堂”。城市新区文化综合体正陆续规划、实施,利用兴建文化设施提升文化内涵,带动城市文化氛围的整体大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进化:2013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近269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占GDP比重超过5%,首次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300亿元大关。闽南文化的原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进步提升。

泉州,闽南文化的灯塔,将照亮全世界的闽南人!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