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班与五名家
除了南音,历史同样悠久的古老艺术当属泉州的傀儡戏。在泉州人的口中,它有个更亲切的名字,叫作“嘉儡戏”。唐·杜佑在《通典》中曾有记载:“窟壘子,亦云魁壘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有人说泉州的“嘉儡戏”源自唐末五代,也有人说源自宋代,无论何种说法正确,它都是泉腔系统内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
若问起泉州人对“嘉儡戏”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大多人都会忆起小时候看戏时总是悬挂在戏台上方的条幅,上面绣着金灿灿的4个大字——“内帘四美”。泉州傀儡戏班也被称为“四美班”。这“四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据说,“四美班”与提线傀儡戏的传统艺术体制有关系。传统的傀儡戏班,都固定由四名演师分别担当生、旦、北(净)、杂四大行当,另外固定由四名乐师用南鼓、嗳仔、锣仔、拍钲、锣、铜钹等乐器进行伴奏,故而有“四美”之称。又因为演师身穿长衫在围屏内操纵木偶,不可抛头露面,因此有“内帘四美”的美誉。传统的“四美班”代表着傀儡戏的最高艺术水平,艺人需操纵每尊多达16条悬丝的傀儡,必须具备极为娴熟的操弄技巧。同时,傀儡戏以“傀儡调”为主要唱腔,伴奏乐器包括小唢呐、南锣、压脚鼓等。“四美班”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艺术体制,比如,每个“四美班”都必须拥有包括戏神相公爷(即田公元帅)在内共36尊傀儡形象。每个班社都固定在使用10支竹竿扎搭起来的“八卦棚”中演出。演出的剧目固定在42本“落笼簿”(传统剧目)之内,演出时必须“备簿”(提供戏文抄本)以供演师挂在棚前翻看。除抄本中标注“自意”、“自意亥”等表示可临场自由发挥的地方外,每句话白、每支曲文都必须照本宣科。甚至每尊傀儡在八卦棚中的悬挂位置,都有具体的规定。
当然,“四美班”虽然有一整套严格的表演规制,但在具体的演出中难免需要进行调整。于是,一种叫作“过角”的表演形式应运而生。所谓“过角”,就是跨越角色行当表演戏剧人物。“四美班”的演师除了主演本行当的各类人物外,常常需要兼演其他行当。至于如何“过角”,一般没有固定规律。大约在清代道光年前后,“四美班”按照“过角”的艺术规制,重新编定了一部包括《目连救母》、《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经》三部戏在内的“目连全簿”,可连演七天七夜。为了满足演出的需要,行当上除“四美”外还增加了一名副旦(贴),于是又有了“五名家”的称呼。清末民初,名艺人林承池与本地秀才杨秀眉合作,在“落笼簿”《抢卢俊义》和《岳侯征金》的基础上,先后创编了属于“五名家”规制的连台本戏《水浒》和《说岳》。由此,“五名家”在剧目上突破了“四美班”只演42本“落笼簿”的规定,增加了鸿篇巨制的连台本戏为主的“笼外簿”,傀儡形象的数量也在“四美班”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同时,在音乐上也突破了以锣、鼓、吹(唢呐)伴奏的旧规,增加二弦、三弦、箫等南管乐器。从“四美班”到“五名家”,泉州傀儡戏完成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艺术变革,在艺术上可以发挥的空间大为扩展。
以往戏曲艺人被称为“戏子”、“脚色”,属于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不得科举考试;唯独傀儡戏艺人被尊为“先生”,而且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凡是官府要演傀儡戏,要称“请戏”。若遇“人戏”与傀儡戏同时在一个地方演出,须让傀儡戏起鼓先演,这叫“前棚嘉儡后棚戏”。这些习俗都充分说明提线傀儡戏在泉州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一个不过6平方米的戏棚,单凭一双巧手,便可为朽木雕刻的人物注入生命,驰骋万里,呈现千百年来的历史画卷。明万历年间,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晋江人李九我在观看傀儡戏表演后大为赞叹,特意撰书一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提线木偶艺术的特色,至今仍是木偶戏棚前必有的对联。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