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群艺争芳»正文

陈三五娘千古传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6

在泉州这个大“戏窝”中,“七子班”始终是最受百姓欢迎的剧种之一。与近乎严苛的戏班体制相同的是,梨园戏在艺术上同样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规范。从传统剧目上看,“小梨园”、“下南”、“上路”三派各自拥有拿手的传统剧目,泛称“十八棚头”。“下南”戏包含了《苏秦》、《吕蒙正》、《岳霖》、《郑元和》等13个剧目。“上路”戏则有《朱文》、《朱买臣》、《王魁》、《王十朋》、《蔡伯喈》等18个剧目。“小梨园”则是《陈三五娘》、《高文举》、《刘知远》、《蒋世隆》等16个剧目。在总共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其中包括被称为宋元“戏文之首”的《王魁》、《蔡伯喈》,更有仅存于梨园戏的宋代南戏剧目《朱文走鬼》(即《朱文》),这正是梨园戏源自宋元南戏的明证。

在“十八棚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陈三五娘》。正所谓“一戏两地千古传”,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陈三五娘》里那耳熟能详的唱段《因送哥嫂》,只要看到舞台上“益春留伞”的熟悉身段,泉州人都会心头一热,因为这就是乡音,这就是乡情。或许你不禁要问,《陈三五娘》到底是怎样的一出戏?为何能从众多的剧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梨园戏乃至泉州的代名词呢?


梨园戏《陈三五娘》剧照    

《陈三五娘》又称《荔镜记》、《荔枝记》,广泛流传于闽、粤、台地区,讲述了一对有情人动人的爱情故事。南宋时,泉州人陈三送兄陈伯贤赴广南任职,途中路过潮州。恰逢元宵,观灯时与潮州黄员外之女五娘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却苦于男女大防无法接近。有一次五娘登绣楼品尝荔枝,恰好又碰到陈三路过,情急之下抛下荔枝和手帕为记。此时,黄家已将五娘许配给了林大,林大几次催婚,五娘不惜以跳井抗拒。陈三也对五娘念念不忘,为了再与五娘接触,陈三乔装成磨镜郎,故意打破黄家的宝镜,得以入黄家为奴。他暗中多次向五娘示爱,五娘虽芳心暗许,碍于小姐身份却故作冷淡。陈三心灰意冷准备放弃,五娘的丫鬟益春再三挽留。面对林大再次逼婚,五娘终于勇敢地接受了陈三的爱情,并在益春的帮助下出逃,准备一同私奔到泉州。无奈途中遭追捕,陈三被押回潮州问罪并发配崖州。后经家童小七报陈三之兄,陈三才得以释放,最后衣锦还乡,与五娘团圆。

这样曲折生动的爱情故事,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完整,而是在泉、潮两地长期的流传中不断发展而成的。最初,《陈三五娘》只是一则美丽的民间传说,民间流传着大量有关陈三五娘故事的“歌仔”(民歌)。明代,泉州文人根据传说创作了小说《荔镜传》(又名《荔枝奇逢集》),上述情节已基本具备。然而使《陈三五娘》真正走入千家万户的,还是戏文。明、清以来,各种版本的《荔镜记》、《荔枝记》层出不穷,留存至今的就有五种,分别是明代的嘉靖本、万历本,以及清代的顺治本、道光本和光绪本。其中,嘉靖本全名《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是现存最早的《陈三五娘》戏文。“潮泉插科”一语标明,这是将先前流行于泉、潮两地的版本拼合而成。从嘉靖本的曲文来看,除了九支曲子标明“潮腔”外,其余都为泉腔曲牌。由此可见,泉州的《陈三五娘》戏文早于明代嘉靖年间就已高度成熟,而且泉、潮两地的戏文还呈现出融合的态势。甚至有学者据此推断,明代中期就已产生一种流行于泉、潮两地的“潮泉腔”。嘉靖年以后,泉、潮两地仍不断涌现新的版本,可知《陈三五娘》是多受闽南百姓的喜爱。有诗为证,“喧喧箫管逐歌讴,月落霜深剧始收。一首分明《荔镜传》,换来腔板唱潮州。”至今在泉、潮两地仍留存有不少遗迹。闽南漳州南山寺大殿有供奉黄五娘父亲黄九郎的神龛,潮州有为纪念月老李公而命名的“李公街”;陈三的故乡泉州朋山岭吴宅村内有一座妆楼和传为五娘自尽的八角井,潮州西门外则有相传为五娘刺绣的“绣楼”;泉州有“陈三坝”,潮州则有“五娘井”……《陈三五娘》早已超越了舞台上的一个故事,而成为一方文化的象征。


梨园戏《陈三五娘》剧照    

作为宋元南戏的绝唱,梨园戏素以婉转清丽的唱腔、摇曳生姿的身段闻名于世。《陈三五娘》作为梨园戏名剧,更以众多动听的唱段和舞台表演著称。梨园戏将在长期的舞台表演中形成定式的表演程式称为“科步”,最基础的科步有“十八步科母”之称,即各个行当共有的十八种基础动作,包括指手、啄手、拍手、提手、按心行、七步颠、相公摩等。梨园戏对科步要求极为严谨,对身段的要求还包括三节手、四顾眼、糕人身等。将这些基本科步组合起来,梨园戏舞台上就呈现出摇曳多姿的舞蹈化表演。比如《陈三五娘》中著名的一出《益春留伞》,演至陈三收拾行李欲离去,益春抓住伞柄再三挽留,此时舞台上的两名演员运用一系列科步来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犹如一段精彩的双人伞舞,未出一语就已俘获观众的心。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