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群艺争芳»正文

众说纷纭是高甲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6

丝竹婉转,莲步生香,南音与梨园戏为“戏窝”泉州染上一层柔媚的色彩。然而,善于与海洋搏击的泉州人,生来就有一份慷慨、包容、乐观与刚强。更能在舞台上表达泉州人这种个性色彩的,当属高甲戏。高亢激昂的唱腔,金戈铁甲的武打技艺,还有令人捧腹的丑角艺术,无不诠释着泉州百姓的人生哲学。


高甲戏《王昭君》剧照    

高甲戏是清朝后期在泉州涌现出的新剧种,虽然历史不如傀儡戏、梨园戏悠久,但却迅速风靡,至今仍是泉州地区受众群最广的第一大剧种。大致在明末清初,闽南民间逢年过节或迎神赛会,开始出现一种装扮游行表演,村民们通常装扮成梁山好汉,在锣鼓的伴奏下,进行简短的武打表演,加上“蝴蝶阵”、“长蛇阵”、“田螺阵”等阵头舞蹈动作,配以南锣鼓和民间的“红甲吹”、“十音”等曲调,时称“宋江阵”。到了清代中叶,有了以表演宋江故事为主、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班,称“宋江仔”。很快,又发展出由成人扮演的街头演出,称“宋江戏”,即高甲戏的前身。“宋江戏”以武打见长,初期武打套数多借鉴民间的“刣狮”表演,即由一群武士装扮的艺人手执武器轮番摹拟与雄狮搏斗的武术表演。为了增加可看性,艺人们又吸收提线傀儡的表演动作,俗称“傀儡打”。 现在高甲戏武打套路中的“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即源于此。

大致在清道光年间,泉州南安县岑兜村的宋江戏艺人与漳州的竹马戏艺人合作,加上归国华侨的投资,创办了“合兴班”,也称“三合兴”。该班突破了宋江故事题材,吸收竹马戏、梨园戏、傀儡戏传统剧目,发展出“文武兼备”的戏路。音乐曲牌上开始大量吸收南音、锦歌的特点,表演程式上则加入梨园戏身段科步的特征,剧种初步成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后,京剧传入闽南,高甲戏深受其影响,在武打套路、锣鼓经上多吸收京剧长处,溶化到自己的风格中。民国初期,高甲戏已经高度成熟。演出剧目多达600多本,其中不少是连台本戏。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是高甲戏发展的顶峰,不仅戏班林立,而且开始了出境演出。高甲戏是福建历史上出国演出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自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福良兴、金全兴、福庆兴、金福兴、大福兴等多个戏班、200多名高甲戏演员跨境献艺,足迹遍布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华侨聚居国家。

有趣的是,关于高甲戏名称的由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在泉州老百姓的口中,它是“高甲”、“戈甲”或“九角”(在闽南方言中皆与“高甲”谐音)。直到1952年福建省首届地方戏会演时,才将剧种定名为“高甲戏”。一种说法是,由于早期高甲戏从武打阵头“宋江阵”蜕变,扮演的大多是武打戏,演员在台上手持戈戟、身穿盔甲,故而被观众叫作“戈甲戏”。也有人说,由于这种戏曲表演给人以“搭高台,穿盔甲”的印象,因此叫“高甲戏”。另一种说法,高甲戏发展出九大行当,在最初的生、旦、丑三大行当之外,又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杂,这种九大行当的规制使它有了“九角戏”之称。第三种说法是,19世纪末“合兴班”、“福星兴班”等戏班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国家为侨胞演出,当时已涌现出董艺芳、吴远宋、柯贤溪、许仰川等一批名角,颇受海外戏迷的追捧。据传戏班到印尼演出时,戏迷在贴出的海报中将戏班标榜为“高等班”、“甲等班”,于是戏班在回国后就自称“高甲戏”以招徕观众。

高甲戏以其迥异于梨园老戏,其活泼、俚俗、阳刚的审美趣味,成为泉州城乡最受欢迎的大剧种。20世纪20至40年代,高甲戏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在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个戏班。各班竞技激烈,先后涌现出“十大虎班”:“前五虎”为“福庆成”、“旧大福”、“福胜兴”、“福金升”、“金秀春”;“后五虎”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兴”、“新大福”、“福联兴”。另外还有一个口碑最好的“龙班”即“金莲升”,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