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海上丝路»正文

古港石塔诉说历史辉煌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5

走进千年古城泉州,刺桐港、安海港、石湖港等古港,东西塔、姑嫂塔、六胜塔、城心塔、瑞光塔等古塔,洛江桥、安平桥、旧笋江桥、旧顺济桥等古桥令人目不暇接,如同翻开一本丰富的史书,展现出昔日“东方第一大港”的迷人风采。我们选取刺桐港、安海港和姑嫂塔、六胜塔4个“海丝”遗址,再现那个辉煌时代的航海与通商史迹。

追溯历史,泉州唐末五代筑城时环植刺桐树,故别称刺桐城,泉州港也因栽种在港口周边迎接远方航海者的火红刺桐花而得名刺桐港。阿拉伯航海者昵称之为Zayton。马可·波罗盛赞“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则发出了“刺桐(港)为世界第一大港,余见港中大船百艘,小船无数”的赞叹。中国的古文献如赵汝适《诸蕃志》、汪大渊《岛夷志略》、周致中《异域记》等对宋元时期刺桐港兴旺发达的情景也都有详细的记载。现在留存于泉州的许多海上交通遗址遗迹也见证了当年刺桐港的繁荣。此外,刺桐港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与交流中心,也是宋代最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中心。

当宋元刺桐港鼎盛时,安海“港通天下商船,贾胡与居民互市”,成为十分兴隆的刺桐“南港”。

安海古称“湾海”,属晋江市,位于围头湾最内侧,即泉州城南20余公里濒海处,扼晋江、南安两县的水陆要冲,是宋元时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开港设市舶司,安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港口,始称安海市,并形成东、西的旧市、新市。


石湖港旁的六胜塔

与古港遥相呼应的是石塔航标。南宋初在泉州湾入海口制高点石狮宝盖山上建造的姑嫂塔(又名关锁塔)即成为来往商船抵岸的航标。宝盖山上由于海风很大,所以塔的设计与其他塔的形状不同,下大上小,看上去犹如“泰山稳坐”,这也是姑嫂塔能保存近千年而依然挺立的原因。像姑嫂塔这种形状的塔在全国极为罕见,它充分显示出宋代泉州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对于姑嫂塔的建造,在闽南一带流传着一则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说是从前宝盖山下居住着一对穷夫妻还有一个小妹妹,男子离别年轻的妻子和妹妹,往南洋谋生去了。姑嫂常登宝盖山顶,为了能看到更远的大海,她们扛来石头堆叠起来,年久月深,成为一个高高的站台。男子回家时,船翻沉海底,姑嫂眼睁睁看着亲人葬身大海,相抱跳崖自尽。乡亲们为纪念她们建了姑嫂塔。于是“姑嫂塔”一名远扬海内外。闽南一带,尤其是泉州自古以来往东南亚等地谋生者甚多,他们远隔海洋,思念故乡,姑嫂塔成为游子们挥之不去的依恋。后来,姑嫂塔就衍化为闽南侨乡的象征。

与姑嫂塔南北遥遥相望的六胜塔,是古代泉州海路的第一座灯塔,又称石湖塔。屹立于石狮蚶江石湖村金钗山上,濒临海滨,俯瞰石湖码头,与大、小坠岛之间的岱屿门主航道遥遥相对。它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在宋末毁于兵火。为了适应元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更为兴盛的需要,海商凌恢甫于元至正年间重建,使之继续发挥航标的作用。

姑嫂塔、六胜塔以及供来往的商船装运货物的石湖古码头,成为闽台文化渊源一体的重要见证。2002年被纳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考察点。

虽然历史进程中有起有落,但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通航、贸易从未断过。目前,泉州港已进入亿吨大港行列,开通航线130多条,其中外贸航线30多条,与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28个国家和地区开辟国际运输航线。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