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海上丝路»正文

货通天下延续千年商贸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5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是宋代李邴描写当年泉州盛况的诗句。“船到城添外国人”,是唐代薛能《送福建李大夫》诗中的一句,它形象地反映了中唐以后,来泉州经商以及侨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的景况。对于唐代泉州中外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唐人包和在《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诗中,就有“市井十洲人”的描述。

宋元时期,泉州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各国来泉州做生意的番船,常顺潮水由后渚港进入晋江,经蟳埔、法石、溜石一直到顺济桥下码头停泊,再用小船把货物经由圆通港载到车桥头起卸,就近在聚宝街交易。

“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满市珠玑醉歌舞,几人为尔沉酣”。可见当年的聚宝街热闹繁华、流光溢彩的景象。虽然当时只有窄窄的街道,两旁却布满了海关口、税关行、银行、信局、典当行、银号等商业部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聚集在这条街上,他们拿出东南亚的橡胶、朝鲜的“高丽参”、阿拉伯的“番油”、柬埔寨的“高白棉”,以及珠宝、玉器、象牙等,与本地人交易瓷器、茶叶等,聚宝街由此得名。泉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关于聚宝街的古谚语“南门兜,挤烧包”,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繁华程度。

聚宝街的南面为晋江北岸,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上岸,并从这里护送蒙古公主远嫁波斯。而附近有富美古渡口、天后宫、德济门、鹿港郊、马车行、基督堂、中药铺、李贽故居等文物古迹,成为其商贾繁盛的重要佐证。


富美古渡

而同为古泉州最繁华商圈的青龙巷,早于宋代已初具规模。古时,进入泉州的番船,都要在富美码头卸货,再由青龙巷和聚宝街进出泉州城。青龙巷有许多当铺,是各国商人兑换货币的重要场所,相当于今天的“金融街”。青龙巷还有明朝政府专为琉球通商设置的“来远驿”,用于接待番商,相当于今天的“涉外宾馆”。

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片区的法石村的石头街,又称法石街,是由唐初中原河洛先民开闽与建设闽南聚居建街而成,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法石街西与中心市区接壤,东濒后渚港,据泉州地理之要,扼晋江海口,曾是泉州古港番船商舶聚集之地。宋元时期有完整店铺联桢,仓库数以千栋,世界各地的货物齐聚于此。

在距离石头街约5公里处的排铺街(即拜袍街),是泉州元末新罗城南部一条商铺遍布的城市主干街道,全长706米。相传宋元时期这里是外国商人排摊售货的场所,故又称“排铺街”。整条街北起南岳宫口与亭前街的交界处,往南为今南岳后街南段。这条“排铺街”因为曾住着很多闽南人称做“番客”的华侨,所以又叫“番仔街”、“半蒲街”。

在古泉州轰轰烈烈的商业大潮中,许多泉州人大展身手,经商贸易,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如今,“丝绸之路”精神仍然投射在泉州人身上,当改革开放春风拂过,泉州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泉州模式”,成为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泉商踏着先人的足迹,秉承泉商精神,同样将“品牌之都”泉州的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