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海上丝路»正文

土产“番货”推动社会发展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5

宋元时代,泉州港不仅是国际重要的贸易港,也是中外各种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经泉州港进口的香料有58种,宝货珍玩12种,工业原料27种,纺织品19种,金属物9种,器用品6种,副食品7种。经泉州出口的丝绸织品54种,陶瓷器41种,金属、杂货和药物63种,远销到64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古代“海上丝路”的重要物质载体,陶瓷产业发展在泉州由来已久。据学者研究,10世纪~14世纪德化县窑址遍布,迄今已发现外销窑址185处,其密度居全国前列。这也印证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一条“陶瓷之路”。


德化屈斗宫窑址

在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的屈斗宫古窑址,长达150多米的宋元古窑诉说着当地陶瓷业曾经的辉煌。这里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从宋代开始,德化陶瓷大量外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产品。

德化陶瓷不仅从宋代开始出口到国外,1000年来一直连续不断,包括明代最突出的德化白瓷出口到欧洲,被称为“中国白”,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所珍藏,当时多作为欧洲宫廷贵族使用的奢侈品。因此很多专家认为,德化陶瓷在中国虽然是民窑,却是世界的官窑,德化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产瓷基地。


蒲氏香业——晒香

永春是我国著名的香都。宋时,阿拉伯大商人蒲寿庚家族垄断泉州香料贸易近30年,后来被明朝官方流放,其中一脉到了永春达埔,在汉口村安家。制香工艺成了蒲氏后人在达埔安居乐业的传家宝,后逐渐外传,成了当地一门特色产业,流传至今。

茶都安溪同样为海上丝绸之路做出突出的贡献。16世纪之前,茶叶只是作为中国丝绸、瓷器出口的附属品,并未形成规模。16世纪初,通过海上运输进行的全球性茶叶贸易活动开始兴盛,外国商人持续、大量订购安溪茶叶,安溪茶经常、大宗从海港出口,成为世界性饮品。

在大量的“土产”输出到“海上丝路”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同时,外来的“番货”也源源不断地运到泉州,并通过泉州流入我国各地。

“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林梢簇簇红霞烂,暑天别觉生精神;秾英斗火欺朱槿,栖鹤惊飞翅忧烬;直疑青帝去匆匆,收拾春风浑不尽。”这是唐代诗人王毂描写刺桐花的诗句。刺桐树原产东南亚,早在南朝时,刺桐就由东南亚引种至泉州。随着海外交通与贸易的兴盛,刺桐从最初外国商人的零星传入,到晚唐、五代形成竞植刺桐的风气,并进入极盛时期。当时,古人尚赤,认为刺桐是吉祥的象征,多种刺桐可增添瑞彩。此外,刺桐有花色红艳美丽、夏季叶茂浓荫蔽日等优点,所以,泉州人喜爱刺桐,刺桐依恋泉州,古人将刺桐作为泉州的象征。

在闽南地区,泉州因盛产地瓜而被誉为“地瓜之乡”。闽南人俗称地瓜为“番薯”,即舶来的甘薯之意。地瓜原产于美洲,在1492年被哥伦布首次从美洲带回欧洲培植,而后经由葡萄牙人之手被传入非洲。不久之后被远洋的航船从太平洋群岛带入亚洲,从此,地瓜开始在世界的各大洲“繁衍”。明代初,出生于琉球北谷区切野国村的野国总管到泉州惠安,将甘薯(地瓜)苗和栽培技术带回琉球,朝廷栽培、种植、推广,泉州地瓜由此传至琉球和日本。

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因占城稻耐旱,而福建多梯田,易干旱。宋真宗(998年~1022年)年间,派遣使者前往占城(今越南)求购占城稻种。占城稻传入以后,在福建普遍推广开来,生长良好,促进了福建农业的发展。后来,宋真宗又遣人来闽,取去占城稻种子3万斛,分给三路种植,并布告栽种方法,收成时,还亲率群臣参观收割,并设宴庆祝。可见当时占城稻的引进,对我国东南一带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

棉花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

明初出现的《回回药方》是唐中叶西方伊斯兰医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编撰的一部伊斯兰医药百科全书。据悉,唐、宋、元朝时的回鹘(回纥)医学,通过与丝绸之路的互市将各种香料、药材和制药治病的技术也传入内地。宋代,中国与西域的陆路交通不如海路发达,回回药方由此传入泉州、广州、杭州、扬州等东南沿海一带。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