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泉南建筑»正文

闽南桥梁甲天下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9-05

泉州古代桥梁一直为世人所称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以洛阳桥、安平桥为代表的泉州古代桥梁,共同成就了泉州在福建乃至中国桥梁历史上的美名。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沧桑后,仍有一些泉州古桥依然屹立在江河丘壑之间。在交通事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它们提供了往来的方便,并且以赞叹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科技成就。

人类自古择水而居,史载西晋末年,中原战乱频仍,大批晋人南下入闽,沿江而居,晋江由此而得名,也由此注定了泉州人与桥割不断的联系。

泉州最古老的桥梁建于何时何地的问题已不可能有准确的回答。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泉州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建于唐代。德化县发现的古桥梁中,建造年代可考的有10座是唐代修建的。上涌西溪村的暗桥,建于唐僖宗在位年间(784年~888年),晋江市陈埭加沙村北的吟啸桥,唐代日辉禅师所建。建于五代的桥有3座;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建的偃月桥;南唐保大年间(943年~957年)建的仁风桥;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的谷口桥。


总的看来,宋以前泉州所建的桥梁,大多是石墩木梁桥和小型石桥。

两宋时期,福建地区的桥梁建设飞速发展,建造了数以百计的桥梁。不仅造桥数量之多,而且速度之快,工程规模之大,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仅泉州一带,两宋时所建,至今可考的大中型桥梁就有139座,其中包括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和安平桥等。

泉州的宋代大中型桥梁,仅有洛阳、安平二桥较好地保存至今。另有几座经改建已面目全非,但仍在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如泉州城西南的金鸡桥、顺济桥。还有几座石桥,原来的规模与洛阳桥、安平桥等不相上下,有些甚至更长,但现在却只剩遗址而已。如安平东桥、凤屿盘光桥、苏埭桥等。

宋代,在沿海沿江还建有不少石桥,如蚶江桥、玉澜桥、海岸长桥、獭窟屿桥等。

元代以后,泉州的桥梁建设开始衰落,不仅没有造出值得称道的大桥,就连数量也少了。据统计,同样有据可考的桥梁,元代所建仅27座,明代有41座,清代有58座,合其数仍不及两宋所建,至于规模,更不可同日而语了。

泉州古代桥梁中,还有一座不能不提及,就是永春的通仙桥。该桥又名东关桥,始建于南宋时期,每个朝代都修葺。南宋时此桥为敞天的,到明朝中期才加盖桥屋。现存木桥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1929年进行过修整。

尽管历代多次重修,但仍保留了宋代桥梁建筑诸多特点,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的桥梁。如果给中国古桥排名的话,此桥不在四大名桥之列,但应该可以进入前十名。

这座木桥长85米,宽5米,木石混合结构,四墩五孔。桥墩是由大块的石头干砌而成,不用一丝一毫的钢筋水泥,桥墩下面还压着一层大松木,古称“睡木沉基”。在冬天枯水期水位降低的时候,透过清澈见底的溪水,能清楚地看见桥墩下面压着的松木,整座桥梁的重量就压在这个水下松木上。松木历经千年不烂,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墩上再用巨大的石头叠垒三层,用来架设大梁。每个桥孔用22根分上下两层铺设的特大杉木作梁,梁以上部分全部都是木结构,有桥屋20余间。木梁桥上造桥屋,既可供人们借此歇脚避雨,又可增强桥梁的稳定性,并防止雨水直接渗入导致木梁腐烂,有实用、坚固、美观的效果。东关桥里外全是红漆的,每间桥屋的横间上都有一幅画,画着一些古代的传说,有哪吒闹海,沉香救母,还有嫦娥奔月等。桥中部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建桥后年年香火不断,更有不少虔诚的香客远道而来。

晋江的安平桥素有“中国古代第一长桥”之称。安平桥又名五里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西畔,又称“西桥”,是横跨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面上的一座中式古代长桥,桥上刻着“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对联。据记载,此桥共长811丈,阔16尺(也有说1丈4尺的)。明末名将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故乡即在此桥附近,现存的安平桥,实际共长2070米(约合中国古代里程五里,故亦称五里桥),桥宽3至3.8米,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桥    

五里桥是梁式石桥,全桥由闽南出产的花岗岩石板筑成,每块石板重约3吨,桥有疏水道362孔。其桥板石皆是坚实的花岗岩石。其桥墩利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成,分长方形、半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但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尚存331座。整桥状如长虹,衔接安海与水头两镇。

从时间上追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也坐落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1053年至1059年,花了6年8个月的时间,耗资14000多两银钱才建成。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46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700棵。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桥基曾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成功地采用了“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900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长360丈、宽1丈5尺,在全国堪称第一的海港大石桥,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泉州人民的骄傲。

来 源:泉州经济网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