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时政要闻»正文

泉山晋水着翠裳 如画绿城阔步来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11-13

 

我市企业培育的红掌品种,实现我省花卉新品种权保护零的突破。

 

泉州湾河口湿地成片的红树林

 

环城高速石狮互通立交绿地

 

近三年中心市区累计新增公园绿地722公顷,图为市区西湖公园。

核心提示

绿色,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底色。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绽放”,亚艺节期间,已入初冬的泉州,一派翠绿的景象给海内外嘉宾留下了美好印象。在街头巷尾闲庭信步,繁花妆点满眼春;于清源山上举目远眺,翠笔染绿一城景……这样画面,得益于泉州市历届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绿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自2012年底提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以来,泉州始终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经过三年来的深入推进,全市各项指标均已达标,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因绿意的萦绕,更显灵秀俊俏、活力脉动。 □本报记者 陈林森 朱娟娟/文 陈起拓/图

绿色城市 刺桐城里推窗见绿

“创模”激起一城春水,数年耕耘,如今一年四季刺桐古城掩映在满城“春色”之中。

近年来,滨海公园、桃花山公园、潘山公园、江滨公园、闽台缘西侧公园、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市行政中心广场及周边绿地等一大批主题鲜明、功能多样、风格各异的综合性、区域性公园和绿化广场、街头绿地相继建成,公园服务半径不断缩短、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城在林中央,推窗即见绿,数据统计显示,近三年中心市区累计新增公园绿地722公顷。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丰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历史元素融入公园建设之中,切实提升绿化品位,目前已规划新建4815亩的泉州植物园,拟按5A景区标准配置旅游景观及服务系统,建成集科研、科普、游览、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植物园,预计2016年可局部开放,届时市民游园又多了一处“绿色氧吧”。

放眼中心市区,不论是行驶在沿江沿海的滨海街、丰海路、山海路、东海大街,还是漫步在城市中心的刺桐路、田安路、温陵路、丰泽街,所到之处花团锦簇,绿意盎然。在全面整治城区原有园林景观路、林荫路、主次干道绿地和河道绿地的基础上,我市实施城市绿化、花化、彩化工程和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推进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先后完成了近20条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建设及20余条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提升。而巨资建设的桥南立交互通区、晋江大桥南北互通、田安大桥北立交互通、朋山岭立交互通等城市主要出入口50多公顷的景观绿地也已形成日趋完善的城市绿色廊道。

再将目光转至身边,25个单位获评全国绿化先进单位,70个单位获评省级绿化红旗单位,76个单位获评省级花园式单位,21个居住小区、28个单位庭院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省级园林式单位庭院……这丰硕的成果得益于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园林式单位庭院、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和临街单位、居住小区及城市干道、重要景观节点等临街围墙拆墙透绿行动。近三年我市累计新增居住区、单位庭院附属绿地380.79公顷。

绿色乡村 美丽家园山清水秀

就在不久前的国庆黄金周,美丽乡村游异军突起,成为泉州今年旅游的一大亮点。市民畅游在青山绿水间,随处可见的绿色,已不仅仅是养眼而已,更平添了几分醉意。

为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乡村绿色家园,我市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利用道路、河道两侧,房前屋后,公共绿地和庭院,发展非规划林地造林,完善村庄绿化布局,构筑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村庄植被生态系统,实现村庄绿化美化。2011年以来,全市完成绿色村镇绿化彩化花化造林精品示范片建设,累计完成绿色村镇绿化14.9万亩,创建绿色村庄524个、绿色乡镇76个,建设省级示范绿色村庄12个。

珍贵树种进城入村和乡村风景林建设活动特色鲜明,每年有50个村庄获赠珍贵树种苗木,自2013年开始,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设,年打造30个“风景林示范村”,目前已建设71个乡村风景林示范村。

绿色通道 沿线景观精心营造

交通要道两侧的景观往往决定了个人对一座城市的初印象。在泉州,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省道被营造成“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通道,绿城魅力与日俱增,风景这边独好。

我市优化森林通道景观即科学又讲究,选择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采取近自然的人工森林群落型林带建设模式。以植树造景为主精心营造公路绿化景观,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绿色通道建设3.99万亩,铁路、公路沿线可绿化的宜林地绿化程度均超过95%;2012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沈海高速公路泉州段森林生态景观通道建设4932.3亩;2015年实施莆永高速公路泉州段森林生态景观通道建设1600亩,福厦高铁沿线绿化整治120亩。

绿色屏障 一方水土尽心守护

大江大海给泉州这座滨海城市带来美景,也对水土保持提出了挑战。造林绿化在装点城市风景的同时,更是守护水土的重要保障。

为进一步巩固沿海生态屏障,泉州加快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步伐,实施大项目、更新沿海基干林带、风口造林、营造滩涂红树林、建设纵深防护林。2012年以来全市已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造林6.2万亩、封山育林90.7万亩,沿海地区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老林带更新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泉州同样得到重视。在洛阳江大力开展以治理互花米草和种植红树林为重点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洛阳江红树林面积已由原来的257亩增加到近7000亩,成为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此外,我市还编制了泉州市“四山两江”保护规划、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规划、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等,加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0万亩。

绿色森林 生态功能日趋完善

森林覆盖率直观反映了一个地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段时间以来,我市所有宜林地、迹地被列为造林对象,在此基础上大力拓展造林空间,持续开展“大造林”活动,实施疏林地补植和非规划林地造林,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了造林绿化124.5万亩,年均造林绿化面积比“十一五”期间增加45%,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造林绿化高潮。不仅如此,封山育林、抚育管护等措施加大,完成森林抚育171万亩、封山育林87万亩,极大地改善森林整体质量,更加有效地发挥了森林生态功能。2012年至今,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

绿色产业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市绿起来,更要百姓富起来。

从“生态美”到“百姓富”,坚持以绿化促产业发展,将成果给予全民共享。市政府连续出台了花卉产业扶持发展意见,推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在结构优化、设施化建设、新品种研发创新等方面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花卉产业总产值达46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净增30多亿元,拥有苗木基地9万亩,温室大棚面积103万平方米,花卉企业550家、专业合作社51个,专业户2000户,拥有69个省、市级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吸引4.3万人就业,花农户年均纯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

此外,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在科学地指导下,农民积极发展森林人家、休闲农业、林下种植养殖等。全市现有森林人家45处,其中四星级森林人家1处、三星级森林人家7处;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6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6家。“不砍树、也致富”的绿色经济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数字看变化

全市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29.27亿元

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24.5万亩,年均造林绿化面积比“十一五”期间增加45%

中心市区累计新增公园绿地72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43%和40.2%

全市完成义务植树4400.22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6%

花卉产业总产值46亿元,年总产值比“十一五”期末净增30多亿元

五大保障呵护生态绿衣

124.5万亩的造林绿化如何实现?怎样让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泉州深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全市多措并举,强化五大保障,为城市乡村披上生态绿衣。

组织保障

按照“党政主导、部门推动、群众参与”的理念,泉州成立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为小组成员单位;各级绿化委员会机构健全,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研究解决把绿化创模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畴,层层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结合起来,确保创模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思想保障

广泛开展创模专题宣传活动,与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携手宣传创模知识,

在泉州市森林公园和各县(市、区)森林公园及绿化示范乡村设立宣传标牌,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宣传口号等,不断提升市民对创建全国绿色模范城市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全市人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明显增强。

此外,泉州还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月活动,开展了以创建“美丽泉州”为主题的“双拥林、巾帼林、成长林、幸福林、同心林、亲子林、碳汇林”等全民义务植树系列活动。

制度保障

泉州制定并实施《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定》、《泉州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泉州市城市绿化绿色图章管理规定》、《泉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泉州市中心市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归口管理,理顺市、区两级绿化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并分批次完成绿地管养的上移下划,有效缓解区级园林管理部门绿化投入不足、管养不到位的状况。

此外,泉州推行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将市区各类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纳入“数字城管”及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体系,强化绿化考评监督。

保护保障

持续开展打击破坏林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全市破坏森林(绿地)和林木案件、侵占林地(绿地)事件查处率达99.4%。

持续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2%。

规范古树名木管理工作,建立《泉州市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认真开展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试点工作,全面查清泉州市古树名木资源数量、种类、分布和生长情况,落实各项措施,有力加强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科技保障

为了强化科研能力,林业部门开展“一项目一调研”活动,共申报科研项目24个、调研课题40个,已发表科技论文40多篇,形成调研材料40多份,多次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

园林部门开展“泉州市道路绿化树种规划与行道树引种、育种”、“泉州市垂直绿化植物引种与繁育”等多个课题研究。将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推广良种壮苗、近自然经营,倡导乡土树种、阔叶树种营造,力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全市林种和树种结构合理,长势良好。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