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时政要闻»正文

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8-02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

(2016年7月25日)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造福建发展新优势

1.深刻领会创新发展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各级各部门务必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深刻认识这次大会的里程碑意义,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准确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福建创新发展。

创新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赢得发展主动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部署,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福建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优先战略,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福建发展正面临加快结构调整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动力不足等矛盾,必须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围绕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化解过剩产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双中高”目标。

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新福建的必然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福建发展正处于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通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对发展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决定性作用,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创造协调发展新优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为推进福建发展再上新台阶、全面建设新福建注入强大动力。

2.牢牢把握创新发展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优先战略,坚持“三个面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塑造更多依靠创新的引领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新福建提供强大支撑。

3.明确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建设更加完备的区域创新体系,建成创新型省份,福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

——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保持福建经济中高速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6%和15%。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建设一批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R&D)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投入达63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

——区域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形成若干创新高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充满活力,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链条有机衔接,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便捷,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升,建成福建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有效实施,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位置。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以上。

二、坚持以“五新”引领结构调整,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培育发展一批新产业。坚持前瞻布局、重点跨越,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和医药、海洋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完善新兴产业布局,引导各地明确主攻方向,实施重点突破,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新优势。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创新示范工程,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一批产业化基地,研发推广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利用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5.攻克转化一批新技术。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化、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技术需求,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要专利和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点突破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和核心器件等“卡脖子”环节,形成支撑产业跨越发展创新源。跟踪国际科技前沿,聚焦新一轮技术变革,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基因工程,以及石墨烯、增材制造、高效储能、定位导航、智能可穿戴设备、VR、海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技术领域,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项目,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6.构筑提升一批新平台。围绕产业发展、资源共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鼓励各级政府用财政奖补、优先供地等方式,通过分类资助精准扶持,鼓励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闽设立一批重大研发机构,培育一批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一批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建设全省科技条件共享平台,构建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服务新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省大型科研仪器网络管理平台资源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7.融合催生一批新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在制造、能源、服务、媒体等领域引入互联网要素,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文化、互联网金融、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数字营销、社区O2O等“互联网+”新业态。鼓励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化模式转化,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信息技术、融资租赁、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积极发展“平台+应用+终端+内容”网络化运营的云服务业。鼓励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在传统产品中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体验等新元素,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健康化、社交化的新业态,并推动转化为新产业。

8.推广应用一批新模式。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新模式,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建立开放式创新设计和交互平台,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推进网络化制造模式,鼓励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的开放共享,实现制造能力的优化配置。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率先在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建材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促进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优势企业和对外贸易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整合培育一批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网上专业市场,鼓励企业发展网络营销新模式。鼓励共享协作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拓展创新创业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对接通道。

来 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