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商城广场拟改造地下空间
农业众筹分为农产品众筹和农场众筹。在泉州,一家企业正试图尝试通过农业众筹,将农产品推向除泉州以外的其他市场。
泉州商城广场作为泉州最具代表性的商圈之一,曾一度是市民购物、休闲的重要选择。特别是广场上车辆按一条条弧线摆放,再加上“鲤鱼化龙”的圆形雕塑,被市民亲切地称之为“泉州WIFI”。
然而,随着万达、世界城等新兴商圈的逐渐兴起,泉州商城广场的商业地位也随之下滑;再加上地处市中心,流动人口密集,以往富余的停车位也开始无法承载停车需求,进一步影响着这一商圈。
为此,在近几年泉州商城广场一直在谋求新的规划,以适应当前的商业需求。今年伊始,泉州商城广场新的规划方案已经明确,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向下”发展,包括地下商城和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而这对于地处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的泉州商城广场来说,无疑是极为适宜的方案。
向下谋空间
早在四五年前,有关部门就提出设想,计划建设泉州商城广场地下空间,充分利地下空间带动周边区域的商业发展,解决市区田安路、丰泽街一带停车难问题。但是由于资金短缺,这一计划搁浅。
2014年,这一计划再次被有关部门提上议事日程,随后多方面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参考其他城市相关工程,相关部门经缜密研究和实地勘察,拟定泉州商城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初步规划方案。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泉州商城广场及周边区域地下空间,弥补该区域空间不足所带来的停车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根据初步规划方案,泉州商城广场、泉州青少年宫及周边田安路、丰泽街部分道路地下空间,均纳入建设工程范畴,总规划面积达近百亩,总投资超10亿元。该工程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面部分主要为规划提升地面广场空间,完工后将取消地面停车,恢复广场运动、休闲等功能。地下空间拟开发、建设成集商场、停车场为一体的大型地下工程,即地下一层大部分区域为商业功能,同时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站及田安路与丰泽街人行过街通道,总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地下二层为停车场,总面积逾5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2000辆以上的车辆。
事实上,早在2011年,泉州市人大代表戴在平就建议,在泉州商城广场建设地下停车场。他认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在泉州商城广场建停车场:一是可以像其他的商业城一样构建地下停车场,地下设车库供车辆停放;二是在广场内设置一些立体停车装置。无论是建地下停车场还是建立体停车场,停车的效率都将得到提高,比如立体停车场的停车效率是普通停车场的5到8倍。他建议,通过社会招标的方式,鼓励私人投资建设,让投资者收取停车费。
破题“停车难”
长期以来,停车位多、免费停车以及连接丰泽新华都广场等优势,使得宽阔的泉州商城广场一直是附近市民停车的首选场所。由于广场层扇形,停放的车辆形成多条弧线的布局,再加上“鲤鱼化龙”的圆形雕塑,构成了一个巨大、形象的WIFI信号图标,被市民、网友亲切地称之为“泉州WIFI”。
然而,泉州商城广场毕竟地处市中心,周边辐射人数众多,因此很快停车位就供不应求。记者走访了泉州商城广场,这样偌大一个广场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车多。在这个网上盛传的“泉州最强WIFI”上,偌大的广场上几乎找不到两三个空置的停车位,而这时才正值9点多。
而相比泉州商城广场上的热闹,商城内部那半月形的一大排店面一直呈空置状态,虽然是年末,但是大部分店面还是没有正常营业。记者看到一家服装店正在清仓,老板娘林女士表示:“这里房租便宜,才会租在这里,但平时很少人走进来,希望改造后会变得好一些。”
据了解,长期以来,泉州商城广场上车辆随意停靠,特别是附近居民和企业工作人员将广场当成免费停车场,有些车辆一停就是个把月,严重影响车位周转。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家住附近的陈先生正好来取车,他告诉记者:“我几乎天天都来停车,小区没办法停车。” 为此,在去年9月份,相关部门表示商城广场停车拟收费。今年1月初,泉州丰泽商城建设有限公司正式在广场上贴出告示,告知市民相关停车收费事宜。1月20日,记者获悉,停车区收费管理拟于本月底开始实行。根据区域划分,停车区可停放300多辆车。 此次泉州商城广场的规划中,解决“停车难”问题是一个重中之重,将建设总面积逾5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2000辆以上的整层地下停车场。“丰泽新村就在边上,1900户居民仅有300多个停车位,缺口非常大。”得知计划建设泉州商城广场地下空间,泉州一异地商会执行会长、投资公司老板魏先生表示:“前景非常好。” 一位规划设计的业内人士表示:“从现状来看的话,如果按照这个新规划来实施的话,地下停车场一定会往下放。然后与周边楼盘对接,南益现在已经有留接口了。” 鼓励民资参投 由于该工程耗资巨大,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有关部门初步决定吸收民间资金,共同参与建设。 2014年12月16日,为鼓励民间资本投建停车场,泉州市出台了《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中心市区公共停车场所的若干意见(试行)》。根据《意见》规定,中心市区公共停车场所项目(公共停车部分的建筑面积),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此外,中心市区公共停车场所项目由各相关区政府和管委会依照相关规定审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同时按规定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拟新建的中心市区公共停车场所选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所用土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由国土资源部门以划拨方式供地,投资方以协议方式获取建设权、经营权;不在《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招拍挂、协议出让或租赁的形式获取土地使用权。更奖励配建商业经营项目,新建中心市区公共停车场所车位达到200个(含200个)以上的,根据规划条件、投资规模、实施难度等综合因素,通过综合测算,可在停车场所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商业经营面积,商业经营面积原则为每100个泊位不超过200平方米。商业经营范围局限于开展汽车美容、快修、汽车租赁等配套增值服务。 可以说,为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停车场,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政府方面给予了极为优惠的扶持政策。但是对于自建停车场来说,效益回报慢是造成投资者举棋不定的一大因素。被誉为试水自建停车场“第一人”的王利泉,曾计划在位于中心市区津坂路和后坂街交叉口的住宅建设立体停车场。不过根据估算,这一立体停车场回收成本的时间或为10年,利息增多风险加大,他的计划因此一拖再拖。基于此,此时泉州商城广场的地下空间项目,特别是停车场如果能在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前提下,实现民间资本的投资,不仅有利于商城本身的改造,同时对于市区自建停车场项目也将起到一个良好地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自建停车场的投资建设。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