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与文明同行 塑爱心之城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12-17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在我市蔚然成风,培养孩子们良好交通意识的“文明出行”教育也被引入校园。图为放学后,小学生有序排队过马路。

 

以创城为契机,生态泉州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图为泉州湾红树林种植场景。

 

志愿者帮孤寡老人剪指甲

 

丰泽区成立了我市首个市民文明巡访团。图为巡访员在市区温陵路新车站附近骑行巡访。

核心提示

“道德讲堂”在全市各地遍地开花打造市民“精神家园”,“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最美泉州人”评选树立身边榜样,“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创建使文明成为生活新风尚……

自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细”处着眼,在“认知、践行、引领”上着力,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努力铸造城市文明之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意识,外化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的行为规范,使崇德向善的力量在每个市民心中蓬勃生长。

从1995年泉州启动文明城市创建,特别是2002年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就以“和谐共创、文明共建、发展共享”为思路,在不断加快民生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今年年初,“光明之城”在荣膺“东亚文化之都”、“国家卫生城市”等多个称号后,再次被“全国文明城市”这份莫大的荣耀点亮。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要求,坚持巩固提升,落实长效机制,认真开展“迎接青运会·办好亚艺节·共创文明城”、“海丝起点·文化之都·文明城市”等主题活动,加强公共环境秩序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组织交通秩序、生态环境整治,培育现代城市文明意识,立体式、常态化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本报记者 许雅玲/文 张九强/图

城市管理精细化

居民言行更文明

近年来,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公共秩序,我市持续对城市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卫生秩序、市容秩序和广告设置秩序进行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城乡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做好卫生保洁,打理城市“脸面”。从《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2—2030)的修编到“全日保洁”、“门前三包”等制度的落实,再到全市垃圾中转站的压缩式改造,以及更加科学、资源利用率更高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我市不断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让干净、整洁成为城市环境的常态。

设施精细管理,雕琢城市容颜。以中心市区刺桐路、温陵路、津淮街等14条主干道为重点,我市将市政道路设施、排水排污、园林绿化等纳入精细化管理,逐条道路巡查,实行全路段、全覆盖的精确、无缝监管。借助主流媒体强化监督,首创市政公用设施媒体“有奖举报”制度,开通114投诉、“泉州市政”等11个官方政务微博,开展“社区寻美”等系列评选活动……城市管理多样化开放性平台的搭建,点燃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

完善景区设施,展示城市形象。在全市的各大景区内,旅游公厕、残疾人专用木栈道、景区引导标志牌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清源山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吸引着八方来客,启动清源山—戴云山世界“双遗产”地申报,更为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目前,泉州已有A级景区33家,总数位居全省首位。东湖公园、西湖公园等中心市区公园实施花化彩化美化、便民服务升级,让市民休闲更加舒适惬意。

提升园林景观,市民流连忘返。《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提出“一湾、两核、两江、四山、多园”的网络绿地系统结构,以道路系统、水系空间、海湾山体等自然环境为肌理,营造“城水相映,山城一体”的生态景观格局。一大批综合性、区域性公园和绿化广场遍布全市,居民出行300米即可见绿、500米即可见园。经过景观改造提升,城市出入口交通绿地及40多条主次干道绿化焕发新颜,沿街拆墙透绿、拆违还绿工程,更让市民尽享“一街一景、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园林景观。

踏入泉州,便能深深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明气息。我市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平台,广泛宣传文明道德和文明风尚。在人流量密集的大厦广场,高速公路两侧,各大建筑工地围挡,公交站牌,公交车车身,各公园、景区出入口、景区道路、草坪,处处都能看到公益广告和文明城市提示牌,形式多样,醒目大气。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泉州市民的心中。人们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他们深知,身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泉州文明程度的符号。路口自觉践行“红灯停、绿灯行”的行人多了;路上随意变道加塞的车辆少了,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司机多了;景区里乱丢垃圾随意涂鸦的人少了,注重景区环境维护的游客多了……

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在留守流动儿童较为聚集、有一定条件的20个村(社区)建设“儿童之家”,并在城市社区建设20个以“社区少年之家”为主的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规范社区未成年人宣传栏、图书角、文体活动室、绿色网吧、心理咨询室、科技活动室、小小志愿者之家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凡人善举树标杆

志愿者成风景线

凡人善举,最是打动心灵、感召行动。

“无论是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时刻,还是严寒酷暑的天气,每天都要在路口站十多个小时,不厌其烦地指挥和疏导交通。”这是鲤城交警大队一中队的一名普通协管员——吕优生的工作写照。在一次执勤中,一名歹徒抢夺一名女乘客的钱包后逃窜,这名女乘客边追赶边喊“抢劫”。看到这个情景,吕优生不假思索,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赶过去。在距离很近时,歹徒突然转身,举起匕首朝他狠狠地刺过来。吕优生临危不乱,一侧身躲过匕首,用右手扣住歹徒的手,左手抓住歹徒的上臂,猛一用力,匕首很快落地,歹徒终被制服。

鲤城区海滨街道东鲁社区居民黄宝兰的两个儿子患有脑瘫和自闭好动症,生活均无法自理,维持生计的丈夫也患糖尿病。黄宝兰先后做过乳腺癌和子宫癌两次大型手术,并进行化疗和两期放疗,但她不悲观、不放弃,和病魔搏斗,忍住身体的疼痛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生活,无私奉献母爱。面对两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儿子,用一个普通母亲宽阔的胸怀、无私的母爱哺育他们;在照顾儿子的空当,她还兼做手工活十字绣,摆在姐妹的店里寄卖,为家里添些收入,她的十字绣讲究手法、绣工精细,深受顾客的喜爱。2013年,黄宝兰被省文明办评为“孝老爱亲”身边好人,2014年获得泉州市首届家庭美德好母亲荣誉称号。

天气转寒的岁末初冬,感动泉州的故事仍在发生。12月9日晚,永春县玉斗镇新珩村3岁半女孩许宝宝(化名)因意外脑死亡,父母捐献出女儿器官。12月15日凌晨,39岁的南安人陈文柬因车祸医治无效离世,家人捐献出陈文柬器官……从2011年至今,泉州共完成器官捐献21例,其中泉州籍4人。今年以来泉州已有15名器官捐献者,远超过往届捐献人数总和,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在南安捐献的、45岁的贵州人李光华,年龄最小的是永春3岁半女孩许宝宝(化名)。

在这座城市,文明的正能量已嵌入寻常百姓,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并构筑起文明道德的精神图谱。从市委文明办提供的数据来看,近几年来,仅在泉州的公益组织及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就超过3000个,志愿者多达近20万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鲤城就有许多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常年自发、有组织地向社区居民提供敬老、助残、助学、环保、文艺等服务。2008年中央文明委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意见》后成立鲤城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文明办牵头协调各部门配合、统筹推进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2010年开始建立街道志愿者管理中心和社区志愿者服务站,2011年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站点全覆盖,年底区志愿者协会成立,标志着鲤城区志愿服务进入规范化机制化的轨道。

今年,丰泽继续在全区创建10个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并作为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按照“五个一”标准,指导社区志愿服务站示范点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目前,丰泽共有志愿服务站示范点40个,组织了“暑期乐园”、“马路天使”、“福乐助残”、“博爱家园”、“稚爱同心”等志愿服务项目。

晋江市公安局“厝边警察”志愿服务队已经开展“义务星期六”志愿服务58期,先后有1000多名民警走进育婴院。石狮海泳协会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多年来累计救助300多人……

生态环境有提升 文化休闲去处多

近年来,泉州以创城为契机,不断加快市政设施完善,优化城市生态景观。中心市区注重凸显“绿之城”、“人之城”,县域大城关、重点小城镇注重提升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体现生态特色。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联合攻坚声势浩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遍布城乡,生态乡镇、生态村落、环境友好型社区拔节生长,美丽的“乡村水墨画”以及舒适的“城镇油画”,勾勒出生态泉州的动人剪影。

车行沈海高速公路泉州段,犹如进入森林通道,两侧色彩变幻的树种,令视野一派清新;500公里“慢线”系统串起清源山、紫帽山、大坪山、桃花山,将城市公园、景点和山体、水体等城市美景融为一体;近在咫尺的城市绿地、滨海通道,让市民尽享“绿色呼吸”。每年泉州的空气优良率保持360天以上,不仅空气质量一直名列全省前茅,还引来央视名嘴白岩松等不少名人点赞。

创建文明城市20载,生活于此间的人们,感受到的除了日渐优良的环境卫生外,还有更为完善的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过去人们只能到工人文化宫去休闲娱乐,而今,无论是健身,还是休闲娱乐,都十分方便。”市民蔡先生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半小时,沿着街走,到东湖公园、释雅山公园、西湖公园或者老街巷里转转,“无论去哪儿,都很方便,公园里还有喷泉可欣赏。”

今年,在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期间,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正式开园,更是为市民添了文化休闲好去处。这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海丝”主题艺术公园,其规格之高、手笔之大载入泉州史册:群贤汇聚,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领衔设计策划,中央美院团队及王明贤、谢晓英、朱锫、王欣、陈文令、吴达新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艺术家倾情参与;文化交融,遗世独立的“海之梦”,红砖入石的“红房子”、绿茵葱葱的“绿房子”、见证多国友谊的绿植花朵,雄浑壮阔的亚洲符号文化群雕和泉州历史群雕,以及一系列精彩亮相的名家作品展……这座公园以公共艺术形式,演绎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暖心关爱农民工 全民共建幸福城

关爱农民工,是文明城市的要求之一。

“以往春节前回家,要到福州转乘火车,最快也要折腾50个小时。搭上这趟机票优惠的包机,只要2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家喽!”2006年1月22日,急着回家探望身患白血病的哥哥的成都龙泉驿区农民工林忠方,拿着工会送来的优惠票来到泉州晋江机场。国内首趟外来工返乡包机MU2625航班从这里起飞,10时42分,经过1850公里的飞行,机上130名外来工顺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

今年2月11日,载满外来务工人员的D2232次列车、D6522次列车从泉州火车站开往重庆。于当天开行的这两趟农民工专列,是由泉州火车站与泉州市总工会联手开展的“包趟列车送务工人员回家过年”活动专列。

据悉,泉州地区每年有200多万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是福建省吸纳外来工最多的地区。从2005年春节的全国第一趟外来工返乡专列从泉州火车站开出,到2006年春节全国第一架外来工返乡包机从晋江机场起飞,由泉州市总工会牵头发起的“三包”活动至今已开展了11年,百万农民工在“三包”活动中受益。

7月28日至8月27日,丰泽连续举办十年的“暑期乐园”活动如期举行,设38个活动营(其中社区30个、企业8家),由170名大学生志愿者为1500多名农民工子女辅导作业,开展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进行中小学生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兴趣培养,组织户外写生、参观游览、清洁家园等主题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与关心关爱辖区外来员工子女健康成长的有效对接。

泉州雇主也很有人情味。比如,泉州的乔丹体育花几百万盖了一家幼儿园,供员工子女上学,学费补贴一半;公司还有爱心基金会,每年对员工老家的留守老人慰问帮扶。泉州洛江华川鞋服公司搭盖了一个超级厨房,专供五六百名员工做家常饭,还免水电费……

文明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创城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