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泉州“美丽乡村”策划昨收官 嘉宾畅谈美丽乡村建设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12-31

闽南网12月31日讯 漂亮不一定美丽,美丽不一定幸福。昨日,海都直通车会客厅集聚了各方嘉宾,就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一场实践与思考的讨论。

 

嘉宾们齐聚海都直通车,畅谈美丽乡村建设

 

嘉宾们齐聚海都直通车,畅谈美丽乡村建设

这是自12月9日起,海都报联合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推出“那乡·那村·那美”特别策划后的一次阶段性回顾与研讨。会上,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办、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泉州市宜居办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先后就全市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及提升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据悉,2012年,泉州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创建五年行动计划,三年多来,一批批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涌现而出。

如今,行走在这些“美丽乡村”中,一定会感受到其独有的魅力;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急需破解的问题,如建筑垃圾无消纳场、村里支柱产业发展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嘉宾们各抒己见,提出要让美丽乡村变得更宜居,让村民更有存在感和幸福感。

 

海都报有关美丽乡村的部分报道

 

海都报有关美丽乡村的部分报道

建立长效机制 明年美丽乡村可达600个

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来,成绩不菲,涌现出了许多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特色乡村。

黄宏波:截至目前,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180多个,预计明年可达到600个,2018年将争取到近千个。同时,从2012年开始,每年我们会从这些乡村中推荐出10个,授予“美丽乡村”称号,作为其他村庄建设的参照样本。

王森江: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主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卫生的考评工作。现在各个乡村几乎很少能看到垃圾成堆的现象存在。而在乡村环境卫生这一方面,整个泉州已基本实现长效机制。各个县(市、区)也都已成立考评中心,许多乡镇开始实行每月考评;在卫生保洁经费上,各个县(市、区)也已基本到位。

同时,还建立了奖励机制。每个月,考评中心会对抽评的10个县(市、区)150个乡镇的335个村、102段道路、7个县(市、区)跨境流域以及541公里海漂垃圾进行考评并通报。泉州市政府每年会安排资金1260万,对乡村排名前50名的奖励7000~30000元,对乡镇排名前15名,奖励1万~4万元。

黄建强:泉州市市容市貌观察团每周坚持三至四次到各县(市、区)、乡村进行巡查和督促,还专门召开座谈会,给乡村提建议,促进美丽乡村更好地建设。印象最深的是泉港,以前观察团去巡查时,乡村主干道很脏很破旧,现在即使到较偏远的乡村,环境卫生都大有改善。

袁建军:既要有美丽,也要有层次,这是我对美丽乡村的理解。其中,文化层次应该受到重视。泉州文化底蕴很深,每个村寨都藏着独有的文化历史,这些乡村可继承发扬闽南文化特色,融入生态,融入文化。另外,如果各个乡村能合理规划财政,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就能真正打造出现代美丽乡村。

建筑垃圾、资金、规划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破解,也是嘉宾们关注的一大问题。

王顺福:农村建筑垃圾堆放,就是一大难题。对此,目前泉州拟建消纳场,以便收集建筑垃圾和渣土。按初步设想,这个消纳场是个垃圾中转站,没用的建筑垃圾统一堆放于此,有些可进行二次利用。届时,该问题有望得到缓解。消纳场选址何处,目前还未最后敲定。

另外,建设投入较为单一、资金筹措力度不大,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问题。单靠省、市补助,只能算是酵母,关键还要靠各乡镇筹集资金。还有,个别乡村建设意识不高,对美丽乡村认识比较肤浅,以为只是建公路。其实,美丽乡村建设最核心的是要改善村庄的环境。再者,建设标准不高。提到美丽乡村建设,不少村会想到盖村庄公园,却不突出农村的味道。有些村是不知从何入手,没有做好规划,结果显得不尽如人意。

目前,全市有2000多个行政村,而泉州市宜居办、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办,每年可补助也就200多个,这样就难以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覆盖。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实处?我有个建议,对于那些有钱又很想做事的村庄,可带他们到美丽乡村示范村参观学习,而对那些缺资金但又很想做事的村庄,则给予适当的补助。

王家桂:在规划这一方面,可以借鉴龙岭社区的做法。他们提出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专门聘请了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相关人士进行规划和设计。目前,整个社区的规划已初步完成,虽然暂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但可按照规划一步一步来建设发展。很多乡村没有整体规划,在进行局部建设后发现所打造的风格与此前不符,只好重新翻建和整改,结果造成资源浪费。

至于建筑垃圾问题,乡村普遍存在。垃圾收集车到了社区,一般只负责收集生活垃圾,不管建筑垃圾,只能由社区自行处理。他们大多是将其运到山上的一些石窟等地方填埋。

从美丽向幸福靠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丽是一种表象,幸福是一种内在,从美丽向幸福靠拢,“美丽乡村”建设还需要怎样的努力?

王顺福:谈到美丽乡村的定义,我觉得第一感觉应是赏心悦目,环境整洁卫生,一片清新的景象。而幸福则更侧重内心的感受。具体落到村庄上,是要让留下来或背井离乡的村民们,在老家能有钱赚、能生存。这就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生存环境,二是有得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如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并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应该会形成良性循环,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能实现幸福社区的要求。

黄宏波:一进入这村庄,迎面而来的是干净清新的生活环境,小孩子们自由玩闹嬉戏,老人悠闲叙旧,年轻人脚步从容,碰面时相互问候,这应该就是美丽乡村应呈现的幸福景象。我觉得,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产业支撑的村庄,可侧重多做些相关的配套设施;没有产业支撑的村庄,则可多花些力气在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方面,让村民感受到“宜居”生活,得到实惠,并能主动参与其中。

王森江:创建美丽乡村的目的,就是要保护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把人留住,让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如何才能把人留住?乡村应当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只有家乡有发展的潜质,大家才愿意留下来。

林建炜:一个乡村如果只是达到“美丽”远远不够,要想方设法让村民感到“幸福”,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拿永春南美村来所,五六年前,村里年轻人还很多,大都以种芦柑维持生计,后来大片芦柑林病死,年轻人纷纷跑到外面做生意和打工,如今村里只剩老的和小的。为改变现状,南美村决定利用浓郁的回族特色环境,打造旅游业,从而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鼓励年轻人回家开小卖部、农家乐,甚至民宿等;而另一方面,利用荒废的土地进行流转,承包出去种油茶林、芳香樟等,增加村民和村财的收入,以此留住年轻人。

黄建强:我认为,应该将村中家家户户屋前屋后裸露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景观改造,打造成一个个小公园,不仅能美化村庄环境,还能让村民就近进行休闲娱乐,让村民们一出门就有地方“玩”,不羡慕城市里的人。(海都见习记者 柳小玲 海都记者 曾小琴 王金淼 文/图)

  嘉宾名单

袁建军 泉州市政协委员

黄宏波 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办

王森江 泉州市市政公用局党组成员、考评中心主任

王顺福 泉州市宜居办

黄建强 泉州市市容市貌观察团成员

王家桂 泉州市鲤城区龙岭社区村书记

林建炜 泉州市永春县东关镇南美回族村村书记

来 源:闽南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