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泉州规划先行 保护优先 守护历史文化遗产根与魂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1-07-27

泉州市资源规划局正着手开展“活态博物馆”规划工作,即对古城6.41平方公里范围内活态进行文化梳理和业态总体策划。

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泉州又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荣耀背后,是泉州人民对这座城市的深切热爱,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高度重视,也是“规划先行、保护优先”理念之下的实践硕果。

1982年,泉州成为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此后,泉州市在处理协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中,始终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系列保护规划,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守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根与魂。

今年,我市还将把系列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编制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篇。

□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 赵增炫

保护规划一以贯之

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章可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强调,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在泉州,保护古建筑、保护文物的相关规划不少。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办主任郑志宏说,在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方面,古城保护是核心内容,我市先后组织了多次古城保护规划工作。其中,1983年编制的《泉州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创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了古城结构特色的保护,即“鲤城”轮廓保护、水系保护、街巷空间保护;划定“三片一线”(开元寺旧馆驿片区、文庙清净寺中心文化片区、青龙巷聚宝街城南片区和中山路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域。

1993年编制的《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古城保护整体框架为前提,对古城用地进行全面调整和规划,首次划定古城区范围,于1994年经市人大批准实施,并纳入1995年《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年编制的《泉州市古城保护整治规划》,根据组成古城各元素的分布情况和保护价值,将古城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保护地段和风貌重点整治区三个层次进行分区保护。

2001年,泉州市“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2014年,泉州获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称号。之后,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张杰教授开展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2017年5月18日,住建部及省住建厅召开评审会对《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方案进行审查,现已报省政府。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也有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2014—2017年,西街、中山路、泉州城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都已完成规划方案成果。

2017年3月,泉州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当时,规划部门完善古城规划体系,完成古城区历史建筑普查,做好“七个一”及64个古城双修工程项目的规划服务工作,全力推进“双修”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

正是一系列延续性强的保护规划的加持,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才有章可循,才能保持和延续古城风貌和城市肌理。

世界遗产时代

严格遗产点保护范围建设管控

我国有许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有厦门鼓浪屿,远有北京紫禁城。多地的实践表明,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申遗成功,是起点、而非终点。事实上,世界遗产时代的保护任重道远。

深知这一点,泉州市资源规划部门走在前面,早早地在遗产研究和长效保护管理工作上下功夫,精心编制了《泉州系列遗产管理规划》和《泉州系列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郑志宏介绍,两个规划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上位规划,如同“总管家”,后者是对各遗产点的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的细化、分类分级管控,对建筑风貌、体量、高度、色彩等提出详细的管控指标要求,其规划编制成果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篇。这意味着,今后我市将更加严格加强遗产点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的建设管控,努力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上述其他保护规划一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泉州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他说。

让古城“活起来”

打造成一座活态的博物馆

“保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更好“活起来”?这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记者获悉,市资源规划局正着手开展“活态博物馆”规划工作,即对古城6.41平方公里范围内活态进行文化梳理和业态总体策划。

该局规划科科长蔡东介绍,“活态博物馆”规划,是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为核心,以“内修于心、外修于形”为理念,致力于将泉州古城打造成一座活态博物馆。也就是说,把古城6.41平方公里中的众多古迹风貌建筑,作为构建博物馆的物质展品;把居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活动,作为这座博物馆的活态展品;让街巷既是古城的肌理脉络,也是游览线路,更是展览载体,推进不同街巷凸显多种不同特色的主题;通过业态的管控与引导,植入泉州各类民俗与工艺展示场所,盘活历史街区业态,带动人气,变现流量。

“计划3年内,分批推进154条古城街巷的综合提升。到2023年,完成中山路、西街及两侧共73条街巷整治提升。”蔡东说,此外,还将结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沿海贸易体系海防体系、导航体系以及传统人地互动关系等历史文化价值,整体性地提出海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策略,助力泉州打造面向世界的旅游目的地、文化艺术朝圣地。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付秀美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