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泉州公路人:创新与传承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4-12

 

泉州公路人:创新与传承

图为:郭根才局长(右一)冒雨前往省道203线德化至水口段检查路况(德化县公路分局提供)

中工网泉州讯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依山面海,有人把蜿蜒于高山峻岭,纵横于城乡阡陌的公路交通比喻为“珊瑚世界”。这里是著名侨乡,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素有“民营特区”之称,社会经济总量连续17年位居福建全省首位。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

近日,记者采访泉州市公路局局长郭根才时,他深有感触地说,泉州公路人面对近几年来汽车保有量呈15%的增长率,目前已达100多万辆,为适应日益增长交通量的需求,泉州市公路局“十二五”投入资金69.66亿元,比“十一五”增加投入一倍多,实施路面改造475公里,新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147公里,建设“美丽交通、生态公路”141公里,建成国道324线水头,省道206线永春岵山、安溪澳江3个普通公路服务区及省道203线德化城关至水口3个停车区,“畅、安、舒、美”的路容路貌,成为闽南侨乡一道道亮丽公路风景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泉州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运输通道。“以路为业,以站为家是我们公路人的天职。我们传承公路人的本色,不断改革创新,涌现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和造就一批管理专业技术人才”。

据悉“十二五”期间,市公路局党建、公路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局党委连年被省局党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所属11个党支部全部获评“先进五好党支部”,全系统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个、模范职工小家8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9个、模范职工小家2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省级“五一”劳动奖状7个。全系统有68人被授予全国、省(部)、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泉州公路人:创新与传承

图为:养路工人在抢修水毁路段。(公路局提供)

创新是公路发展的主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灵魂。泉州市公路局从“十二五”以来,不断创新。郭根才说,“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创新的突破口。”

郭根才自2011年上任伊始,就接到该局下属泉州筑路机械厂47名职工联名来信,要求解决筑机厂出路问题。为了尽快摸清筑机厂的底细,他深入调查筑机厂2006年以来连年亏损严重的原因。召集筑机厂全体干部职工征求意见,并相继召开16次筑机厂改革专题会,把改革涉及的人员分流、资产清理、筑机厂改制等方面工作,拟定出改革方案上报主管部门批准。2012年7月9日筑机厂61名干部职工全部调整分流到各公路分局。

筑机厂改革后,如何来盘活这些技术和资产,变废为宝。利用筑机厂原有的技术,以互联网+组建路网监测和应急处置管理中心,以适应新一轮国省干线路网调整及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即时监控公路路况及通阻信息,及时协调全市公路系统迅速、有效处置各种路面灾害突发事件,确保泉州市专养公路时时处于完好、安全、畅通状态。

在省公路管理局及市交通和编办部门的大力支持,2013年初筑机厂更名为“泉州市公路局路网监测和应急处置中心”。

时间追溯到十几年前,郭根才回忆养路班改站的改革创新序幕。为了破除原有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增强职工竞争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000年,郭根才率先在德化启动公路养护机制改革,养路班改为公路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首次实行公路站长由个人自荐、全体职工公开选举的办法,站长与职工之间双向选择优化组合,落聘者待岗;实行养护经费公开竞标,取低价中标,以节约养护经费;养路工人打破固定工资制,实行档案工资、计件报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养护质量千分制量化考评,根据考评分浮动发放投标经费,公路站再根据每位职工完成工作情况进行合理分配。这种养护机制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一直在泉州公路系统应用至今。通过改革,养护生产要素得到更优配置,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

公路建设资金短缺,如何破解?该局创造性先行先试“一县一议”模式,巧用配套资金撬动地方建设大投入。近年来,泉州市公路局采取与地方政府召开专题协商会议的形式,共同探讨公路建设事项,通过配套资金的投入,吸引地方政府资金的支持,积极协同地方政府做大资金拼盘;并且通过双方协商,明确将公路改建沿线的乡镇作为业主,具体承担征地拆迁等民事工作。郭根才说:“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建设费用,更重要的是减少矛盾,减轻交通、公路部门在建设管理中的阻力和压力,工程建设速度和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关注科技创新。2012年夏天,县道304线洛江新庵岭路段,水泥路面刨洗机、沥青摊铺机、压路机轮番上阵的施工景象。这是泉州市公路局与泉州路桥行业协会和福州大学合作,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试验。该局紧密结合公路“白改黑”发展趋势,针对泉州高温多雨等气候特点,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易产生反射裂缝和出现车辙、推移等多种沥青路面常见病害,通过试验,旨在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今后类似道路施工奠定基础。

为了探索科研的全过程,准确掌握施工工艺参数,该局从旧水泥混凝土板处治、路基修复、沥青混凝土拌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及透层、粘层油的撒布到乳化沥青的加工、改性沥青的生产均实行自主生产、施工。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到应用。并且他们还在试验路段埋设了光栅应变传感器、压力盒等多个现代化监测技术设备,为在日后观测持续路面动态数据提供宝贵资料。在试验路的基础上,他们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省道307线安溪路段,省道206线永春、安溪路段路面“白改黑”建设,工程质量位于同行业前列。

为了适应公路养护与管理新的形势需要,由局领导牵头,组成科研团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一批批成果获奖并得到运用。“十二五”期间,该局共有18个科技项目获得立项,其中5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

 

泉州公路人:创新与传承

图为:安溪澳江公路站站长李建文(右)接受记者采访。

坚守是公路人的天职

位于德化西北部,与三明、尤溪交界的葛坑公路站所管养44公里,包括省道206线和县道354线。是福建省旅游生态示范公路,其中有九仙山、戴云山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风景区。林忠明是该站站长。2016年春节前后,寒潮伴着阴雨在戴云山脉绵绵不休。除夕当天,林忠明好不容易轮休,驱车几百公里返回莆田的老家过年。午夜,县道354一段公路边坡突发溜方,消息传来,林忠明立刻想到,站里仅两人值守……他默默告别守岁的妻儿、老母亲,驾车一路疾驰返回。至清晨到站,一看溜方,公路边坡足足20厘米厚的泥沙终于清理一空,他才放心。这就印证那句“人在路上,路在心中”公路人的职守。

林忠明的父亲也是一名养路工。1989年,把公路养护的担子交给他。林忠明遵从父亲的意志,扎根于德化边缘地带。从此,林忠明带着媳妇一起养路,一晃27年。如今他们精心养护的省道206线德化段已经是一条繁忙的旅游线路,承载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不断拉伸德化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二十多年前,永春有个小有名气的油漆师傅被他的父亲——一名老养路人送到道班工作。记起“大道清洁”,父亲给予的名字的由来,他就无怨无悔。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康清洁。自从成为一名道班工人以后,康清洁牢记父亲的嘱托,把道路养护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和光荣使命,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在老站长、老工人的带领下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道班养护工人。20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做着一名山区公路的忠实养护者,所养护路段的路况一直保持在全市公路站的前列。至今他仍然记得老站长说过的话:“咱们做养护工,大到站长,也没有什么成就感,小到拿锄头扫把,也不用有什么失落感,该做什么还得去做”。

2007年8月,省道306线坑仔口路段发生严重塌方,交通中断。康清洁带领工人赶到事发现场连续工作几天,身体严重透支,昏倒在山顶上。他醒来发现自己在医院打点滴,立即拔掉针头,喝下没滴完的葡萄糖液,又赶到工地上。2010年元旦,康清洁被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单位要照顾他“坐办公室”,他马上急了,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和领导翻脸。最后,他赢了,还是留在玉斗公路站,一边养路一边同病痛斗争,乐此不疲。

“30个春秋的坚守、为的是保畅通”。这是澳江站公路人的信念。当你驱车在省道308从南安仑苍进入安溪,“白改黑”的公路笔直宽阔。这条省道308线以及连接官桥和龙门岭隧道的省道206线分别是安溪“东大门”和“南大门”。往来泉州、厦门、福州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各种车辆昼夜从这两个大门进入。养护这两条大通道的是澳江公路站的养路工人,而李建文正是他们中的一员。

1985年,不到20岁的李建文被招工分配到当时的安溪五社道班,接过父亲养路的接力棒。与李建文同期分配的热血青年还有很多,在他们中不少人受不了养路艰辛,纷纷“跳槽”到机关的时候,李建文却坚守岗位上。7年后,安溪彭亭收费站开征,个个想方设法往里“钻”,李建文幸运地被第一批推荐调岗收费站,不再需要风吹日晒在路上。可他一个电话就回绝,对此,他说:“沥青搅拌我拿手,正是土路改柏油路关键时候,撩开手不管路,心疼。”

“珊瑚世界”的半边天。在这个珊瑚世界里,有着勤劳能干的女养路工。当你走在泉州宽敞清洁的国道和省道干线公路上时,或许你并未关注辛勤劳动的女养路工,当道路出现急难险阻时,她们与男同事一样参与抢险救援。她们,就是活跃在全市2000多公里专养公路上的养护女工。

春雨绵绵的3月天,记者在德化县采访时见到郑珠桂,她穿着制服正与同事在省道206线德化城郊段作业。她16岁从老家永春翻山越岭来到德化,成了一名养路女工。在山路上,日出而作、日落抢通,一干29年。她工作认真勤奋,荣获“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因为是高强度野外作业,45岁的她,即将退休。

今年1月26—27日,一场霸王级寒潮不期而至,深夜,德化高山地区白雪纷飞,郑珠桂所管养的省道206线德化城关段也不能幸免,车辆通行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撒盐保畅。一大早,郑珠桂就和同事上路作业,一直干到下午3点。27日夜,省道206线往九仙山沿线多处路段结薄冰,据当地旅游部门预测,天亮上山赏雾凇的游客将破历史记录,公路除险迫在眉睫。天寒地冻中奔波一整天的郑珠桂连夜赶去支援。有些路段,结冰在死角,撒盐根本不起作用,需要人工除冰,她摘下手套,路沿边弯腰屈背,一蹲整整两个钟头,手冻得像红萝卜一样,十分疼痛。

郑珠桂的爱人余德新也是一名养路工,两年前突患重病,如今虽有好转,但身体还很虚弱。德化公路分局特地将他从赤水公路站调至郑珠桂所在的城关站,方便照顾。两年来,郑珠桂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一肩扛起两人的活,她说:“站里四个女工,个个不容易,老余干活少,她们活就多了。照顾老余,我的责任,得多干些。”

泉州市劳动模范康素兰是永春岵山公路站的女站长。从小与公路结下情缘,康素兰初中毕业后,就参加招工当上了一名养护工,那一年她只有17岁。“父亲很少说话,他和我们这些子女相处的时间不多,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养路要用心、要认真,不能投机取巧。”康素兰说,这句话至今一直深埋她的心间。作为站长,每次总是把最累、最苦的活留给自己。在养好路的同时,也辛苦照顾女儿、公婆。今年,女儿上大学,工作闲暇康素兰常常摩挲手机上女儿的照片出神。她回忆:当年因为无人照看孩子,不得不将幼小的女儿带到溜方清理现场,她把女儿放在路边沟里,怕她乱跑。忙完一小段一回头,就见瑟瑟山风中,粉雕玉琢的小女娃被冻得鼻子通红,心酸不已……(傅乔成 徐斌 刘紫燕)

来 源:中工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