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喜迎市党代会】美丽乡村:颜值之外有“气质”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9-03

“根据规划,其中有2000万元将被用于正在启动的‘美丽乡村’建设,首期规划用地面积约4.7公顷,该笔款项已到位。”坝头村相关负责人说,另外的8000万元用于帮助乡亲创建有长期收益的项目,为溪边村今后发展解决“造血”问题。据悉,该项目已列入全国工商联的“万企帮万村”总体框架暨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

除了许健康,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也积极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安溪林秀成先生捐资7000万元,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泉州市侨联发动“百侨帮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号召侨界群众发挥侨界资源优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侨捐资金达2亿多元。

故事二 古厝群吹来文明之风

步入惠安山霞镇山霞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霞文化公园大门牌坊。这个由六根石雕柱子组成的牌坊,让村庄一下子显得 “高大上”。据悉,该文化公园占地1.2万多平方米,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是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这里以前是猪圈、水沟、茅厕,臭气熏天,改造成公园后,干净多了,成了休闲好去处!”正在公园凉亭休息的陈柏楠老伯今年79岁,从小生活在山霞村的他见证着这座村庄的变化。

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重新翻修的古大厝群,一扫破败凄清景象。“全村有近60处古大厝,我们把这些地方配建成乒乓球室、南音馆、孝道纪念馆等特色文体活动场所,为青少年、老年人服务。”山霞村支部书记陈兴阳说。

文化公园、艺术馆、古大厝群与健身运动场、文体休闲广场汇成一片,不仅培育了文明新风,也让山霞村获评第四批“泉州美丽乡村”。当前,我市许多乡村正像山霞村一样,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四年来,全市新创建省级文明镇村57个,市级文明镇村236个。

来 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