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泉州“幸福院”里老人:除了洗个碗 啥都不用干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2-09


定期体检为老人量血压

红白喜事 家家户户捐款成观念

敬老院的负责人吴孝明告诉记者,霞流芳自然村的青壮年多外出经商或者务工,留在本地的也大多早出晚归,很多老人都成了空巢老人。不管是上街还是做饭都很不方便,没有伴又显得孤独。考虑到这些情况,当时的村支书吴海水筹建了敬老院。敬老院总投资200多万元,除了政府部分补助外,绝大部分靠各自然村自筹经费。当时,村两委带头捐助后,再发动社会各界乡贤捐款维持至今。不过,这几年来,捐助敬老院也渐渐成了霞流芳村家家户户的意识。

“谁家有红白喜事,满月宴、周岁宴、婚丧嫁娶,或多或少都会捐款给敬老院,给老人们加菜。”吴孝明带着记者看了公布在食堂小黑板上的1份当月捐款芳名录,上面的捐款额从三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他初步统计,霞流芳自然村有一百四五十户人家,至少有80%都曾给敬老院捐过款。

简办红白喜事,成了越来越多村民的共识,也是村里新的村规民约。村两委和老人协会推进村规民约改革,和村民们约定,举办满月宴、周岁宴、婚丧嫁娶等的酒席桌数,超过了规定就要向慈善基金捐款。当然,现在更多的是主动的简办和主动的捐款。2014年秋,老村支书吴海水逝去,简办丧礼后,儿子吴炳宣捐资50万元。

敬老成风 一个村三个敬老院

“尊老、敬老已经形成一种风气。老人家在家里吃得好,住得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后,年轻人外出打拼也才会放心。”吴孝明说。

事实上,下灶村从1995年开始就已经成立了老年人福利基金会,每位6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上、8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分别可领取150元、200元和250元的养老金。光是这项福利,每年就分发了80多万元。

2009年开始,下灶行政村下灶、霞美、霞流芳、内塘等四个自然村开始筹建养老院,现在已经落成了三座,其中下灶自然村的敬老院也在筹建中。

除了免费午餐、养老金,下灶村还成立了一支助老服务队。平时,组织老人体检,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带老人们跳广场舞;过年过节时慰问老人。2012年以来,组织老人进行了三次旅游。尽可能地让老人们晚年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来 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