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正文

泉州“幸福院”里老人:除了洗个碗 啥都不用干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2-09

 

老年人的幸福晚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泉州的农村爱心食堂、公益敬老院,最早在晋江、石狮等沿海县市区出现,随即向全市蔓延。泉州市政府日前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求,未来5年,每年还将建立200所农村幸福院。

社会学家指出,这种互助式的居家养老模式,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最适合东方国家的养老模式。这样的养老模式,不会打断老人原来的社区资源,也不会对他们原来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影响。坚持这样的养老模式,要有政府的支持、执行力强的领头人、严格透明的财务管理方式,以及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和发动更多志愿服务人员参与。

现象

免费午餐 最长已近3年

在晋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十个乡村设立了免费午餐爱心食堂,推行时间最长的已经近3年,包括磁灶大埔敬老院、磁灶下灶村流芳敬老院等。深沪镇华峰村爱心食堂,60岁以上的老人,不用花一分钱,每天能享受每人每餐10元的免费午餐。磁灶镇官田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磁灶洋宅村敬老院等,也都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或者三餐,其中磁灶大埔村敬老院,甚至为本村7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全托全免的服务。

南安市霞美镇金山村的养老服务站,也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取经。2012年4月开始,金山村举全村之力,向社会各界筹措资金,构建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办老年食堂,为村里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同时,养老服务站也为老人们开展日常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部分老人每月象征性收取费用,80岁以上的老人,则一日三餐全部免费。

在全市的养老服务中心中,泉港区前黄镇凤山村的坝头老龄养老服务中心显得比较特殊。该中心由村里乡贤连式林夫妇独自捐建,村里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贫困老人可免费入住。待食堂建成后,中心也将为入住的老人免费提供三餐。

资金

多种筹款方式 多为乡贤捐资

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资金主要由多种筹款方式相结合,除了政府支持外,更为普遍的是发动社会力量,由乡贤、村民捐款参与。

晋江市民政局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筹资方式上,希望政府资金补助的占83.08%,发动个人和企业捐款占67.66%,村集体出资占42.66%,海外华侨捐款占33.23%。

“老人象征性交的费用、老人会自己的产业收入、政府的支持和社会乡贤的捐助。”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指出,目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种方式,其中以政府支持和社会乡贤的捐助为主,尤其是后者。他进一步解释,政府的支持更多的是体现在场地、重视程度的支持上,大多养老服务站资金来源是由村里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尤其是企业家来承担。

泉州市民政局救灾社会福利科蔡科长也指出,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政府主要起引导作用,还需要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引导企业家、华侨等民间力量共同支持。

 

来 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