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古韵新风话东石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0-09-18

被誉为拥有“千年古港”的东石镇,位于晋江东南滨海。我有幸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从小依恋透出浓郁地方风韵和那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承的故乡。

大自然对东石的关怀,是以海洋的形式来表现的。因此,海洋文化给东石留下了无所不在的印痕。东石以旖旎的海洋风光令人赏心悦目:站在东石海岸边,远处那些像漂亮的玩具一样的船只在海上漂移,金黄的沙滩、湿润的海礁石与鸥鸟嬉戏,似乎在等待朴素的慈善仪式的人文建筑召唤它们用餐。在东石,所有的声音只剩下了海洋的呼吸声,厚重的人文撩拨人的记忆。此时,无须具体到哪一个场景,闭上眼睛,囫囵地感受东石,那优美的意象在这里准备了几千年。深入进去,你会发现海洋是东石的历史舞台,舞台上的剧情被东石用时间掩盖着。

时间是无形的,但它涵盖了所有有形的事物,如今的东石镇,每一件有形的物质都染上了历史的丰富色彩,并将之转化为东石内在的文化形态。那么,就让我们由远而近地了解东石吧!

历史上,东晋升平元年(357),有林尚书,名开基,号西山者,与姓安的员外并舟南来,舟泊南安江崎海滩,仓皇不知何适。其夜见江北毫光灿炎。翌晨,即与安员外分别,带家眷转舟过江泊于畬家寨(古时东石寨)之下,建屋于寨之东隅,命居地为“东石”(古寨之东),这就是“东石”名称的由来。到了唐开元时,东石与安海合称“东安乡”。乾宁时,王审知把湾海(古之安海)析出东安乡,列入古陵,更名“开建乡”,东安乡则转称“东石乡”。至南宋淳熙四年(1177),婺源朱熹,字元晦,出任同安县丞。一日,朱熹外出途经南安石井,夜宿石井院下,见石井江北岸万家灯火,宛如“长虹卧波”,美其名“半月沉江”(东石地形如半月)。其因羡夜景之美,即来东石设帐讲学。因东石民风淳厚、人情融洽,朱熹赞曰“此地真仁爱和平之境域也”,雅其名为“仁和里”。

无论林尚书的舟泊畬家寨还是朱熹的“半月沉江”,都离不开东石作为港湾的属性,因此东石港才是东石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原本。

东石港,古称“龙江澳”。传说闽龙启年间,自围头至东石海面,白浪滔天,有天龙下凡之瑞,故称“龙江”。此说虽属无稽,然即使今日登临东石古寨,鸟瞰江景,也会体验出古人想象非虚的实物景象:海水从海门(俗称“石井缺口”)漫入,沿江北流。当江水灌满沟壑,巨龙卧波之景象则一目了然;蜿蜒的江流似龙身,港中浮现的长形海坪像龙舌(乡人称“龙舌坪”),由龙舌坪分叉的两条支流(一条通往水头,一条流向安海)犹如弯曲的龙须。若在月夜观之,更是惟妙惟肖,熠烁的航灯宛然晶莹的龙眼,闪耀的江波恰似夺目的龙鳞。风浪潮期尤为奇观:江流浩荡,云水相接,惊涛拍岸,巨浪排空,更似巨龙翻濯。此时此景,你会真心佩服古人所造“龙江澳”3字的想象。

东石港是个天然良港,浩瀚摩涯,口窄腹阔,岸线漫长,不冻不淤,海域开阔,水深无礁,涨潮时水深10米左右,退潮时尚有5米左右,舟楫出入不受潮汐限制,尤以避风性能特佳著称。港之东南,以金门岛诸峰为门户,挡住台湾海峡的台风海啸;入港处,又有白沙头及石井鳌峰加护;背面则有南安及晋江欹髻山、扬尘山、灵源山等山峰为屏围护。千百年来,它以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条件,素享良港美誉。据乡土资料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二十六日,在史所罕见的巨风大浪冲击下,停泊在港内的数百艘大小船只,除“珠顺号”因锚索不牢被冲断而飞至西桥边外,其余均安然无恙,可见东石港之天然造化之一斑。

东石港的开发利用较早,据《西山杂志》记载,三国孙权黄武元年(222),东吴派陈时往交州(越南河内),途遇台风避泊东石龙江澳,而后横渡海峡至澎湖、台湾。至唐代,东石港已相当繁荣。当时出了一个叫林銮字安车的航商,林家世代以航海为业。林銮的祖父是隋朝开发夷洲的船员,熟悉海况,依此有利条件,他造船数十艘,航行于台湾、琉球、菲律宾、渤泥、三佛齐、扶南、占城等地,运去陶瓷、丝绸等货物,运回香料等物,还引番舶前来通商贸易。为使船只便于航行,林銮在围头湾内建造7座均高达五六丈的五层灯塔作为航标(自东石至围头海面),分别名为“钟厝塔”(雅号“卧牛”)、“钱店塔”(雅号“偃狮”)、“圆菌塔”(雅号“龙吟”)、“塔头塔”(雅号“虎啸”)、“西港塔”(雅号“凤鸣”)、“石兜塔”(雅号“马嘶”)、“围头塔”(雅号“象立”)。至唐僖宗乾符时,造有木船百艘,每艘长18丈,宽4丈2尺,高4丈5尺,设上、下两层船舱,可运载货物5万担左右。

东石历代“船头家”更是层出不穷,如跟随林銮航海起家的邱发,祖孙三代均称百万。又如绍兴时期的许纯轩、许汉青,也都是当时的百万富翁。明万历年间的蔡秉元曾以百万家资赠予郑成功作为军需。至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的周仰亦因“猪母挨倒咸鲑瓮”而成为百万富翁。所以时人称东石有“五百万”,即林百万、邱百万、许百万、蔡百万、周百万。

明朝永乐五年(1407)郑和率兵员25000名,香舶百艘,出征下西洋,因海道生疏,到东石雇请许多船舵手。郑和在东石天妃宮行香,求妈祖保佑后,即以东石黄氏“顺风”大舟作为前导。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东石寨设水操台,于东石港操练水师,停泊战舰,后来又挥师东渡,收复台湾。

当泉州刺桐港一跃成为“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时,东石港是其“南大门”,承载着繁重的货运任务。往北到天津、烟台是“糖去棉花来”;往南到南洋诸国,则是运去茶叶、丝绸、陶瓷、石柱、石碑、竹器等,换来的是香料、优质木材等;往东到台湾,则是运去石器、陶瓷、东石布等,换回大米、蔗糖、水果及木材。所以在东石境内、港口就出现“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的奇观。

 

《东石古港》飞扬 / 摄

由于东石港的兴盛,航海业的发达,即引来工商业的发展,清咸丰至光绪年间,东石自西尾街至沙堀街商行星罗棋布,西郊(今第五社区)有“兴隆”“德泰”“三捷”等,玉井(今第四社区)有“碧珍”“义成”“源茂”“泉发”“瑞顺”“泉成”“庆隆”“义春”“义胜”“玉记”等,西宅(今第三社区)有“源远”“双金”“胜记”“捷和”等。东石因商航致富者万金几十户、千金上百户。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即使在政治中心的北方,也显得相形见绌。

福建是著名侨乡,近代以来闽人到海外谋生经商者日增,清朝时把厦门辟为通商口岸。厦门设立海关时尚为孤岛,东石港却有“石蛇尾”的天然古渡头,船与客、货可以自由停靠上下,成为厦门跟内地连接的中转站。而东石至厦门仅需4小时的航路,往来轮船不受潮水限制,且有至泉州、安海、石狮等地公路通往各地,很多客人都选择从东石乘船出入。光绪戊戌年间,东石港便有小火轮走厦门。到民国最盛时期,东石至厦门轮船先后有“江宁”“顺安”“飞安”“飞凤”“侨光”“驾鳌”“凯旋”“后海”“尚鹏”“万美”“顺兴”“南川”等。每日有4艘以上对开,迎送旅客达2000人之多。

1932年,陈清机主办泉(州)安(海)、安(海)东(石)公路时又发动爱国华侨建造钢筋水泥结构伸入海中60多米的东石码头,两旁竖立30根栏杆并圈上铁索,此规模在当时的福建省是罕见的。

民国初年由东石爱国爱乡华侨倡议并集资在西尾村建造车站,与码头配套,车站由留学英国的雷文铨建筑工程师设计,是一栋土木结构的平屋加楼房,占地3000多平方米,内设候车室、售票房、车场、货栈、员工宿舍。其屋顶两面斜坡式,窗户上沿为木砖半圆拱状,中西合璧风格,有明显的异国情调。东石车站的规模(包括码头)在当时全省均居一流,它见证了东石港的历史地位。20世纪30年代始,东石车站每天有7辆大客车往返于安溪、永春、晋江、石狮、泉州,为海内外各式旅客提供了交通便利。因每天东石有数千人出入,所以当时温州、仙游有很多人来打工,至今还有许多人定居东石,为东石的多元文化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金厦两岛于1937年7月沦陷,日军连日轰炸沿海轮船,几乎所有轮船都隐蔽到各港口。国民党军队第80师239旅驻扎泉州,旅长钱东亮带领十几个卫兵登上东石寨,巡视沿海,见东石港外头,海天茫茫,担忧日军战舰直入,即令东石民众将巨石装入轮船,再将轮船开到东石港入港口,凿船沉海以防日舰入侵,结果日舰没来,反而造成海路堵塞、海运不通。战事断绝了交通,没有了南洋客,东石港从此日渐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石港逐渐复苏,特别是厦门开辟为经济特区,作为其后院的东石港更有明显的繁荣。

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东石港为福建对外贸易港口起运点之一。

1984年7月1日,东石港货轮首航香港,晋江侨乡数百种外贸产品从这里运往香港,对外的各种来料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和引进的机器设备也由这里舶进。

1987年,福建省政府又拨款疏浚港口,重建一座杂货码头。新码头伸出海面70米,建成栈桥式的双引桥和靠泊的平板台,面海处长达94米、宽14米,仓库11座,面积1630平方米,生产、生活辅助建筑面积870平方米,可同时停泊两艘500吨级货轮,港中可停泊3000吨轮船。现在的东石港不但可以直通香港,还被有关部门批准为台湾轮船停泊点,列为国家二级口岸。

东石港,这颗镶嵌在秀丽的闽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正拭去岁月的尘埃,重新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各式轮船日夜穿梭,从外面运来粮食、水泥、煤炭、木材,又从码头输出石料、陶瓷、海产加工品及各种农副产品等。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东石港又重新焕发一片繁忙景象。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石人除了航船、捕鱼外,支柱产业是纺织和盐业。这是勤劳朴素的东石人民的传统产业,历史都非常悠久。

曾经的“茄拌潭”“茄拌宅”(意即茄拌布生产的潭水、作坊)和“布房”“踏石”等地名是最早手工处理纺织原材料及染纱织布所需的水源和场地。其遗址在现在侨声中学的范围内。它见证了东石纺织业的昔日辉煌。

东石自古民风勤劳淳朴,家庭纺织手工业不但兴办得早,而且颇有名气,自古有“纺织之乡”称号。明、清及民国初年,东石纺织业非常发达,以致家无闲人,家庭妇女从事纺织比比皆是,机杼声通宵达旦是日常之事。东石布大量倾销台湾,又从台湾运来白糖以及水果之类物资,当时有“东石布青天底”“糖去棉花来”的民谚。这样循环营运,东石的纺织业就永远兴盛不衰。

 

《美丽的海岸》吴宝烨 / 摄

纺织手工业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从丽昆织布厂开始,继后有云锦布厂、东安布厂等。19世纪初,东石纺织行业进入发展高潮。因织布业盈利丰厚,华侨纷纷回乡投资,始有电机染织厂,如东安、美华、民星、华艺、东昌等。如利群厂人员、规模都相当可观,老板还特地派专人到上海聚昌协铁厂监制铸有“厦门东石利群电机织厂”字号的整套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厂被征用作为镇政府办公用地。当时的纺织原料都是依仗海运的优势从厦门或直接从山东、上海购进。其产品畅销晋江本地、南安、惠安、永春、德化以及金门、澎湖及台湾等地。可以说,东石是福建电机染织业的先驱。

抗日期间,交通受阻,原料匮乏,只能生产一种叫“湖柳”的土布,虽粗糙,却非常耐用,适应经济较差的人购买。

抗战胜利后,华侨大量返乡探亲、投资,上海的棉纱也源源而来,东石纺织业东山再起。据旅居台湾的东石乡亲介绍,台湾在日本占领时,一些男女儿童都无裤穿,有的是两三人合穿一条裤,因当时日本在台湾倾销的是一种化学布,俗称“纸布”,价钱高,且一穿即破,所以当时有很多人购不起。一旦交通畅通,旅居台湾的乡亲就大量回乡探亲、经商。当时运往台湾的东石土布非常畅销,东石人也很多从事卖布生意。台湾专门营销东石土布的有布袋嘴的协盛行、中南行,转销高雄、屏东、台南、云林等地。

因为东石纺织机械都是从上海引进,师傅也是上海请来的,产品很受欢迎。据说最兴盛时,福建省上规模的纺织厂有4家,东石占了3家。东石布闻名遐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中央把福建列为海防前线,不搞工业建设,重点企业还得内迁。东石不例外,3个纺织厂都迁入永春、安溪、永安。但是东石还有数千名纺织工人迁不走,他们还在继续操作经营,直到1960政府才组织厂社合并为“地方国营晋江纺织厂”。经多年发展,该厂成为具有完整、较为先进的厂房和生产设备,拥有工人近千人,成为晋江县最大的纺织基地。闽南各地纺织厂的技术员都由东石输送。

虽然后来产业转型,纺织业衰落了,但是聪明的东石华侨与港澳台同胞看中家乡有这众多的纺织技工设备,利用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引进外资,从创办来料加工伞布织造,到创办雨伞厂。因为引进新技术又有资金,盈利丰厚,一时伞厂如雨后春笋遍布东石各村落。东石镇迎来了“中国伞都”的金品牌!宽畅漂亮的伞都大道贯通镇区,穿梭的车辆与拥挤的人群,向人们传递着东石镇繁荣昌盛的景象。

东石的另一大产业就是制盐,东石地形为滨海半岛,浅海滩广阔,居民建海埭,铺盐埕制卤晒盐。引海水入盐埕,靠太阳曝晒即结晶成盐,省本多利。从事制盐者人数众多,历史也非常悠久。

自唐以来,晋江就是福建省海盐的重要产地。《新唐书》载:“沿海各县设盐官,惟仅限于福州、福宁、泉州。”泉州即晋江也。纪昀《续通典·州郡典》“闽产录异”载:“宋时晋江盐亭有一百六十一处、惠安一百二十九处。”元代始划产区为场,设官专治。福建划分7个场,晋江有浔美场、丙州场。浔美场部后来一直设在东石周厝祠堂内。

清乾隆版《晋江县志》载晋江制盐已设官员管理,场长有七品官阶,统收盐税。

咸丰皇帝赞誉晋江盐如“珍珠”。道光十年(1830),晋江盐户有2324户,可见盐业其时在晋江是举足轻重的行业。而产盐地大多在东石。

曾把家财百万献给郑成功的大海商蔡秉元,同时把产盐的秉元埭也献给军营经营,秉元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并定居,后来他还在台湾东石布袋嘴、扑子里等地教百姓围垦海埭和晒盐技术。

东石盐业的兴衰与归侨、侨眷的命运息息相关。民国时期有以盐为生的盐户免派壮丁的规定。众多的华侨购置了制盐产业,既可保护兄弟子侄的安全,又可解决日常生活费用。

盐作为重要产业,很早就出口外销。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中就记载了泉州(即晋江)盐当年外销单马令、西龙宫等东南亚地区和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正式接管盐场。1958年,国家大兴围垦,政府组织1000多名民工在东石至白沙村临海涂滩围垦近3万公亩地,建成地方国营晋江盐场,分5个工区,工人1000多人,场部设在东石镇第二社区。随着标准化盐田设施的完善,和生产工艺的科学改进及提高,晋江海盐的质量始终在全省前列,曾被轻工部评为产品达标先进单位。

东石保留至今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宫灯民俗,就是玉记商行分化去台湾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玉记商行隆盛时期,分行遍布福州和台湾,其家族逐渐繁衍旺盛并分化出去,带了许多东石人到台湾。为统计家族人丁数量,其规定每年的元宵节海峡两岸的东石人,凡在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官和新娘子都会自觉地陆续地双双提着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嘉应庙)里,参加数宫灯民俗活动。持续3个晚上,每个晚上,全村男女老少齐聚宫中,尽情欣赏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宫灯,或猜灯谜,或听南音,然后一起数一数张挂的宫灯数,看看今年比去年增加多少对。

 

 

 

 

《数宫灯》徐维耕 / 摄

为宣传数宫灯民俗,笔者于1980年以《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为题先后在《福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专题报道。

灯俗自2008年入选国家非遗,每年元宵当地都邀请台湾乡亲组团回乡共数宫灯,举行大型民俗活动,还于2012年成立晋江市闽台东石灯俗文化研究会,并多次组团入台进行民俗文化交流。

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具有浓厚的民间情、固定的节令情,是闽南主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是泉州元宵亮丽的看点。在省内其他地方,乃至于全国各地都没有海峡两岸共数一盏灯的民俗,所以具有明显的独特性。

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活动见证海峡两岸民俗相同、神缘相通、血脉相连。发掘、抢救、保护、弘扬、提升东石数宫灯习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闽台民间文化交流,对泉州多元文化的研究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假如从中国版图上考量,与我国的其他地方相比,因海而兴的东石镇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山海交融、风光旖旎,海浪、沙滩、礁石构成了绚丽多姿的东南海洋风光与海丝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这是历代东石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东石历史传衍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从千年畲家寨,到始建于东汉的古刹龙江寺;从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设帐讲学的朱文公祠,到始建于宋庆元三年(1197)的东石天后宫;从闻名海内外的具有800年历史的南天禅寺与崖刻石佛,到郑成功屯兵操练水师的指挥台和白沙国姓城遗址;从施琅统一台湾后重修东石寨建的“得胜门”与“镇海门”,到独领中国近代陵园风骚的中西合璧的古檗山庄等等,组成了东石开放的、动态的、有着更加灵活和广阔空间的软硬文化体系。在东石,每一栋古老的建筑都镌刻着线性的历史进程,站在今天看昨天,或者站在昨天看今天,都可以体味一种挥斥方遒的磅礴意志。

 

《白沙村风光》吴宝烨 / 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石这风水宝地出过宰相、副总理,出过文官武将。特别是当代,沐浴着改革春风,风云人物更是层出不穷。我在编写《情系晋江·胸怀世界──记世晋总的成立与发展》时,忽然发现世界晋江同乡总会成立时,第一至四届,除首届由旅港德高望重的王为谦(罗山人)担任会长,接下后三届都是由东石人出任会长(第二届蔡锦淞,新加坡,东石人;第三届黄呈辉,菲律宾,东石人;第四届陈明金,澳门,东石人)。加上第十届会长黄共流,澳门,东石人,共有4位东石人任世界晋江同乡总会会长。时间往前推,世晋总的前身,成立于1990年的亚洲晋江社团联合会首任会长王为谦;第二任会长是博学多才的新加坡会馆主席蔡锦淞;第三任会长由许健康(祖籍安海,在东石出生成长,东石女婿,澳门,晋江同乡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担任;第四任由马来西亚晋江社团联合会会长郭奕定太平局绅(东石人)担任。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在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有很长的镜头介绍他在宁夏投资种植葡萄的事迹。在今年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他又带领央视记者参观他的葡萄产业。他就是旅居泰国的福建政协委员、泰国福建商会会长陈德启。他说:“我有两个故乡,一是出生地安海下山后,二是成长地东石镇路东村。”陈德启与同乡、澳门特区立法议员、全国政协委员陈明金组成德龙酒业有限公司在宁夏银川总投资15亿人民币,开发10万亩葡萄基地,建成葡萄酒厂、国际葡萄展览中心等,形成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有力地促进宁夏经济的发展。

作为东石人,我为东石能涌现出这么多世界级人物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有时我会问自己,东石一个镇,领袖人物层出不穷是啥原因?或许可以这样解释,这是东石人敢冲敢拼的海洋性格的结晶。我们的先辈(通称“番客”)出洋时“双手两片姜”(指赤手空拳),打拼几十年终于事业有成,荣归故里,建大厝,发善心,充分发扬仁和人的风格。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石人,加上又逢改革开放好政策,东石人的潜力发掘出来,撸起袖子加油干!目前,东石镇正以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和泉州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为契机,加上福厦高铁和泉厦漳城市联盟路都经过镇区,东石镇干群一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序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重启海丝路,一个国际伞都、滨海工贸旅游新市镇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来 源:东石文化旅游 责任编辑:许凌晖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