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重大新闻»正文

中宣部《时事报告》刊发泉州经验做法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4-03-12

 

 

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2024年第3期,刊发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同志的署名文章《全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文如下——

全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刘林霜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市共有945处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项目726个。

 

泉州西街(陈小阳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度重视,亲自研究部署泉州项目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泉州市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到“留人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

 

泉州古城门朝天门夜色流光溢彩(陈起拓 摄)

系统性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生态。颁布《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泉州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实施意见》,对泉州世遗保护进行系统规划。划定近200平方公里的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高标准完成各类保护、整治和提升项目800多个。使用“绣花针”式改造手法对669幢传统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做到“原址、原状、原物、原汁原味”。在22个遗产点所在街道、社区建立“爱护遗产公约”,村民自发组建“市舶司遗址文物保护小组”,众多华人华侨自发捐赠海外回流文物,数千名志愿者主动参与遗产一线保护管理工作。设立海丝史迹保护合议庭、巡回法庭,为世遗保护奠定法律根基。

 

我国仅存的摩尼教寺庙草庵中,摩尼光佛造像栩栩如生。(陈起拓 摄)

全方位弘扬文化遗产时代价值。编撰《从这里驶向大海——世遗泉州》《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等成果,为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有力学术支撑,全面彰显泉州文化遗产魅力。设立100个非遗传习所、1000个非遗展示点,建设泉州非遗馆古城分馆,实现非遗文化展示开发与保护传承良性循环。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打造一批文艺精品,10部作品获评国家、省级精品剧(节)目,13部作品获评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高甲戏《围头新娘》选段亮相2024年新年戏曲晚会,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南音《百鸟归巢》登上2023年央视春晚。

 

南音表演《百鸟归巢》(张九强 摄)

多维度释放文化遗产经济效益。深入实施“古城+”“非遗+”“演艺+”“数字+”以及“配套提升”“服务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推出世遗旅游专线公交,培育演唱会经济、美食经济等新型业态,做热世界遗产旅游、滨海休闲旅游、山地生态旅游、工业潮玩旅游四大板块。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组建国内首个海丝特色国际传播中心,纪录片《海丝起点——泉州》《读懂中国》全球热播,举办海丝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2023年全市累计实现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8652.97万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增长率在全省排名“双第一”,增加值总量连续10年全省第一,入选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中国十大美食旅游城市”。

 

钟楼中山路和西街十字路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陈英杰 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精神,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完善保护机制体系,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市委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领导,确保规划落地、政策落实、工作见效。持续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全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