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 奋力开创“五个泉州”新局面
二、今后五年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展望未来五年,我们有信心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有能力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战。一是国家政策的叠加效应。上级赋予福建省以及泉州多项改革试点,涵盖众多领域,有利于释放更多发展红利。二是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目前已成熟和引进的铁路、石化、半导体、汽车等大体量、战略性项目,短期可支撑有效投资,长期将形成先进产能,为增后劲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创新转型的示范效应。经历发展新常态的考验,泉州民营经济根植性牢、韧性足、回旋空间大的优势充分显现,企业家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创新转型的决心更加坚定,部分创新力度大、转型步伐快的企业已经率先闯出新路。四是海丝先行的开放效应。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侨台资源广博厚重。国家“一带一路”开放大格局,为泉州城市定位、港口发展、产能合作等带来更多战略契合点,古代海丝重要起点城市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五是上下一心的同频效应。全市各地争先发展的思路、推动转型的抓手、政企互动的方式,更加系统、更加成熟,各级各有关部门集智聚力,描绘了“十三五”发展蓝图,形成了合力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现代化泉州的强烈共识。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占制造业近70%的传统产业进入结构调整的艰难时期,简单规模扩张、低端竞争难以为继。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1.1%,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适应。二是城市竞争力亟待增强。随着城市间竞相发展、虹吸效应的加剧,区域分工角色正在重塑。泉州是做引领者,还是追随者,取决于自身产业结构、营商环境、城市功能等的优化提升。三是多元公共服务需求迫切。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还满足不了群众的期待,也跟不上人口人才集聚的需要,难以让高端人才安家安心。四是党的建设还需加强。一些地方和领域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员领导干部违纪问题依然易发多发,有的干部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效能效率低下,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在今后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总之,站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置身新的历史方位审视未来,泉州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当好全省发展领头羊的基础具备、优势具备。我们务必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有为运作、久久为功,奋力开创泉州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经济扩量提质、城市内涵集聚、民生事业提升,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到2021年,全市GDP达近万亿元规模、年均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70亿元、年均增长6%,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激励区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趋完善。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若干领域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区域竞争软实力更加凸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高,2018年市定标准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安定稳定、充满活力。全市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
实现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关键要落实好市委“十三五”发展决策部署,深化“五个泉州”战略,全力实施“两个打造”,推动“两个建设”,着力“六个提升”。
三、实施“两个打造”,迈向万亿经济强市行列
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紧抓服务业兴市不动摇,致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致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相关新闻
- 16-09-30泉州开发区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 16-09-27郑新聪同志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 16-09-27中共泉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 16-09-13福建策 泉州志—泉州市致力推进“五个泉州”建设纪实
- 16-08-08福建日报客户端《新福建》正式上线
- 16-07-26打造审计铁军 服务泉州发展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