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外媒看泉州»正文

聚焦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 发展乐园如何打造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4-01-22

近日结束的泉州两会上传出消息:2013年,泉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60亿元,同比增长13.4%。在42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达4206家,占了大头。而民营经济大市晋江,2013年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同比增长21.4%。

泉州民营经济为何能够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泉州民营企业家为何始终洋溢着创业激情?

“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一语道破,“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泉州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乐园,营造了有利于企业与项目发展的创业环境,形成了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合力。”

在民营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党委政府部门都注重引导与扶持

1978年,泉州全市工业产值只有5.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倒数第二。

改革开放初始,泉州人的创业激情被激发。从利用“闲人、闲房、闲散资金”起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面对群众的创业热情,泉州历届党委、政府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放在首位,把大办民营企业作为发展侨乡经济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形成了良好的政企互动传统。

困难时候帮一把——在民营经济发展遇到难题时,政府及时伸出援手。

改革开放初期,泉州小作坊、小加工厂、小贸易大量涌现。在全国宏观政策层面对农民办企业、农村发展工业等问题还不明确时,当时的晋江县政府就出台文件鼓励农民“联户集资”办企业。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经济形势严峻。当年,泉州首次召开千人企业家大会,发出了提振信心、抱团取暖、危中求机、转型升级的号令。迅速成立四个机构 ——全市工业生产总调度室、处置经济风险企业应急保障协调领导小组、指导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小组和“两证办理”协调小组,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协调会,梳理、解决企业困难;出台“保企业、保工业”的政策措施,建立企业生产调度、资金供给、市场开拓、激励创新等保障机制,稳住了经济大盘。

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泉州市注销工商企业2051家,新增企业12894家,民营企业没有出现“倒闭潮”,反而逆势增长。截至2013年,泉州千人企业家大会已召开六次,成为政企互动的有效抓手。

关键时候推一把——在民营经济发展的每个节点,政府都登高望远,帮助其把好方向、踩准节拍。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实现了从“质量立市”到“品牌兴市”再到“改制上市”的跨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买方市场日益形成,泉州果断提出“质量立市”战略。从1998年起,泉州连续四年召开质量工作大会,大规模推进企业贯标认证,引导企业以质取胜,一批龙头企业、集团企业应运而生。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许多原本依靠贴牌过日子的企业遇到了极大困难。泉州及时提出“品牌兴市”战略,出台激励政策,引导企业争创品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政府的有效推动与企业的努力下,今天的泉州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5件、中国名牌产品46个。

进入新世纪以后,泉州许多家族企业基本完成初始积累,但也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面对企业转型升级的难题,泉州及时出台意见措施,引导、扶持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如今,泉州上市公司达82家,“泉州板块”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

从扶持一产一业到整体制度设计和环境营造,政企互动提速换挡依靠爱拼敢赢的精神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泉州民营经济走过首轮创业的黄金30年。然而,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泉州民营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转型压力。

2012年,泉州召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引导企业突破瓶颈、创新转型。政企互动提速换挡,首先体现在从一厂一业的扶持到整体制度设计的突破。

泉州市委市政府一方面不断探索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另一方面向上争取先行先试的政策。2012年初,省政府出台支持泉州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十条措施,明确泉州为省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泉州成为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泉州紧抓重大改革机遇,加快整体制度设计,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围绕金改,泉州梳理对接中央部委政策42项,省直部门、金融机构政策94项,出台了鼓励金融业发展、促进股权投资等9份配套政策。组建金融工作局,加快金改信息服务平台、信用服务平台、风险防控平台、资金支持平台等建设。围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泉州着力推动放宽民资市场准入、优化税收环境、发展中介组织、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等10个方面43项重点改革,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乐园。

泉州金改不断破题——2013年5月,泉州首家外资银行菲律宾首都银行泉州分行正式开业;7月31日,海峡股权交易所泉州运营中心正式运作;9月,泉州被银监会列入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

据统计,泉州共策划金改项目96个,启动实施67个,完成或部分完成43个。新设银行机构37家、升格2家,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143家、准金融机构42家。有效打通了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泉州综改纵深推进——丰泽、晋江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石狮全域城市化改革、德化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方案获省政府批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加快探索,成为全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试点城市;民资市场准入不断放宽。出台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推出晋石、南石、双安、厦漳泉城市联盟线泉州段4条高速股权转让、总投资150亿元。

泉州市市长郑新聪说:“泉州民营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金改区和综改区的建设,为此提供了经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活力的载体。”

政企互动提速换挡,还体现在从产业政策的单兵突进到整体环境的营造。

受城市化、人才、要素成本等因素掣肘,不少民企将总部外迁,泉州一度面临产业空心化隐忧。

留人先留心。近年来,泉州通过环泉州湾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中心城市环湾、向湾发展。通过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大力度的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2013年,在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中,泉州投入351亿元进行城市改造。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88.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1.5%。

“二次创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泉州一方面通过实施“海内外泉籍人才回归工程”,引进海外侨胞中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另一方面采取设立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创立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形式,持续吸引各类高端人才。

泉州还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模式,降低落户门槛,以灵活措施解决200多万新泉州人及其子女入户、入学等问题,稳步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2012年,泉州被评为城市农民工幸福感最高的城市。

去年以来,泉州全面实施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办事流程,行政审批效率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的持续深化,环境的持续改善,使泉州的魅力指数节节攀升。2013年,在第三届省民企对接会上,泉州成功对接项目81个,总投资1343亿元。一批批在外闯荡的泉州籍企业家纷纷回乡投资,2013年新增泉商回归项目125个,总投资1127亿元。

采访手记>>>

放手干 出手帮

回望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从创业初期的激情迸发,到品牌运作的破局突围,再到资本时代的超前引领,都离不开政府的有效作为。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服务好民营企业发展,是泉州党委政府的一贯传统。30多年来,泉州敢于冲破条条框框限制,放手支持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

放手发展,但不是放任不管。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泉州党委政府在企业蹒跚起步时扶一程,在企业上升爬坡时推一下,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拉一把,使得民营企业能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同时,他们善于把握大势,超前引领,让民企走对方向、踩准节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泉州30多年的探索,对此做了深刻诠释,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记者 阮锡桂 刘益清 何金)

来 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yuanm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