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经营之道»正文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7-07

“目前,全区汇聚了民营企业人才4.5万人,约占全区人才总量的84.9%、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3%;其中,民营企业家约0.45万人,职业经理人约1.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约1.75万人,高技能人才约1万人。”这是笔者从鲤城区有关部门了解到的。

近年来,鲤城区以服务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精准定位 推动人才引进

在经济新常态下,鲤城企业正加快转型升级加快的步伐,对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呈现出多样性和紧迫性需求。因此,该区依托鲤城党建网、鲤城人才网、鲤城高层次人才微信平台等网络资源,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月”活动,分门别类建立多种人才需求信息库,分析该区人才队伍特点,明确人才资源发展的战略目标,精准引导各类人才到鲤城创业就业。

福建钧石能源公司是一家专门研究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企业。为研发高效太阳能电池,该公司成功引进17名海内外硕士、博士的高层次人才,组建近110人的研发团队。其引进的留美博士王树林,来鲤后成功开发并提升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整线集成技术,远远领先于国内外同行业,一年中创造了25亿港元的收益,缴交税收超过5亿元人民币。

鲤城始终秉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构建以“引进共推、培育共举、使用共抓、评价共研、激励共促、服务共管”为内容的立体式人才发展模式,定期举办鲤城区公益性中高级人才招聘洽谈会、校园综合招聘会、产学研对接会等,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按照“依托项目引人才、引进人才促项目”的思路,采取项目融资、项目技术成果交易、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导海内外优秀人才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多元培育 实现人才聚集

人才集聚除了引进,更需要进一步培育,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鲤城坚持以“用”为导向,建设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十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入驻团队42个,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全区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6个;完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已和全国90多所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合作项目达100多个,其中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的项目有30个,构筑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设立3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800余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00余人次。举办‘总裁高级研修班’、‘鲤城区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组织人才到北大、复旦、福大、电信四所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系统培训”。为打造鲤城人才洼地,该区还创新多元人才培育模式,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活动需求,采取短期培训、专题讲座、挂职锻炼、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交流培养、外派学习等方式,切实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共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近16000人次。

调动资源 创优人才环境

一个优质的社会发展环境,才能形成“引才”“聚才”的比较优势。鲤城注重发挥党委、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高层次人才五个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凝聚人才工作合力,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

为引导高层次人才携高新技术项目、科技成果到鲤城创业就业,该区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万元,解决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发和奖励工作;设立1000万元奖教资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优秀人才每人每月发放500元,并对他们的科研立项、经费报批给予政策倾斜;出台《鲤城区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集中解决人才重点关注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

近年来,该区先后帮助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争取国家、省、市各级扶持资金200多万元;帮助大呈布雕艺术馆解决场地、户籍问题,争取各级扶持资金50多万元;协助功夫动漫公司解决公司高管子女就学问题等。 (黄欣怡 李霖颖)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