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十音铜锣 千锤百炼四百年 一锤定音成绝技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23-06-02

“少一弦亦歌,少一锣无乐”。锣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最早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中国乐器。

而在泉州,有一种特殊的铜锣乐器,它叫“十音铜锣”,是闽南音乐所特有的一种乐器,主要配合南音的“下四管”器乐。十音铜锣声音柔和,与“下四管”器乐的铿锵之声完美契合,是南音演奏中美妙的“打击乐”,是铜乐器里的一朵艺术奇葩。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泉州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存在。

 

武锣

 

平面锣

 

响盏

袅袅古乐添妙音

在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在十音铜锣锻造技艺第十四代传承人黄金城的示范下,记者见识了这种独特的演奏乐器。

据介绍,十音铜锣分别由10个内径8厘米、外径11厘米、厚度约1毫米的帽型铜锣组成,按一定的要求排列,用琵琶线穿挂在一个特制的有十个空格的木架子上。演奏时,左手拿着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也可将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平架于腰身,悬空部分用绳子系好挂在脖子上,左手扶住锣架,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每个铜锣分别敲出一个音。但听得其声调柔和,甚是美妙动听。

据了解,南音乐器中最富特色的打击乐器之一“响盏”,只用一面小铜锣,用绳子悬空置一小竹筐中,左手掌握紧,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锣面,其音色优美、清亮而又活泼,它就是十音铜锣的简化应用。

 

黄金城用十音铜锣敲出各种流行歌曲调子,甚是好玩。

 

黄金城进校园传播十音铜锣文化

 

南音表演中,特制的十音铜锣特别显眼。(资料图)

“一锤定音”显功夫

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要归功于锻造者所付出的艰辛。十音铜锣每一道工序都凭借手艺人手工完成。正所谓“慢工出细活”,一件十音铜锣的打制需要数万次的锤起锤落,力轻打不成,力重会引起铜金属疲劳而爆裂报废。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好铜的受热分寸,每块铜落锤七八次后会硬化、变脆,就需要重新加热,再次锤打。如此循环反复,“千锤百炼”方能成器。该技艺的制作都是在室内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的。

黄金城的哥哥告诉记者,要制作出一面精良的铜锣,一般需要经过化铜、打片、压型、锤型、抛光、定音六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有扎实的功底,才能保证制作出来的铜锣造型美观,声音美妙动听。

其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定音”。这道工序博大精深,至少需要10年的经验才能得心应手,它决定着铜锣音质的好坏。所谓“一锤定音”,说的不仅是最后的工序,更是手艺人的功夫。

 

虽然学艺已30多年,但黄金城从不间断向父亲学习取经。

 

定音,这需要扎实的功底。

百年绝技渊源深

十音铜锣是由罗溪人、“打铜”始祖黄瑞台首创的。黄瑞台(1573年—1620年)于明万历年间生于洛江罗溪,被人贩子拐骗贩卖到广东潮州,其养父是个打铜能手,传授给黄瑞台“打铜”技艺。黄瑞台后来回到家乡,便在罗溪带领许多人靠手工“打铜”营生。因为每天村里都有叮叮当当的打铜声不绝于耳,当地“铜寮村”由此而得名。“打铜”技艺不仅在铜寮村传承发展,还逐步扩展到溪仔村、西坑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黄瑞台不仅打制十音铜锣,他所擅长打制的铜乐器还有双铃、响盏、钹(南钹、北钹)、锣(南锣、北锣)、“清道”(直径为1米的铜锣)、罄、钟、弄钹等。它们广泛应用于泉州各大小剧团以及民间的民俗传统乐团,同时还远销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图为熔铜过程,在铜花四溅的光影中没有经验的话很容易被烫伤。(黄新民/摄)

 

“烤红”,就是将铜坯拿到反射炉内加热,直到铜饼被烧红后,再由掌炉师傅夹到锻造台上进行锻打。(杜开春/摄)

 

铸模也是极其考验体力和耐力的一个工序(黄新民/摄)

 

原本毫无生气的铜和锡等材料,经过师傅们的巧手精心打造,光鲜地出炉了。(杜开春/摄)

艺术奇葩需传承

铜锣乐器的生产工艺一般都大同小异,但是十音铜锣的制作工艺独一无二,在全国也绝无仅有,主要是制作时的“刨、削”工艺技术堪称独特。十音铜锣制作时,每个音符均需与洞箫逐一和音调整一致方为成品,明、清、民国等时期曾非常兴盛,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7年,十音铜锣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整个传统铜器乐市场大量萎缩。目前,罗溪镇铜寮村黄氏后裔中,懂得制作十音铜锣的人所剩无几。面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再加上铜锣打制的艰辛,原本令罗溪人民引以为豪的民间铜制乐器制作技艺——十音铜锣成了少有人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技艺亟待焕发新活力。

为了传承发展这项独门技艺,传承人黄金城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桎梏,将技艺传承给愿意学习的人,培养新生力量。

同时,他还免费讲解锻制工艺,设立十音铜锣展厅进行文化展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十音铜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他的工作室也成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他说他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打动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这门技艺,更希望有人能参与进来,传承、发扬这门技艺。

黄金城联手国家一级演奏员王大浩,发挥演奏者与制锣人的优势,不断地进行打磨和调试,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件乐器带来的美妙音律。

当地的中心小学也结合乡土教材《可爱的家乡——罗溪》一书,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在行动”科技实践活动,通过上网查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资料,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到罗溪南音社聆听南音社艺人演奏铜器乐,感受十音铜锣的艺术魅力;认识各种铜乐器,学习打击铜器乐,体验铜器乐的艺术感染力;请老艺人黄德模先生介绍十音铜锣的锻造历史渊源及在南音乐器中的重要地位;在黄金城带领下参观十音铜锣打制过程,感受铜锣打制的艰辛及濒危的原因,探究铜乐器锻造工艺中蕴含的科学价值。

“十音铜锣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技艺,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把这个老字号不断擦亮。”黄金城如是说。

责任编辑:苏慧敏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128966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