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
昨日,陶然士专题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拉开序幕,这是咱厝策展人吴达民以另外一种方式,围绕川西的历史,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吴达民是蔡国强国内团队主要成员,担任过蔡国强大型装置《草船借箭》的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潜心羌文化与西亚文化比较研究。五年前,他在博物馆偶然翻到一篇文章,讲了近百年前有个叫陶然士的英国人,深入川康边地羌人地区开办诊所和学校,进行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是最早研究川西的历史学者。吴达民对这个一百年前走进汶川的英国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他踏上“寻访”陶然士的川西之旅。五年间,他走遍了川西地区的大小博物馆,只身前往汶川羌民聚集区,经历汶川余震后墙垣崩塌的劫后余生,辗转国家图书馆、美国耶鲁图书馆,靠仅会的一句“Excuse Me”拜访陶然士在苏格兰的家,最终结集成在四川大学博物馆的陶然士专题展。
陶然士,1871年3月出生于苏格兰拉纳克郡的一个农场,在那里度过自己的童年,1896年,24岁的陶然士来到中国。在华期间,他曾参与华西边疆研究协会的实地调查与相关研究活动,先后发表多篇有关羌族研究和四川考古的学术论文。截至1937年返回英国,陶然士在华生活长达40年。陶然士也是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今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开创者之一。
吴达民说,通过这次展览,希望人们对一个世纪前陶然士在中国以及边远川西的经历,对近代东西方文明之间跨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对话,有更多的了解。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