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见证泉州古代“迎春仪式”津头埔观音宫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7-15

 

津头埔观音宫原为迎春亭,现坐落于繁华路段,四面高楼林立。

 

“津头古地”内祀观音

 

两侧壁中有十八罗汉塑像

 

观音宫外有古老的石狮子,据说可能是唐宋之物。

 

宫前照壁彰显闽南建筑特色

原为泉郡迎春亭,明清时期,官府百姓都要在此举行隆重仪式,以鼓励农耕

核心 提示

古代,“国以农为本”,每年立春正是劝农耕作之时,上至朝堂天子,下至府县官员,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以示劝农之意。泉州津头埔观音宫,原为泉郡迎春亭,明清两代别开生面的“迎春”仪式在这里举行……

“津头古地”内祀观音

如果不是有心寻找的话,津头埔观音宫(原泉郡迎春亭)其实是很难被外人发现的。这座宫宇真心不大,它坐落于繁华的津淮街西段迎津新村东北部,由于四面高楼林立,空间显得较为狭促。宫宇坐北面南,为砖木石混合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充分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只见宫口大门上方有石匾:“津头古地”,一望即知此地历史悠久。大门口有石联“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毫光现如来”。步入正殿,举头瞧见“津头大慈悲”金字大匾,殿中央龛内奉祀观世音菩萨,配祀善财童子、龙女、大妈、二妈、太子爷等木刻金身塑像,殿内东西两壁玻璃窗中则有十八罗汉神像。正殿中亦有柱联“观察万秋善恶到头终有报,音宣三界是非评定总无差”,点出奉祀的主神的身份。据迎津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郑安庆介绍,观音宫原址是在今津淮街上,后因城市改造,才南迁至现址。观音宫作为津头埔村“挡境”宫庙,是这一带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

“原来宫内东西两壁还有清同治年间的壁画,由当时名师绘制护法神李青天、四海龙王及十八罗汉的神像。东墙壁画还署有清同治十二年重修的字迹。”泉州文史专家刘志成先生说,该两壁壁画栩栩如生,犹有呼之欲出之感,可惜今已湮没不见。

“此宫原称‘迎春亭’,在历经岁月沧桑后,年久失修,几近坍塌。清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才由津头埔村里乡亲集资重修,并改名为‘津头埔观音宫’的。”郑安庆说道。记者发现,在宫的左右两边,各开一扇方门连接两厢,左门曰“迎日”,右门曰“春风”,取首字合起来恰为“迎春”二字。

人文荟萃的津头埔

津头埔位于泉州旧通淮门(即涂门)外,古时这里被称为“泉州府涂门外三十五都迎春亭津头埔”,是泉州后渚港区及涂门外五十三乡出入涂门的必经之地。1998年,考古人员在津头埔还先后发现伊斯兰教古“石棺”52座,以及宋元时期“也门教寺”(由也门人奈纳·奥姆尔于12世纪创建)的遗址。

现在津头埔观音宫内墙壁上,还嵌有一方本世纪初撰写的《重建迎春亭津头埔观音宫史记》碑刻。该碑为黑页岩石质,长158厘米,宽140厘米,详细地介绍了津头埔一带的人文胜迹。碑文载称:“津头埔为泉郡涂门城外之首……宋元时期,曾是泉州城通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古刺桐港的要道,也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海内外商人云集、驻足之地……”不难看出,在宋元时期,津头埔是一处人文荟萃的繁华之所,其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迎春亭俗称春牛亭

据《泉州府志》记载,自唐宋时期起,泉州“迎春祈年”的仪式就已开始盛行,迎春仪式后来逐步演变为一种盛大的民俗活动。泉州文史专家刘志成称,唐末,泉州“子城”有四大城门:东门“行春”门、西门“肃清”门、南门“崇阳”门、北门“泉山”门。其中的“行春”门位于相公巷以西、门楼巷以东的东街路上。之所以命名“行春”,可能就是因为每年立春日古代地方官都会在此进行农事开耕前的祈福、示范活动。

明清两代朝廷规定,每年立春日,全国各地府、县均要举行“迎春”仪式。以官员鞭打春牛,来表达官府“重农”的政策导向;同时通过迎接春牛入衙门的仪式,表示官方一年一度的行政周期的开始。据《泉州府志》记载,明代泉州就有“鞭春牛”活动,还有“麒麟”出场搭配;清代年画画中大象和春牛做伴,寓意“万象更新”。明至清初,泉州官府立春日的迎春仪式在东郊的迎春亭举行,亭名仁风亭。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泉州地震,仁风亭圮,遂移于涂门(水关)外津头埔迎春亭,俗称“春牛亭”。而后,每年官府的迎春仪式便于此地举办。而涂门水关的吊桥也被称为“迎春吊桥”。

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理事许月才表示,泉州府古时有先农坛(祭祀农业之神的地方),“它产生于清雍正五年,地点在东门(仁风)外东禅乡”。清代晋江县志中载称:“先农坛之祭,每岁仲春辛日致祭。”

泉州文史学者吴乔生在《纵谈津头埔往事》一文中称,泉郡津头浦数千年前还是一片汪洋泽国,大约一千多年前,沧海变桑田,这里逐渐淤积上升而形成陆地,于是“涂门外的先民们便在此开辟田园,种植稻麦、地瓜……”正是由于明清时期津头埔的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所以迎春仪式才会在这里举行。

隆重热闹的迎春仪式

那么,古代在津头埔迎春亭举办的迎春仪式又是怎么样的?

已故华侨大学教授陈允敦在《泉州迎春盛况回忆》一文中曾追忆清末迎春仪式的情形如下:“在迎春牛前,牛及太岁,大清早就被抬往迎春吊桥东头,静候文武百官到齐,按品穿戴。到齐之后,才由春官(以府衙役充当)手执红绿鞭(细茸染制)向牛背抽打,谓之‘鞭春'。之后,春官们便抬牛返登迎春门楼,是日就该楼大排春宴,文武百官按品入席。宴毕,整队从迎春门沿涂门街西进,游行行列有一定次序规定。”

按史料文献的记载,清代“泉州府迎春仪式”具体行列次序如下:首先是“泉州府迎春仪式”七字大旗居先开道;大哨角二支及二三队次哨角继之;第三队是步兵队伍,继之以马兵;第四队是“六营”,中营参将署、左营、右营、前营、后营皆游击署,加上一个城守营参将署,是为六营;第五队是“六厅”,即六曹文职的司功、司户、司仓、司法、司田、司兵;第六队为散卫队;第七队扛春牛与太岁,二者同装于一棚板之上,棚板规定挪用县署门板代之,棚原由衙役四人抬着游行;第七队为大牌执事,牌上写‘肃静’、‘回避’、‘晋江县正堂’等七八面,杂有穿皂服,戴高竹帽,口喊“威呵”;第八队打大锣,锣凡4个,分悬于2个木架,各由2人抬着行进,边行边打,每打七下(不多不少,指县官级),杂以侍从,或骑马,步行。接着又有“副轿”,内坐略卑于县知事的官员,如县丞等。后面还有八佐轿,这是“县知事正堂”的坐轿;第九队亦是大牌执事,口喊“威呵”,持戒棍,扛大锣,又杂以侍从、马、轿;最后才是“泉州府正堂”的八佐轿,轿后另有随行侍从,又随以“细乐队”,终以散行衙役。

清中期,民间将迎春仪式和迎春门(涂门)外邻近的三翁宫(位于法石附近云麓村东面山腰间)奉祀的“三翁”联系起来,立春日村人击鼓祀“三翁”,如日暮祈筶出“三翁”,则卜岁大熟。清代陈云程所著《桐城杂事诗》曰:“迎春亭外鼓冬冬,壶酒豚蹄祝岁丰。日暮肩舆神驾出,人人欢喜是三翁。”

到清末,迎春仪式更加世俗化。俗传“抓得春牛土涂灶者有福”,又云“石掷春牛而中者必有吉利”,于是,在迎春游行时,民众沿途抓春牛土,并向春牛掷石。迎春亭前的古街道也因此被称呼为“迎春亭街”。

逐渐消亡的古老风俗

至清代末期,泉州府及民间迎春习俗逐渐淡化,津头埔迎春亭也因年久失修,陷于倾颓,直至1873年被改建为津头埔观音宫。

不过,据原东海文化站站长张章明先生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泉州民间的迎春活动还在继续,人们除了鞭春、祈福外,还会喂牛喝烧酒,当时的生产队甚至特地为此下发“牛烧酒”的定量。

明清时期除泉州城内有迎春仪式外,据清康熙《安溪县志·卷9·风俗人物之六·问礼·鞭春》所载,安溪县也有“鞭春”仪式;清乾隆《德化县志·卷9·礼仪志·迎春》则显示,德化县迎春仪式举办前,要先塑造春牛并芒神的造像于东郊外。这些迎春仪式虽然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是格外隆重。可见,在古时,迎春仪式在泉州各地是普遍存在的。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津头埔观音宫之所以取代迎春亭,实际上暗示了迎春仪式逐渐消亡的命运。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