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本网动态»正文

石材业要植入文化拓展市场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3-03-11

 

 

曾水獭

 

 

施敏生

 

 

李山丽

□泉州商报记者 黄伟毅 通讯员 林玉森 文/图

石材一直有着市场与资源的双重属性,其对于市场与原材料产地的依赖性不言而喻。现以水头、莱州、云浮、雅安等四大石材基地为主导,占据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外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石材行业属于资源型制造产业,仍存在不少制约的因素,如何进行合理的产业升级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泉州商报邀请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石材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山丽、水头国际石文化博览园董事长曾水獭、民生银行石材金融事业部矿山市场部总经理施敏生等业界精英,共同探讨“新经济形势下的石材产业升级”的话题。

观点一 产业存在多制约因素

对于石材产业整体的现状和趋势,施敏生直言:“从2004年到如今,石材产业可以说处在一个相对的低谷,尤其是去年,原来拉动石材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贸出口这一块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

他说:“如今的石材产业存在着几个比较制约的因素:首先就是过于注重加工,在矿山资源与市场推广环节就显得有些薄弱,后者的投资比较较少,跟产业严重不匹配。其次,石材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页面过于集中且重复。此外,我认为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金融服务的滞后性。可以说,现在的石材产业并不受相关金融机构待见,服务手段单一,诸如跨国并购、产业基金等环节存在缺失。”

“过去大家都说‘买石头,到水头’,然而时至今日,政府和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如果再不转型升级,水头石材产业就会被慢慢消耗掉。”曾水獭认为,现今水头的石材产业危机意识越来越重。这一方面是由于全国各地,尤其是拥有丰富矿山资源的产地,当地政府都在大力扶持与培育。而水头却由于土地、资源等条件的约束,无序开采、设备落后、竞争激烈、资源浪费现象并不少见,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石材之都”的地位,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观点二 资源与市场成为热点

石材如今正进入快速整合阶段,不单是资源整合,同样也有着市场方面的整合。以现有的趋势来看,施敏生认为石材产业将从资源区域、投资方向改变。

传统四大区域虽然能占据强势地位,但中西部一些拥有大量矿山资源的地区也开始发力。可以说,整个产业正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比如说天津、杭州等地,属于市场带动,而中西部地区,则属于资源带动。尤其是中西部,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大的投资热点。

“如今,石材行业及企业都已经开始预示到资源与市场的重要性。从产业链的风向来看,矿山与市场将是其投资热点。”施敏生说,“以矿山资源为例,现在大多数矿主并没有构建现代化的推广网络,股权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而这部分,将是今后行业所关注的落地点。”

观点三 石材植入文化抢市场

曾水獭认为要抢占市场,可以从文化方面入手:“立足于本区域产业特色,根据现有产业结构,结合行业长远发展需求,将植入大量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本区域特色的石文化盛宴,以此来实现差异化推广。改变原有的生产加工模式,将是水头石材产业保持竞争力的一个方向。”

“石材产业要实现升级,我认为可以这几点入手。”李山丽提出了几点建议。精准的定位方向,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定位。为此,行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推动石材国际化、专业化、企业化、生态化、品牌化。与此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其他行业的成功典型,比如说义乌小商品市场,可以说,现在的水头石材与十几年的义乌存在着很高的相似度,可以借鉴其从粗放型到精细型、从生产型到展望型发展的一些经验教训。此外,要卖创意、卖文化,而不是卖石头,借以彰显品牌魅力。后者与前者的差距、影响力都可想而知,一个市场、企业的竞争力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化、创新层面。最后还要抢占资源,构建矿山消费平台。

来 源:泉州商报 责任编辑:陈大鹰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