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促发展 安溪“党支部+合作社”互促共赢
合作社里建支部
茶园梯壁、堤埂上栽种黄花菜,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撒农家肥……早春时节,在安溪县龙涓乡内灶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基地,笔者看到社员们正在积极管护茶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从组建了合作社党支部,村民们参加茶业生产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陈敬敏高兴地说。
近年来,农民抱团成立合作社,发展合作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据统计,安溪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07家(其中茶叶类1074家),注册资本8.78亿元,带动农户3.8万户,涵盖茶叶、果蔬、养殖、花卉、林业等多个涉农领域。大量农村优秀人才集聚在合作社里,广大入社党员分布在不同产业链上。
“如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跟进党建工作?这个问题成了安溪县委组织部重点考虑的问题。”安溪县委组织部和非公有制企业工委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合作社的特点,引入工商部门的职能作用,探索了单独组建、升格组建、企社联建、派入组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党组织设置方式。”
目前,安溪已建立合作社党组织30个,其中单独组建20个、升格组建6个、联合组建4个,设立合作社党小组372个,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105名,合作社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党组织成立后,发挥作用是关键。”安溪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刘异平感慨地说。安溪县引导党支部与合作社普遍建立了管理共抓、人才共育、平台共建、活动共办、品牌共塑的“五共”工作机制。
支部让合作社变得更强大
老固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安溪千百家普通合作社之一,随着党支部的成立,党员牵头建立农事记录、虫害防治、初制加工、技术培训、质量管理、市场营销6个功能小组,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可追溯体系,茶叶质量安全得到茶企、收购商的高度认可,入社农民很快从中尝到了甜头,其他种植户也纷纷要求加入。如今,合作社成员已从刚成立的30多户扩大到210户,覆盖周边3个产茶村。合作社负责人陈两固说:“党支部让合作社变得更大、更强了。”
2014年1月,全省第一家茶叶类合作社联合社——内灶村茶叶合作社联合社在安溪龙涓乡成立。联合社党支部书记陈敬敏介绍,联合社整合了合作社的资源,而且更容易获得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现在联合社共涉及2个乡镇8家合作社,社员收入比联合前增长16%左右。”
派驻党建指导员是提升合作社党建活力的好办法。安溪县通过选派工商党员干部到合作社担任党建指导员或党支部书记,积极推动合作社自创品牌,提升效益。安溪县感德工商所副所长刘伟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3年,刘伟松被派驻到感德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任职2年多来,他利用自己的工作特长,以申报著名商标为载体,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战略,有力地提升了合作社的知名度,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庆芸茶业由此获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标。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