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县市动态»正文

“白改黑”令茶乡更靓丽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08-27

一条青色的长龙蜿蜒腾挪于茶乡的群山沟壑间,络绎不绝的客车、货车行驶其上,快捷通畅。“7月15日下午2点,安溪西二环‘白改黑’工程正式完工通车。”平实的叙述之下,人们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是一份纪念,一份执著。

这是安溪县“白改黑”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从2012年开始,该县累计投入7.5亿元完成4条近70公里“白改黑”工程建设,让茶乡更疏朗大气、更有品位。

“精品黑”质量全省第一

“好好的水泥路面,为什么还要再铺一层沥青?”“这不是劳民伤财吗?”伴随工程的实施,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高等级路面,具有降低噪音、防止扬尘、行车舒适等优点。”安溪县公路分局局长吴志火介绍,安溪县实施“白改黑”的公路大都建于上世纪90年代,很多路面已出现严重断板、错台、沉陷等病害,修复资金巨大,且水泥路面修复周期长,随着交通量急剧增长,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交通安全。

为此,2012年,安溪县开工建设首个“白改黑”工程——中国茶都至南安仑苍大桥“白改黑”工程,拉开茶乡道路“白改黑”改建工程序幕。

“小到一块碎石都要精益求精。”安溪县公路分局工程股股长吴庆佳回忆,技术人员走访县内十几处采石场,通过认真比对,选用高标准的沥青、碎石等材料。

据了解,每条公路进行“白改黑”改造前,必须先用所选材料铺设一小段“试验路”来验证材料最佳配比。工程开工后,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原路面病害处理——路面铣铇——洒布沥青结合油3种规格沥青砼面层铺筑。“工程完工后还需经业主、施工方、监理方和公路质检部门‘四重体检’。”吴庆佳介绍。

严格的施工工艺铺就条条精品道路。2013年改建的省道206线城区至龙门段,2014年改建的省道206、307城区至湖头段,在全省质量检验中荣获第一名。

“彩色黑”扮靓茶乡大地

驱车平稳行驶在改造完成的“西二环”“白改黑”路段,只见白色的钢制隔离栏将来往车道隔开,白色标线在黑色道路衬托下显得特别醒目,环岛绿化景观带精致靓丽,道路两旁行道树长得郁郁葱葱……一幅由黑、白、红、绿等多种颜色拼成的“彩色黑”在车轮下延伸开来。

吴志火告诉笔者,“白改黑”工程按照我县城市发展规划,对人行道、路灯、环卫设施、排水系统等进行改造和完善,不仅改善了道路通行能力,也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白改黑”工程见证了山水茶都的时代变迁,也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文明与进步。在省道307线魁蓬路段改造施工中,施工队伍按“隔离车道、分段实施”,在施工路段规范设置围栏,保持场地洁净,材料堆放有序,确保道路秩序井然,杜绝交通拥堵现象;在“西二环”“白改黑”路段,人行道、路灯、环卫设施、排水系统、绿化景观改造等建设,所涉及的多个部门,皆自行倒排工期,限时同步进行,避免路面反复开挖。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跑很舒适,大家行车也越来越文明。”经常在城区跑的一位的士司机介绍,在城区建安大道与西二环交叉路口,车辆均按标线指示行驶;在红绿灯路口,红灯亮起时,车辆有序停在标线后,到商场购物的市民都能按绿灯指示有序通过马路。

“‘白改黑’工程还将继续开展。”吴志火对笔者说,“十三五”期间,安溪县还将继续投入资金,对部分公路实施“白改黑”改建。目前,列入“十三五”改造计划的有安溪城区建安大道、县道339湖头丁贤至三安幸福小镇路段,以及省道207线官桥至虎邱路段,计划改造23.1公里。 (林钦固 李清枝)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