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让泉州成为文化保护成功案例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5-11-16

□曾于里

上周,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在泉州举行。开幕式上,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在致辞中盛赞泉州在文化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作为,并希望文化学者能够把泉州作为一个案例来研究。此外,他也对时下中国很多地方古城保护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表示担忧。

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古城保护的确面临严峻挑战。时下的古城保护一定程度存在着两方面问题。其一,无心保护,无序拆建。个别地方政府在政绩的鼓噪下,把城市当做公司来经营,热衷于“大型购物中心+大马路+小车”的“三驾马车”拉动模式。敢叫城市“旧貌换新颜”,古城太旧了,拆;城市的架子拉开了,古城太占位置,拆!而有些地方则是“规划性破坏”,划出若干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后,凡是不在保护区内的古建筑、古文物,拆!于是,残存的历史痕迹就这样一步一步从城市中消除。城市被规划、整理得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城市的记忆被抹平。

其二,保护不力,过度开发。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曾这样质疑:“现在我们对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什么是文化遗产(都不清楚),就是说文化遗产到底为什么要保护,保护它仅仅因为能吸引来游客或者说能作为旅游的资源来开发吗?”确实,中国古城保护的一大问题在于出发点的功利性,以市场的方法来开发古城,对古城进行商业整容。比如各种胡编乱造的“伪民间故事”,各种假造的景点和重建的“古迹”,各种大型的娱乐项目。真正的历史文化不见了,有的只是伪文化、非文化和商业文化。

当然,我们反对古城的大拆大建、规划性破坏和不伦不类的商业化改造,并不意味着我们拒绝对古城进行必要的保护和开发,不意味着反对城市发展中的刚需建设。应该看到,目前许多古城自身面临的困境是,原本它是承载一个城市文化的核心物质载体,而今却成了城市最大的棚户区:民居杂乱交错、院落倒塌、文物遗存年久失修、民生条件恶劣。不少古村落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下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令人痛心。可见,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发展不能因噎废食。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如何保护,又该如何开发?如何寻求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泉州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案例来研究”,就在于我们在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关系上的不懈摸索。李书磊庆幸泉州还保存着6.7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老街区居民充实、业态丰富、生活完整,是存活下来的而且很有活力的中国传统城市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活的历史遗存”,这是在保护物质遗产的同时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保住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像领show天地和源和1916两个老厂房改造的园区,作为工业遗产承载城市记忆、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文创园区也为古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能量,体现了开发的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建设使城市有了独特的风貌和魅力,是城市吸引力和城市价值的重要源泉”,一座城市记忆与生命脉动蕴藏在每一处街头巷弄,以及街头巷弄中的“崇楼华堂”与“峨冠博带”里。保护古城,既是留住历史,留住乡愁,也是留住文脉,留住城市生命力和吸引力。

因此,古城保护不仅是政府职责,也是公益事业,既利及当代,也福泽后世。地方政府守土有责,守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还应有土地上的文脉。无论是《“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纲领性文件,还是文化保护实践上“竭尽全力在做的实验”,都体现了泉州对此的深刻认知。假以时日,我们希望泉州的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案例来研究”,更能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来研究。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