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 生态宜居城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国各地掀起了空前的造城运动,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矛盾也不断涌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无异于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倡导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新城区的生态、人文、环境?
近日,由共青团安溪县委、中共安溪县委文明办、安溪县总工会、安溪县教育局、安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主办,邮政集团安溪分公司承办,茶博汇投资有限公司冠名的2016安溪茶博汇杯“文明出行·利家宜业”公益健步走10公里活动顺利举行,活动吸引了1400多名安溪各界人士参加,他们身着代表环保的绿色T恤,从安溪县政府广场出发,沿着河滨北路,穿过岩岭隧道,步行至终点站——安溪城东茶博汇会展中心。
据介绍,活动的主题是“文明出行·利家宜业”,依山傍水的安溪城东新区,门口就是公园,沿溪就是自行车慢道和大草坪,其正在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并日益成为安溪、泉州市区、厦门等多地市民心中生态宜居的典范。
绿地慢道滋润出丝丝幸福感
在厦门工作的陈先生是安溪人,日前返乡看到城东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到新区建设情况后,他随即和另外两位朋友相约,一起买下了三套中国茶博汇的房子。“这里有山有水,环境很好。”陈先生说,对比大城市和安溪城东新区,他更愿意在周末时间住在这里,享受真正悠闲的生活,“以后退休了,我也计划到这里来养老”。
悠悠绿草,习习和风,漫步在西溪边过溪一侧的草地上,迎面而来的湿润水汽,隐约透着一股茶叶的清香。时而可以看到孩子在草地上嬉戏、奔跑、放风筝,家长们则将一块布铺在草地上,放些零食、饮料,放松闲谈。
草坪的边上是一条自行车慢道,附近的居民叶娜女士一边擦着汗,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一到周末,她经常带着儿子,到自行车慢道骑行,快乐追逐。最让叶娜开心的是,自从有了这条骑行慢道,她再也不用为孩子骑车锻炼的安全问题提心吊胆了。过去,她经常带着孩子骑车去周边村落,呼吸新鲜的空气。可是每次出行,往往混杂在车流中,一有大车经过,她总是十分紧张。现在好了,西溪边上的河滨公园建设得这么好,自行车慢道也很漂亮,她和儿子来这里骑行,既不用担心汽车尾气和安全问题,又能锻炼身体。
“过溪河滨路作为目前安溪已建成的唯一一条自行车道、慢线工程重要一段,已然成为文明安溪、品位安溪一个重要标志。”安溪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刘艺锋说,“这条慢道也是城东新区居民引以为豪所在!”采访中,许多当地居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城东新区河滨路3.2公里长的自行车慢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一到每天傍晚或者周末,随处可见男女老少,或骑着自行车,或散步,或游玩,怡然自得;夜晚,更是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笑声四起……
西溪的河边还分布着魏荫名茶、三和茶业等安溪品牌茶企文化集中展示区,玩累了,可以走进这些公司,热情的服务员会马上为你准备一杯热茶。品牌茶企文化集中展示区也以更加靓丽的身姿,点缀城东。
西溪另一侧的亲水景观栈道正在修建,精致的隆恩公馆和中国茶博汇商住两用别墅群沿溪排开。四周的山丘,如同一条绿色绸带将其环绕,真可谓“依山傍水”的福祉之地。
家门口就是公园坐拥天然氧吧
安溪县参内乡党委书记黄建锋谈到城东新区的环境时十分自豪,“这里有山有水有平原,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可以说在安溪是数一数二的”。他说,山和水,得其一者,已是市民居住向往之地,兼具山水的地方更是宜居福地。如果这块依山傍水的地方还能是平坦开阔的小平原,那就几近完美了,“城东新区就是这么一块不可多得的地块”。
除了“天赋容颜”,城东新区还在各级党政和项目建设者的精心呵护下美丽地生长。安溪投入巨资,建成城东新区河滨公园、内环路绿化工程、河滨路景观提升工程,整个片区面貌焕然一新。
城东新区的核心片区建设上,围绕“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理念打造,因此在外观布局上注重“以景活园”。以河滨亲水景观带、中心广场、园区主题展馆为整个园区的景观轴,通过一系列广场、雕塑、绿化、喷泉水景等元素的设置,展现园区的景观意象和开放空间特性,为社区居民、商旅人群提供更为灵活的交流、休闲娱乐空间。
在城东新区河滨公园,你可以一家人租一辆三轮或四轮自行车骑行。而河滨亲水景观带是政府配套建设的项目,将于今年夏天完工。届时,水位上抬,草丰水美,无论是散步、慢跑、放风筝,都十分惬意而健康。自然水系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让周边的空气“赢得新生”,要是每天在这样的河边走个来回,定能心情舒畅、益寿延年。
亲水景观平台的岸上就是不夜城美食一条街,会不定期地举办音乐美食节、露天啤酒节等,是吃货的好去处。美食街的右侧尽头是游乐场,左后边则伫立着三栋住宅高楼——隆恩公馆。工作人员说这三栋楼是周围建筑中最高的,住户推开窗户,就能够观赏到整个河滨的景观,俯瞰远处,颇有“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情怀。
“在家门口就能逛公园,坐拥‘天然氧吧’,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简直太好了。”选择在城东新去落户的居民不禁赞叹。
低密度带来有人情味的庭院文化
除了优良的生态环境,疏朗开阔是安溪城东新区给人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参内乡宣传委员陈海龙介绍说,整个片区采取整体规划,“图纸可以管50年”,极大提高了规划和建设的有序性和片区发展的后续潜力。正因规划建设统一有序,这里道路笔直宽阔,城市绿地留足留够、公园大气磅礴、商用住宅密度低,呈现出疏朗透气、心旷神怡的视觉效果。居住其中,更是能够放肆地呼吸,让身心全方位地放松。
建筑上有个数值,即两栋楼之间的距离除以某一楼的楼高得到的数值。数值的大小,直接反映的是栋距,而间接反映的则是采光、通风、绿化等影响到居住幸福感的指标。一位参与规划的工作人员说,城东新区倡导“低密度居住理念”,带来的是阳光空气、绿树红花。小区容积率高、人口密度高,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公共电梯要等很久、生活垃圾增多、绿化等公共设施容易损耗等。一般住宅项目容积率都在3.8—5.0之间,为了提高居民的整体生活品质,城东新区的一些地产项目容积率控制在1.0—1.2之间。牺牲了容积率,等于是降低了土地利用率,牺牲了开发商利润,却能让居住品质就有保障。低密度带来的另一个“福利”是车位,车位紧张的问题在这里迎刃而解。
庭院文化,是城东新区为主打造的居住文化。千百年来,庭院文化是中国传统居住中最为核心的一个要素,也是传统社会社交活动的基础。对传统庭院文化的延伸,城东新区创造了“小组团、大社区”的做法。整个大项目是由多个微型社区(小组团)组成的大社区空间。每1—4栋楼围合组成一个进深至少25米的不规则矩形小组团,增设门禁系统、安保保洁人员,能有效地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及物业服务。通过合理地划分地块,构造项目内的路网结构,每个小的地块成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地块中的每个组团模块都能融入到这个社区空间中。参内乡党委书记黄建锋认为,这种社区格局的设计,传达了相互照顾的观念,贴近闽南人的生活追求和邻里情谊。
赏春华秋实“就像住在景区里”
已经在城东新区居住一段时间的茶商黄总,谈起新区景致,总忍不住要与你分享他藏在手机里的漂亮照片。城东新区一年如春,四季有花。就像春天的茶博汇,满眼都是“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的好景致,“红的、白的、红白相间的芍药开满了庭院,煞是好看。虽然不名贵,但却因恰到好处而更让人喜爱。”
无论是内环路绿化工程、河滨路景观提升工程,还是田底、镇东两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城东新区都在以日新月异的变化,赢来众人赞许的目光。开车行驶到宽阔通达的片区道路上,周边的城市绿化郁郁葱葱、高矮相衬,花朵正俏,点缀其中,娇艳欲滴;不远处,西溪流水潺潺,水丰草美,让人有下车一亲芳泽的冲动;再往远处眺望,青山如黛,些许云雾环绕半山之处,恍如仙境一般。
来到城东新区,一下车便感到赏心悦目,桂花清香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这里的绿化十分精致,充分运用草坪、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来组景、造景、点景,使之艺术化、简洁化。空间景观渗透到每个组团,每个组团空间内又设置绿化庭院,组成完整的景观构架。
“这些景观植物的栽种和选用搭配,并非越大越贵越好,而是经过细致的整体考量的。”负责城东新区开发的一位人士介绍说,首先,选用的植物要好维护。这样,维护成本就少,居民在物业管理方面的投入少,居住成本降低,居住才更舒心。其次,种植的植物要有“春华秋实”的效果,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比如桂花、芍药、玉兰等。还要注意高矮搭配,比如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搭配更加相得益彰。道路两边栽种成排笔直的乔木,夏天枝叶在树干顶上撑开绿荫,可以除尘纳凉,秋冬时则可看落叶缤纷。庭院和小花圃里既有大乔木也点缀着一丛丛茂密的灌木,如诗如画。第三,选用的树种成活率要高。在闽南,一般居民都会把花草树木看做风水上的象征或是精神上的寄托,所以容易成活的树种既能照顾到居民的心理情绪,也可减少后期清理的麻烦和重新栽种的投入,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品质。“总之,就是要让居民就像住在景区里。”
(庄建平 谢伟端 陈小阳 李闽丽/文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