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晋江经验”

近日,农业部、省农业厅一行前来晋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调研活动,赞誉晋江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有为探索,充分发挥农村的发展活力,使集体的积极性和劳动群众积极性得到完美结合。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央重点推进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改革,更是晋江创新突围、重塑优势的内在需求,对晋江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激发农村活力、焕发农村生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晋江坚持市镇村联动,稳妥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出台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并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015年底,晋江全市392个村(社区)村财收入总额超过2亿元,村均村财收入51.55万元,比增14.9%。
今年,晋江将围绕完善土地流转及补偿激励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机制、健全农村发展长效机制、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等一批改革项目,扎实开展工作,打造更多农村改革发展的“晋江经验”。
盘活资源 实现共赢
为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去年晋江出台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进入土地流转交易中心确权登记的农地承包权人,每亩一次性给予补助100元。
此外,晋江还制定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工作方案,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市田野风光项目规划、建设和招商,及时将田野风光项目规划整理出来的土地纳入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促使交易平台建设尽快出实效。
目前,晋江正加快健全和完善“村登记、镇流转、市交易”的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网络平台建设,新建200平方米的市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作为日常业务办理窗口。去年,晋江共新增土地流转经营4800多亩,全市历年累计流转12.52万亩。
今年,晋江将继续完善土地流转及补偿激励机制:通过完成交易平台建设,理顺农村土地流转顺畅关系,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补偿机制,采用政府鼓励、村级发动、农户自愿的形式,动员更多的农户自发将闲置分散土地流转出来,促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实现农户和专业户共赢。
其中,重点是探索完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财政补助政策,形成“谁流转、谁收益”的流转机制;及时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网络交易、双方收益”的工作格局。
长效发展 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晋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改善群众生活,打造幸福晋江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晋江全面吹响建设“美丽乡村”号角,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打造一批“城里人向往、外地人留恋”的美丽乡村。
为健全农村发展长效机制,去年晋江进一步完善市领导、市直部门与村(社区)挂钩联系机制,集中一个月开展市领导“现场办公月”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到100个村(社区)走访调研,帮助村(社区)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筛选确定43个村(社区)重点扶持,实行村(社区)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资金预拨制,协助村(社区)制定村庄整治规划,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立最美乡村建设专家服务团,有力促进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据统计,去年晋江全市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投资3.29亿元,拆除旧房325座,整理土地12.51万平方米,新建房屋201户。英林镇嘉排村被评为泉州“美丽乡村”,紫帽镇紫湖村入围泉州“美丽乡村”候选村,安海镇瑶前村等10个村纳入福建省2015年“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工程。
今年,晋江将以跃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为目标,以留住乡愁、修复生态、深挖内涵、体现风情为导向,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一年见成效、两年成示范、三年串成线”为路径,为到2018年培育60个各具特色的“环境卫生美、村庄自然美、乡村文明美、生活幸福美、社会和谐美的”最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让农村既有乡村的自然风情,又有城市的生活品质。
同时,今年晋江将积极推进“二村一带”宜居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成片成带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力争今年打造20个晋江“最美乡村”。
先行先试 试点改革
作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头戏,今年晋江将结合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
目前,晋江已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开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制专项调研。今后,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全市确定30个集体经营性资产雄厚、班子战斗力强、群众有改革意愿的村(社区),先期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试点,确定5个村(社区)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村,确定池店镇开展村集体资产镇级托管试点。
接下来,相关部门将抓紧制定相关试点工作方案,做好试点成员资格认定、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等工作,稳妥审慎推进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村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的改革目标。
(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姚煜娟 林锦鑫)
相关新闻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