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乐享泉州式岛居生活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6-21

 

惠屿岛周边的渔排内,养殖了不少鲜美海味。

 

岛上渔民正在开挖海蛎

 

岛上海味鲜美

 

鱼粥

 

牙签串起海带包肉,味道不错。

 

夕阳下的惠屿岛,披金戴银,美得令人心醉。(黄宝阳 摄)

 

岛上没有通自来水前,许多岛民每天到这口老井打水。

 

当地“圣蛙石”,外形像青蛙。相传拓荒的岛民曾经在石头下结庐而居。

 

岛上的小巷、老房子。

一个岛一口井的汲水往事

一下船,迎面就看到一直在码头处迎接岛民和游客的晋富宫。这座宫庙始建于清朝后期,宫中供奉村民的祖先肖太傅公。因惠屿人靠海生活,晋富宫始建初期便有村民供奉湄洲妈祖寻求庇佑,据说非常灵验。

晋富宫侧后方的坡上,有一口双眼古井,名为神井甘泉,是养育了惠屿岛人近两个世纪的“生命之井”。据传,肖氏先人初到岛上,淡水奇缺,村民四处寻找水源而不得,肖太傅公托梦村民到此掘井取水。此井逢初一、十五天文大潮,海水咸涩,其他时间则清甜可口。

2009年12月31日,岛民终于喝上了自来水。6年多过去了,岛民已习惯了有自来水的生活,然而一个岛靠一口井生活的窘迫,仍深植在岛民的记忆中。“春节等节假日或谁家要办个喜事,至少得提前半个月储水。”家住神井甘泉旁房子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这口井,常年都有人排队汲水,有时甚至一天24小时都有人排队。

在岛上打水叫汲水,因为紧缺到无法用桶打水,而要用自制的“橡胶桶”。在如今的村史馆里,还能见到这种橡胶桶。用车轮内胎缝成扁平的口袋,留个缺口,打水时要将桶放在水面上,等水一点一滴通过小缺口流进桶里,等啊等,等到半桶就要赶紧把桶拉起来。这样汲水,半天才有一小桶。辛苦取到的水挑回去,还要沉淀一段时间才能使用。在岛上,滴水贵如油,用来洗米、洗菜的水,还要继续洗脸、洗衣服、浇菜等,循环到不能用为止。

诉说栉风沐雨创业史的新旧居

从“神井甘泉”沿石阶而上,是一条约3公里长的小路,这是全岛唯一的一条公路。目前岛内没有一辆机动车,也就是说,连电动车都没有,居民出行主要靠步行。在这个无论走在哪里的村道都要留神避让车辆的时代,竟能在此享受到行走的完全放松,那份悠然显得如此珍贵。

公路傍着西面的海岸线延伸,走几步,就可以停下来望着波光粼粼、碧波如玉的海面,深吸几口带着咸香的空气。从公路的几个小岔口往岛上的高处走,举目眺望四周,岛上伫立着一栋栋林立的闽南小洋楼,用高度和面积直接地表达着勤劳致富的岛民毫不掩饰地骄傲。

他们确实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因为他们的先祖在清朝中叶来到这个海岛时,最初无片瓦遮头,只能栖宿在一些天然大石块架成的“石洞”里。至今,岛上的“仙洞”、“圣蛙石”等巨石,还留有先人生活过的痕迹。“圣蛙石”,当地人俗称“老婶嬷厝”,是一块形神皆非常像青蛙的巨石,岛民的先祖们最初到岛上来,逢寒冬、台风、下雨等特殊天气都会住到石头底下,至今巨石下仍可见搁置生活用具的石台等。

虽然岛上如今有很大一部分是新盖的小洋楼,但是在岛腹地,还留有多栋有一定年代的渔家旧宅,这些房子大多楼层低矮,采光不足,房间也很小,除了卧房,关围牲畜、搁置农具、储藏海产品的房间更多,功能性更倾向于生产。这些外面已泛黄的石头房,就静静地站在岛上悠久的时光里,一天天看着日落日出、潮涨潮落,讲述着岛民们的过去和现在。

赤脚踏浪酣睡秀美沙滩

岛上有沙滩的海岸,主要有两处,东西两侧各一段,尤以东侧段最美。这段海滩,就在已停办的惠屿小学前。

半月状的海岸线,一侧是碧蓝的海水,一侧是金黄色的沙滩。这里的沙子非常细腻、干净,赤脚行走其中,软软糯糯的,好像握住婴儿的小手。被冲刷得失去棱角的石头、贝壳,就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等待来海边玩耍的孩子们的赏识。

正午时分,陆地温度逼近30℃,而海上的风吹过来,微凉中又带着一份暖意,好像童年时妈妈温暖的手轻抚着脸颊,风中还裹挟着海蛎干和海带散的鲜香。在这里,再多的事务、再繁的心事都会暂时消散,只想慵懒地拿把躺椅,坐在岸边的木麻黄树下,什么都不干,打个盹儿,让自己的身心放空。

站在海滩上,抬头便可悠然见“南山”。南山的一面临海,峭壁怪石林立,另一面为坡地,路面崎岖,树木葱郁、曲径通幽,然而即使是本地人,也不识得她的真面目,出于保护岛上生态环境的考虑,这里已被列为保护区,除了已经修好的一条小路、亭子供游人登高望远,其余区域则不可随意出入。

鲜意和诗意并存的海上田园

靠山吃山,靠海尝鲜。在惠屿岛两平方公里的小海岛上,聚居着300多户以打渔和海水养殖为生的渔岛人家。他们开创性地将木板、竹竿、泡沫板等纵横编织在一起,搞起了全市最大的网箱养殖,养殖了鲈鱼、黄花鱼、石斑鱼、鳗鱼等十多个品种,年产数千吨;其中,仅海带养殖就有5000多亩,鲍鱼5000多万粒。

在肖厝码头上岛的路上,沿路可见一块块网箱,像开垦整齐的田园。踩在随着海水流动不停律动的渔排上,蹲下来,可以看到网箱中各种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但当鱼食一投下去,画风立马转变成一场激烈的厮杀。看着一方渔排,都是木板和泡沫,似乎并不起眼,同行的村干部肖锦斌悄悄告诉记者,小林老板养殖了桂花鱼、鲍鱼、石斑鱼等不少价格较高的海产品,渔排总价值超过千万元。热情的小林老板说,他的渔排欢迎游客海钓,有需要也可以买海鲜。

当然,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直接在有经营餐厅的渔排上吃饭,看着鲜活的鱼从水里捞出,简单处理后下锅,以最简单的方式烹出最鲜的原味。

勤劳的渔民们,日夜住在渔排上,在海上田园耕种着他们关于幸福家园的美好梦想。

记者送你全能攻略

玩转惠屿岛 这样吃住行

交通导航:自驾车从泉州中心市区出发,走沈海高速公路,至驿阪高速出口,沿国道324线至泉港峰尾五里海沙,沿省道201线行至“萧厝村”隘门拐进去,沿村道一直行驶至肖厝码头。然后乘船登上惠屿岛。全程60公里左右。

岛游路线:海上渔排→上岛→晋富宫→神井甘泉→岛上传统民居群→“仙洞”石→圣蛙石→风动石→村史馆→海滩。

美食特产:海蛎煎、海带及海带包、鲍鱼等海鲜,海蛎干等各种干货,海鸭蛋、沙土花生和地瓜。

餐饮住宿:岛上唯一的酒店惠屿岛假日酒店提供餐饮、住宿,也可以住民宿,岛上有3家民宿,这4个地方住宿均可欣赏海景;肖厝村沿路有几家餐厅不错,肖厝码头附近的海上渔排餐厅也可一试,但价格略高。

“旅游+”留住 看得见的乡愁

刚下船,在码头碰到了几位来自泉州中心市区的登岛游客,问他们感受如何,他们的回答让记者和在场的村干部,都陷入思考:我们走了一两个小时,海滩确实很漂亮,可是其他的也不知道看什么,准备回去了。

是的,如果上岛只是到沙滩走走,没听过关于晋富宫的传说,不知道神井甘泉对岛民的意义,没到“老婶嬷厝”看看岛民的先人留下的痕迹,不曾到旧的民居里去探寻几代岛民生活的印记,也不了解惠屿岛在没通电、通水、通网络、通有线之前,是什么样子……那么,确实,她的海滩也许并不是最大最美的。

美景是静态的,只有与其伴生的文化内涵,才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因此,保护和挖掘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对惠屿岛的居民而言,更是留住看得见的乡愁,给后代留下一份斩不断的血脉与文脉,让他们的后代,不会因为岛屿生活设施的改善和文明的现代化,而忘记几代人栉风沐雨建设岛屿时共生出的拼搏、团结、坚持等等精神力量。

好在,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是一份良性而有力量的发展。因为旅游业具有像互联网一样的强大渗透力和提升力,能渗透各行业并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催生各种新业态、提升各行各业。我们期待,在主动融合“旅游+”的发展中,惠屿岛不仅将迎来更加秀美的生态环境,也将进一步修复、提升自身的人文内涵。

(宝阳)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