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县市动态»正文

安溪县获评“世界藤铁工艺之都”!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9-08-20

今天上午,山城沸腾了。在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及亚太地区理事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安溪递出的藤铁家居工艺产业又一张靓丽的名片: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审核通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手工艺城市——藤铁工艺之都正式花落茶乡。


申都·过程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安溪已准备了三年。

5月15日-17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及其亚太理事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成考评专家组到安溪县,开展“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手工艺城市——藤铁工艺之都”考评工作。


这场对安溪县藤铁工艺产业的“大考”从千年安溪文庙出发,考评专家组遍访安溪县藤铁工艺企业、场馆、学校及乡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议,考评组近距离触碰指尖艺术,感叹于安溪县藤铁工艺历经千年传承,注重保护,传承创新,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其产业的文化性、手工性、创新性、国际性等方面已具备“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的基础条件。


各种不同场合展示出的“国际范”,藤铁工艺历史让人收获的一个个惊喜……考评组成员惊叹于东方艺术的古老和魅力,更感叹安溪藤铁工艺深厚的文化性和独特性。

传统·传承·传奇


安溪藤铁工艺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五代初建安溪县志》记载,古代安溪人“荷畚执筐,为安职业”,编织技艺已是重要的谋生手艺。安溪“竹藤编”这一古老技艺,具有千年历史,被誉为“指尖上的魔幻艺术”,实用性与工艺美相融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72年,被誉为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宗师”的陈清河创办了安溪县尚卿竹编工艺厂,以热水瓶外壳为主产品。对热水瓶外壳的不断创新,催生了其他藤编产品,并进一步催生了安溪的藤铁工艺产业。

 

 

历经40多年的发展,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业走过一条“竹编——藤编——藤铁工艺——家居工艺”的创新蜕变之路,产业配套齐全,集群发展。从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到物流贸易,具有中国最完整的工艺产业链条,形成“家居饰品、花园用品、茶文化工艺品、LED应用工艺品和实木工艺家居”等五大系列,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圣诞、万圣等文化,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装饰性、观赏性、艺术性,凝聚着文化积淀和艺术韵味。



 

经过历代发展,一根根不起眼的竹藤,由草根工艺发展成为造福百姓的民生支柱产业。安溪全县现有工艺企业2200多家、加工点3000多个,2018年行业产值15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创新·创业·创造

 

 

产业发展中,安溪县政府在扮演引导者和助推者角色的同时,一系列组合拳也一路相伴,扶持产业发展,为藤铁产业跨越发展注入灵魂。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科技、文化、品牌“三轮驱动”,在规划、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更大力度扶持藤铁工艺业发展。

出众·出海·出彩

近年来,安溪又逐渐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针对这些国家的市场需求,打造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大力开拓新市场。

 

 

如今,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溪家居工艺凸显中国智造,占有海外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2018年全年工艺品出口16.51亿元。其中出口美洲占39.6%(主要是美国),欧盟占29.5%,非洲及其他地区占30.9%,入选国家非遗,成为鲜明的安溪符号、“海丝文化”的亮丽元素。

 

 

 

 

安溪先后被授予“中国藤铁工艺之乡”“中国藤铁工艺出口基地”“中国家居工艺产业基地”“中国藤铁工艺之都”等荣誉称号,英发家具、聚丰工艺、恒发家居、恒星家居、新唐信家俱等一批企业个体品牌加速形成。

发展·历程

起源

编织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农耕文明的缩影,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安溪是农业大县,竹藤编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开先县令詹敦仁在《五代初建安溪县志》记载:“荷畚执筐,为安职业”,说明安溪置县之时,编织业就已是百姓的谋生手艺。

农耕时代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竹藤编制品映射出我国农业历史的悠久和农业文化的辉煌。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茶叶的加工制作与竹藤编制品密切相关。唐代末期安溪竹藤编十分盛行并在历代发展不断创新成熟。

七十年代

上世纪70年代,安溪创办了第一家竹编工厂——尚卿竹编工艺厂,开始由草根工艺进入工艺品产业发展之路。1972年,在全国第二届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陈清河送去花瓶、花篮、果盘、菠萝罐等8件竹藤作品参评,其中菠萝罐作品被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型画册,当时全国只有3件竹编作品入选。

八十年代

1984年,经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安溪创办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安星公司的竹藤编工艺品,在材料运用上,采用竹、藤、木、草、根等多种原料综合,手工编织,成为欧美市场的流行趋势,并带动安溪竹藤编乡村加工点遍地开花,扶贫脱贫。“全国竹藤编看福建,福建竹藤编看安溪”,工艺界这句话,体现了安溪竹编业在全国的龙头地位。

九十年代

上世纪90年代初,以全国劳动模范陈清河为代表的安溪工艺界,把坚硬的钢铁和细软的藤丝,刚柔并济,巧妙结合,首创“藤铁工艺”新艺种,并传播到福建乃至广东、浙江、广西等地。广交会每年都设立“安溪藤铁工艺”专区,成为国际市场的潮流手工艺品。安溪也因此成为中国藤铁工艺的发源地。

新世纪

进入二十一世纪,安溪藤铁工艺进入家居工艺文化发展新阶段。工艺品涵盖家居饰品、花园家具、圣诞礼品等,融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圣诞、万圣等文化,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装饰性、观赏性、艺术性,凝聚着文化积淀和艺术韵味。创新是安溪工艺产业发展的生命。如今,安溪藤铁工艺业由原来较为单一的竹编、藤编,发展到铁、藤、木、金属、陶瓷、树脂等十三大系列品种数十万个产品,远销美国、欧盟、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 源:安溪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涂志圣

相关新闻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