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经济观察»正文

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容易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3-07-0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12年的38354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该国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稍有不慎就容易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尚未完全消退,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亟须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为激烈。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警示我们,要想真正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早、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更加主动地探寻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但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一是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二是经济增长中的人口红利逐步衰竭;三是缺乏自主创新,经济增长的技术支撑薄弱;四是收入分配不公难题亟待破解;五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环保技术水平较低。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积极探寻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充分挖掘高增长行业的潜力,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才能根本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考虑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深入研究和探讨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中抓住最主要的、最关键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推进全方位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而文化体制改革等也存在种种不足,这些均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搞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最终实现多领域改革齐头并进。

  第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看,扩内需最雄厚的潜力在城镇化。尤其是在当前外需持续疲软和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而且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比如,继续改革现有户籍制度,打破农民进城障碍,特别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培训、就业以及子女入学等各方面的权益,确保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再如,在坚持发展大城市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此外,还要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推进经济转型,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业是内需潜力最大的产业,也是未来可能促进各产业融合、支撑城镇化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引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服务业供给,不仅可以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满足多样化需求、平衡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价格,而且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因此,要针对当前制约因素,深入调查和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将服务业培育成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是健全和完善支持服务消费的政策环境。要鼓励生产和生活消费,积极培育文化服务业、家庭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旅游业、工业设计等市场,力促产业分工科学合理,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方式转变。二是加强服务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服务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并且积极贯彻和落实。三是积极发展创意产业。要建立健全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议尽快建立全国性创意产业协会,加强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培养,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大力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此外,还要加大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推广和利用,推动服务模式向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第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产业,必须引起我国足够重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日趋紧张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也能够提升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能够创造出更多新的市场需求,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培育和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绿色增长。三是积极引进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创新突破来获得发展机会。四是积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有效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要根据市场规模和技术熟练度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规模和发展方向,发展一批、培育一批和储备一批。同时,还要结合市场需求,集中力量加强科技攻关,优先发展一大批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做好充分的产业技术储备;加大对技术尚未成熟领域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力争早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胡勇 作者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来 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滨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