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航海通商古建筑: 见证泉州悠久海外交通史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3-10-08

从南宋时期开始,泉州就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现今泉州许多地方还遗留着当时对外贸易的古建筑,比如真武庙、姑嫂塔、六胜塔等。它们见证着泉州对外贸易的兴盛。

真武庙 祈风保航的重要遗迹

真武庙位于泉州市区东海法石社区,依山面海,曾在泉州海外交通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泉州海外交通在宋元时期非常发达,宋代又最尊崇道教,所以每次航海,郡守都要到这里祭祀海神,求真武大帝庇佑。真武庙自宋以来,香火长盛不衰。山门前有一眼明代古井,名叫“三蟹龙泉”,泉水清冽甘甜;山门有一对石刻对联“仰之弥高大观在上,过此以往联步而升”,是清代翰林庄俊元手书;台阶旁的扶手,上有两尊小狮子,历经千年虽已风化大半但其形态仍憨态可掬;拾阶而上,可看到一块明代嘉靖年间的“吞海”石碑,意思是说真武势盛,气可吞海,而石碑下则是天然而成的巨龟形状,一旁还有一条蛇探出信子,观之则与玄武的龟蛇造型吻合,这些都是值得品味的名胜。真武庙因是海上丝路“祈风”保航的另一遗迹,1991年1月联合国海丝之路考察团来泉州,也特别赶到真武庙考察。

今日的真武庙以其独特的文物价值,成为弘扬玄武信仰文化,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凝结海峡两岸同胞感情的纽带。真武庙与台湾300余座玄武宫宇有着神缘关系,1997年真武帝神像首次跨越海峡前往台湾全岛巡礼弘法,接受百万信众膜拜,为泉台宗教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姑嫂塔 闽南游子的故乡依恋

泉州以石塔为航标,南宋初在泉州湾入海口制高点石狮宝盖山上建造的姑嫂塔(又名万寿塔、关锁塔)即成为来往商船抵岸的航标。其之所以能千年来依然挺立,究其原因,是它的造型和结构按所在的环境和气候设计,与众不同。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中分析说:“宝盖山上由于海风很大,所以塔的设计与其他塔的形状不同,下大上小,看上去犹如‘泰山稳坐’,台风再大,也休想伤害它,这也是它能保存近千年而仍健在的原因。”像姑嫂塔这种形状的塔在全国极为罕见,它充分显示出宋代泉州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对于姑嫂塔的建造,在闽南一带流传着一则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明代著名历史学家何乔远的《闽书》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于是“姑嫂塔”一名远扬海内外。闽南一带,尤其是泉州自古以来往东南亚等地谋生者甚多,他们远隔海洋,思念故乡,姑嫂塔成为游子们挥之不去的依恋。后来,姑嫂塔就衍化为闽南侨乡的象征。

六胜塔 对外通商的商船航标

六胜塔屹立于石狮蚶江金钗山上,濒临海滨,俯瞰石湖码头,与大、小坠岛之间的岱屿门主航道遥遥相对,又与姑嫂塔南北遥遥相望。它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在宋末毁于兵火。为了适应元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更为兴盛的需要,海商凌恢甫于至正年间重建,使之继续发挥航标的作用。

姑嫂塔、六胜塔以及供来往的商船装运货物的石湖古码头,成为闽台文化渊源一体的重要见证。2002年还被纳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考察点。

来 源:泉州晚报 记者李凯龙/文 陈晓东/图 责任编辑:阮李理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