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文化建设重基层 群众乐享受益多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1-21

 

由螺城镇承办的惠安县文化“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昨日举行 (骆艺玲 摄)

 

南音兴趣班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张锦宣 摄)

 

中新社区广场文艺汇演 (张锦宣 摄)

核心 提示

乡村文化建设、农民精神生活引领,是当前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无法忽视的时代命题。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事业兴。如何丰富农村文化体系、滋养农民精神家园,如何以文化入手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考验着每一位基层文化建设者。

今年,惠安螺城镇高分通过全省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镇验收,进入全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方阵,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生动样本。在螺城镇,基层文化建设厚积薄发,各类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一个“能文能武、有动有静”的民俗大舞台,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文化生态景象。 □本报记者 殷斯麒

社区文化

“家门口”文化提升幸福指数

文化建设,首先是为了服务群众。螺城镇将所辖11个社区打造成最直接的基层文化宣传阵地,社区引导组织各类丰富的文化活动,居民在家门口便能感受到拂面而来的文化新风。

如何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最后一公里”,螺城镇东南社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东南社区注重挖掘根植本土、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开展广场舞、太极拳、门球、气排球、竞技麻将、地掷球、腰鼓、小鼓、地滚球、投环、夹珠、飞镖等十几类项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项目,最大程度满足居民文化活动需求。同时,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社区文化配套基础设施。社区目前组建了村级艺术团和群众性文化“五支队伍”,共有400多人的规模;拥有六处群众性文体活动场地、居民学校及各类宣传橱窗、宣传栏,形成了“三场二室”(气排球场、地掷球场、乒乓球场、图书阅览室、公益性上网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

“孝义”文化是东南社区大力弘扬的社区文化。该社区在全县率先开展“孝义”文化进社区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十佳孝义户”、“美丽东南人——百佳文明户”以及“厝边好人”等,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起“奖学助学”活动,共发放奖学助学金16.8万元。致力营造关心教育、兴学乐学的良好社会气氛,使社会正能量在社区中广为传播,各项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构成了东南社区特色的社区文化。

“平时闲暇时间社区居民都喜欢参加各类娱乐体育活动,很多是媳妇带着婆婆一起来参与的,群众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现在社区里邻里纠纷少了,赌博酗酒等不良风气也少了,婆媳关系更和睦了。”东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安娜介绍说,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满足了男女老少各个年龄阶层的不同需求,潜移默化的宣传渐渐提升了居民素质。

老少同乐

开辟留守老人儿童的精神乐园

关爱乡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构建乡村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中的老人与儿童成了村里的“主力”,在关爱他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守护他们的精神家园。

螺城镇溪南村里,一座三层楼的老年活动中心是村里热闹的场所。老人协会副会长柯其法是活动中心的管理者之一,也是活动中心里门球队伍的主力。“这里有棋牌室、农家书屋、电脑室等,村里的老人经常到此活动。”柯其法介绍,除了一些益智活动外,协会还经常组织文体活动,比如柔力球、太极拳、门球、地掷球活动等,除了每天都有的小型文体比赛,一个月还会组织一到两次的大型文体比赛,发动全村的老人参与其中。

近年来,溪南村投入12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文体公园及老人活动中心,包括550平方米的标准篮球场、400米塑胶跑道、600平方米的广场舞蹈场地、200平方米的健身器械区域、120平方米的地掷球场地、300平方米的门球场地等。

“这个老年活动中心把村里的老人都聚集在一起,参加文娱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愉悦了我们的心情。”柯其法参加过多次老年人运动会,曾取得不俗的成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正是老年活动中心带给我们的益处。”目前老人协会已经有280多名会员,并仍在持续增加中。

此外,村里还投入160万元建设5000多平方米的青少年社会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周末开放,既有文化长廊、普法宣传长廊,又设有休闲广场、灯光球场、健身广场,小朋友们还能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图书室、乒乓球室、科技室、电脑室、心理室、棋艺室、文艺室、书画室等兴趣小班,村里聘请了有专业特长的辅导老师和志愿者来上课,这里成为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的基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广场文化

丰富载体点燃群众热情

“春满螺城”——已连续举办十六届的文艺晚会,越来越成为惠安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每年春节,惠安中新花园广场总是暖意浓浓,一道道文化盛宴吸引了周边群众纷至沓来。

歌曲、舞蹈、木偶、魔术、太极拳、古筝合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一一登场,演员们活灵活现的表演,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和连连喝彩。“表演太精彩了,和电视上看到的一样。”东南社区居民王阿姨是“春满螺城”晚会的忠实观众了,对于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品质的文化表演,她表示很开心。

除了“春满螺城”之外,螺城镇每年还定期举办“螺城之春”、“芳草之夏”、南音会唱、灯谜会猜、诗词吟唱、诗书画展、迎春舞会、文艺踩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文体活动。老人运动会举办了十七届,“芳草之夏”戏剧展演更是持续了二十三年,打造出一块块群众文体活动金字招牌。

常年举办文艺演出的中新社区,拥有城市综合休闲广场——中新花园。其周边楼宇环抱,园中绿树成荫,有音乐喷泉、健身器械、休闲座椅、十二生肖雕像、LED电视大彩屏和错落有致的石板材地板,是群众休闲、锻炼、娱乐的好去处。舞蹈爱好者牵头发动组织兴趣人员,自愿筹资购置音响器材,社区物业公司免费提供电源,社区联防队负责维护广场治安秩序,经过多年努力实践,形成了壮观的群众性舞蹈场面。

如今,不论寒暑,每当华灯初上,悠扬的乐曲按时响起,场上两三百人伴随音乐节奏跳起广场舞、交谊舞和健身秧歌舞,一片歌舞升平的幸福景象。今年五十岁的王阿姨经常和姐妹们一同前来跳舞,“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跟大家唠唠家常、增进友谊。”王阿姨笑着说。

记者手记

久久为功 必有所得

“春满螺城”、“螺城之春”、老人运动会、“芳草之夏”戏剧展演,动辄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群众文体活动,是采访中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把一项项活动举办得这么“长寿”,这不就是干事创业所需要的“久久为功”吗?

“乡村文化活动是一个重要载体,是个灶,可以煮出许多好东西。乡村文化这把火已经点起来了,接下来的任务是要烧旺。”诚如惠安县委书记肖汉辉所言,惠安以“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在乡村文化的大“灶”里添加“柴火”:壮大基层文化队伍、盘活基层文化阵地,建成投用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灯光球场、激情广场、健身路径等各类文化场所设施,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众人拾柴火焰高,像螺城这样,以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火候”精心炖出的群众文体活动大餐,当然就更美味可口了。

基层文化建设,是为群众谋福祉、为子孙后代计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道艰且长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锲而不舍的长期坚守。像螺城镇这样,看似年复一年地愚公移山下笨功夫,实际上是要有莫大恒心与定力的真功夫。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久久为功,必有所得。 (信奕 斯麒)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