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县市动态»正文

晋江磁灶以瓷为名造梦想 欲再现古镇曾经辉煌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6-14

被时代冷落的“土疙瘩”

如今的磁灶,已然成为中国陶瓷建材行业中的佼佼者,但磁灶也已不再是当年模样,那些让磁灶人引以为豪的瓷器,也成为回不去的过去。

 

蜘蛛山窑址出土的宋代绿釉瓶

蜘蛛山窑址出土的宋代绿釉瓶

 

金交椅山古窑址

金交椅山古窑址

“以前家家户户都用我们自己烧造的糕钵蒸糕,用陶油缸装油,海边的渔民到我们这买陶瓷的网坠,盐场到我们这里买粗陶板晒盐,婚丧喜庆更是离不开我们磁灶的陶瓷。如今,这些东西都让玻璃、钢铁取代了,传统没了,工业化生产瓷砖、琉璃这些建筑材料代表不了磁灶窑曾经的辉煌。”岭畔村65岁的老陶瓷工匠吴松森说出了不少老陶工的心里话。

他是村里成立的“制陶吧”的一位老师,一有空,他就会去那教孩子们拉坯制陶,“孩子们也许以后不再靠制陶为生,但希望千百年来磁灶人‘讨生计’的本领能够一直传下去。”

一座800年的龙窑熄火

“虽然千百年来陶瓷烧造的方法和产品有所变化,但对于岭畔人来说,陶瓷就是生命。”吴吉祥告诉记者,“从古至今,都有九成以上的岭畔村人靠陶瓷过生活。以前家境好的人会有自己的窑炉,家境一般的就在窑仓有空位时租赁作业,有的则服务于整个制作陶瓷的‘产业链’,负责挖土、运输之类的。”

85岁的制陶老师傅吴丁山,就属于当年“家境好的”那批人,蜘蛛山古窑800多年来塌了修、修了塌,到了吴丁山父辈时仅剩下20来米长,也成了他家的产业。吴老年幼时其父亲便去世,12岁起他就开始学习制陶技艺,这是大多数岭畔村孩子学艺的年龄。吴丁山说,记忆中母亲负责的是陶瓷的销售,而自己则在窑中和师傅们一起制陶、烧陶。生意好时,整个窑都由自家料理,生意不好时,家里会把一些窑仓租出去。

吴老至今仍记得蜘蛛山窑内窑外工人进进出出的景象。“窑外,有人挑着陶土过来到附近的作坊。作坊外有人用水碓粉土,淘洗沉淀,再用脚踩踏炼泥;作坊里有的陶工正在拉坯,有的则把成型后的坯上架晾坯。还有人在负责给器物上釉,而待釉晾干,就有工人装坯入窑,大家各忙各的,忙的时候手一刻都停不下来。”

晋江国营陶瓷厂建立后,蜘蛛山的龙窑便成了陶瓷厂的专用窑,熊熊的窑火基本不曾熄灭,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营陶瓷厂退出,吴丁山家又继续用这座古窑烧造陶瓷,但此时烧造的已不是原本的生活用瓷,而是烧造琉璃瓦等建筑用瓷,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座延续了800年的古窑才正式熄火,成为磁灶人心里永远的记忆。

一个陶工的50年陶海沉浮

1950年出生的吴孝荣,12岁跟着师父在土尾庵学制陶瓷,当学徒的三四年时间,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不停地挑水、打扫、晒陶瓷。时至今日,他仍记得初入行时的艰难。

“刚开始连练手的机会都没有,主要是窑有限师傅又多,根本没地方练习,只有等到大中午师傅们去吃饭了,才能利用空出来的地方学做东西。直到1965年有个师傅离开那个窑场,我才有了一小块自己的空间。”吴孝荣记得,从这一年开始,他终于能够靠制瓷来赚钱。“陶工就是靠着制作陶瓷讨生活。除了有位置,我们还得靠天吃饭,做好的陶瓷要先晾晒,如果遇到下雨干不了就没法烧,进去烧了也不是万事大吉,从装窑到烧制,再到退烧,要5天左右,这5天没法拿陶瓷换钱,不省着点用,连吃饭钱都成问题”。

在磁灶,各个村基本都在制瓷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岭畔村主要做制陶、烧造、贸易,下官路村、大埔村负责供瓷土,龙窑的旺火则要南安九溪村的松枝点燃。到了26岁时,吴孝荣发现单靠制作和烧造瓷器无法维持家用,便转而做了收入更高的销售。“当时卖东西可没有淘宝和快递什么的,靠的都是力气。”吴孝荣记得,当初要用木板车将瓷器运出,要经过前店的一个大坡,单靠自己一个人根本无法把堆满货物的板车拉上坡,天还没亮,家里就要有人跟他一起出发,帮忙把板车拉上大坡后再折回家,一个来回就要3个小时,东西一路往人多的地方拉着卖,换必要的生活品,回来还得挑大半夜,怕因“长途贩卖”被抓。到后来,由于利润高,不少陶工都转行做了销售,东西越卖越远,有时还卖到省外,一大帮人拉着一货车陶瓷到外面,遇到人多的地方就留下一两个人拓商路。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建筑用瓷需求的加大,传统制瓷基本消失,吴孝荣也改行做起瓷砖销售,而当年伙伴们搭建的商路,也成了磁灶瓷砖的“金路”。回想起60多年走过的路,吴孝荣有些感慨,“突然间所有制作生活用瓷的人都消失了,工厂大量进行机械化生产,龙窑也一个个停烧,说实话,真有点舍不得”。

一个古镇的1500年兴衰荣辱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磁灶窑最早的窑址可追溯到南朝晚期,距今1500多年。”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介绍,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成为“梯航万国”的通商巨埠,磁灶制瓷业得到了飞跃发展,至今在日本和东南亚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当年的磁灶瓷器被发现。元朝统一中国后,泉州港达鼎盛时期,陶瓷外销量更大,使得磁灶窑无论从规模、技术,还是从品种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到了明清,随着“海禁”和泉州港的没落,磁灶制瓷业也开始走下坡,这一时期发现的有清代的七处窑址,仅发现青、酱两种釉色,器型也趋于单调,主要为缸、瓮、钵、壶等粗陶器。但明清时期的“海禁”和“迁界”,却促使了不少磁灶陶瓷工人往海外谋生,磁灶制瓷工艺在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磁灶吴姓陶工到菲律宾办窑场,在那里生产的陶瓷,被称为“文奈”。根据上世纪80年代晋江国营陶瓷厂老工人的记述,磁灶直至清代末年和解放前,还有许多人去新加坡和菲律宾“操作此业”。

根据《磁灶窑瓷》记述,直到1978年,磁灶终于迎来了再创辉煌的第二个春天,磁灶再次燃起熊熊窑火。如今的磁灶,已然成为中国陶瓷建材行业中的佼佼者,但几乎无人再烧造曾让磁灶人引以为豪的瓷器了。

来 源:闽南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