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县市动态»正文

晋江磁灶以瓷为名造梦想 欲再现古镇曾经辉煌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6-14

文创园里的“磁灶梦”

“国保10年了,应该到了重新打响磁灶窑址这个品牌的时候了。”吴吉祥说,村里正在盘点登记一些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古大厝,要精心保护起来。下一步计划启动综合保护开发,搞一个大约30亩的陶艺文创园,也要把陶艺传承的氛围做起来,以后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项目。陶艺文创园用地,镇村正在向晋江市国土局等上级部门报请审批。同时,也请台湾大学城乡规划顾问团队来做初步设计方案。

 

台湾陶艺大师吴正宏入驻岭畔村,将对磁灶传统陶艺进行创新

台湾陶艺大师吴正宏入驻岭畔村,将对磁灶传统陶艺进行创新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介绍,磁灶窑址中的金交椅山窑址初步入列“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考察点之一,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相关规定,如在遗产区、缓冲区等范围内的整治保护、文物展示等,都应向国家文物局和申遗文本编写单位报请批准。

插上文创的翅膀

海都记者从晋江市政府、磁灶镇政府了解到,目前市镇村三级都在思考磁灶窑址的转型出路,引入文创概念就是其中一个考虑。为此,磁灶镇还特意为岭畔村陶瓷文创产业拟定了一份建设计划书,初定4条:

一是整合村间空地,规划建设特色陶瓷文创园。同时牵手台湾莺歌区“文生窑”陶艺大师吴正宏,借鉴莺歌陶艺的创新技术,对磁灶传统陶艺进行创新。目前,已委托设计团队开展文创园前期工作。

二是拟沿梅溪岭畔段两侧,打造一条陶瓷文化长廊。带动本土文创团队,深耕“千年制陶文化”品牌,营造特色陶瓷社区。

三是依托陶瓷体验基地,继续面向社会义务开展传统制陶工艺教学活动,开展传统陶艺进校园,推动磁灶陶瓷文化的传承。

四是用好“千年制陶发源地”的品牌,围绕陶瓷文创园、陶瓷文化长廊、古窑址、陶瓷博物馆、陶艺体验基地等,开辟特色陶艺旅游路线,推出特色陶艺体验旅游项目,发展特色陶瓷乡村旅游。

海峡对岸的台湾新北市莺歌区,陶瓷业发达,正是起源于200多年前到莺歌落脚的晋江磁灶商人。同样,因陶工的短缺经历过没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莺歌陶瓷通过开发文创,成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莺歌23代制陶传承人吴正宏说,台湾陶瓷文创产业较发达,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岭畔借鉴。莺歌陶瓷历经200多年发展,日用陶、建筑陶、工业陶等都做过,如今发力工艺陶,在传统陶艺基础上,引入文化创新元素,形成了创意独特的陶艺文化。

目前,磁灶已邀请台湾陶艺大师吴正宏入驻岭畔陶艺体验基地,打算引进其创意陶瓷工艺和新型功能性陶瓷制作技术,依托国保单位“磁灶窑址”、磁灶陶艺体验基地等,整合利用村间废弃窑场、华侨洋楼、闽南古大厝等,筹建陶瓷文化生活体验馆,逐步带动陶瓷文化特色乡村旅游。

向莺歌陶瓷取经

吴正宏今年已76岁了,近20来年都在大陆,其家族五代从事陶艺百年,在台湾陶艺界声名显赫。清末,其祖父吴及从岭畔村前往台湾谋生,在一家陶瓷窑厂当师傅头,父亲从小学陶,后来到莺歌开发仿古陶瓷,成了当地仿古陶瓷的先驱人物。而吴正宏自己也摸泥巴60来年了,希望将自己的陶艺老手艺流传在岭畔村,以向父亲、祖父等先人致敬。“两岸陶艺交流有些脱节了,就像我的根一样,需要重新连接起来”。

在他牵线搭桥下,4月下旬,受莺歌陶瓷文化观光发展协会邀请,晋江磁灶商会、岭畔村等赴台开展陶瓷文化考察交流。

走访期间,晋江博物馆馆长吴金鹏、磁灶商会副会长吴炳辉都注意到一个细节:早在20多年前,莺歌区就开始推动传统陶艺转型,鼓励莺歌陶艺创新并创办陶瓷职业学校等,从而抢得了先机。

吴吉祥说,目前已很难找到仍依托于传统手工陶艺制陶的企业,但其实磁灶几年前就开设了“制陶吧”,邀请村里制陶老艺人免费教授传统陶艺,还建成了村级陶瓷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体验人数超过5000人次,镇里还以苏垵小学、岭畔小学为试点,开设手工陶艺兴趣班,邀请传统艺人每周定期开课等。

考察结束后,磁灶镇就考虑了下一阶段的对接计划,准备学人所长。

第一个计划是筹备成立磁灶陶艺(文创)协会,设立镇级“陶瓷工艺之家”等,聚集民间传统陶艺人;吸收青少年陶艺爱好者,培养陶艺人才,鼓励陶瓷创作、创立陶艺品牌,举办传统陶瓷作品展等;并邀请台湾等地相关专家评定,授予荣誉。

另外,要借鉴新港板陶窑社区的社区营造经验,拟引进台湾大学城乡发展与研究基金会的一名社区营造专家(规划师)的文创团队,以岭畔村为试点,结合磁灶窑特有的产品、技艺等进行村庄规划、社区营造,打造陶瓷文化特色村,并计划明年申报福建省旅游特色村。

转型关键在传承

在5月底的发掘现场,有一个细节让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范佳平印象深刻:岭畔村里一些老一辈的陶艺师傅赶来,看到一堆堆陶罐出土,都乐坏了,他们说年轻时就常在附近山头捡到过陶瓷碎片;而村里年轻人则只是看看热闹,可能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他们都不怎么关心那段历史。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应该坚守闽南特色,发掘自己的文化底蕴,把磁灶窑址这块牌子重新捡起来擦亮,走陶艺与旅游结合的艺术陶瓷之路。”

无论是转型、借鉴还是文创,在磁灶窑未来出路的关键词中,最核心的仍是传承二字。

在参观莺歌陶瓷期间,吴吉祥听说,为推动传承发展,莺歌陶瓷主动引入创新,并启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发展,鼓励民间陶艺人自创家庭作坊和陶艺品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文生窑”,这个以吴正宏的父亲名字命名的家族陶窑,如今已交由吴正宏的儿子来经营。创立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创意陶瓷,融入创新工艺,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实际上,岭畔村也还有几十名至今仍熟悉传统手工制陶技艺的老师傅,如何发挥这些人的传帮带作用,从而推动手工陶艺的转型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个课题。

吴金鹏认为,磁灶传统陶艺被冷落,原因还在于大部分制陶老艺人的观念没有转变,只固守传统,没有意识到要引入融合创新工艺,形成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来延续磁灶陶艺的新生命。引入几家莺歌知名创意陶瓷品牌,能冲击一下磁灶陶艺产业不温不火的现状,或许还能带动磁灶创意陶瓷产业整体再上一个台阶。(海都记者 陈紫玄 陈建辉 编辑 叶碧玉 陈世国 视觉 龚长旺 张娟)

来 源:闽南网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