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文旅产业»正文

闽台“三同文化”引领姓氏寻根潮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6-06-17

 

 

参加第八届海峡论坛·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动暨闽台同名(同宗)村镇寻根续缘之旅的台胞们,先后到泉港区峰尾古城和后龙镇土坑村等地参观。图为台胞摸着土坑村一棵20多米高的百年木棉树合影。 (陈起拓/摄)

同宗、同名、同礼乐。近年来,闽台通过两岸族谱对接、祖居地祖墓探访、家训参照、文献查寻、考察交流等方式,成功帮助不少台湾姓氏族群认祖归宗,密切了两岸民间家族、乡族间的联系;两岸同宗村、同名村的续缘共鸣,将为闽台带来寻根问祖的新高潮

闽台“三同文化”(同宗、同名、同礼乐)是闽台人民千百年来不断迁徙、互动发展的结果,彰显了闽台“本是同根生”的血缘关系,维系了闽台文化的价值认同。6月11日至12日,第八届海峡论坛·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动暨首届闽台同名(同宗)村镇寻根续缘交流大会在泉州市泉港区举行,来自闽台的宗亲代表、谱牒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了活动。与会的台湾同胞还前往各自姓氏宗族的祖籍地,开展寻根谒祖之旅,与泉州宗亲感受共同的记忆,续接浓浓亲情。

近年来,闽台姓氏专家通过两岸族谱对接、祖居地祖墓探访、家训参照、文献查寻、考察交流等方式,成功地帮助不少台湾姓氏族群找到了自己这一族在闽南的“根”,使众多台湾同胞得以认祖归宗,密切了两岸民间家族、乡族间的联系。泉州姓氏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蔡第乐表示,两岸顺应民意,汇集民智,以闽台同名村、同宗村的史实来印证闽台源远流长的亲情、感情、乡情;以同宗姓家族的认同来印证我们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同名村、同宗村宗亲开展寻根续缘活动为纽带,印证两岸同根脉,闽台一家亲。两岸宗亲亲情血脉相连,血浓于水。

前不久,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副馆长朱定波刚完成了《泉港头北人·闽台同宗村》一书的编撰工作。多年来他重走了闽台主要的同名同宗村落,不仅相当完整地记载下了泉港区与台湾各地源自于这一祖籍地的同名村、同宗村的迁徙、繁衍的详细情况,还在书后附录了台湾数百座宗祠家庙名录。

台湾民俗文物协会理事长王明和先生认为,宗谱是族之传承,潜藏深层的宗族意识,形塑内在的灵魂特质。以各种形式来宣扬、认同族群的光荣历史,赓续传统,衔接心灵,都是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

台湾彰化县顾氏宗亲会执行长、70多岁老人顾炯吉这次带了5位顾氏族人前来参加活动,“台湾顾氏基本居住在台湾中部,前几年,我们在朱定波先生的帮助下,来泉州找到了同一脉的顾氏宗亲,真是无比高兴”。顾炯吉激动地说,“这两年我不断带台湾宗亲来泉州寻根谒祖,就是想告诉他们,虽然海峡相隔,但是闽台顾氏心意却是相通的,因为我们永远同根共祖。”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活动闽台有超过30支姓氏族群实现了寻根对接。近年来参与“三同文化”交流的台湾宗亲已遍布台湾12个县市,达5万多人次。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蔡干豪表示,两岸同宗村、同名村的续缘共鸣,也将为闽台带来寻宗认祖的新高潮。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金环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5-22959379 邮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