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经济巨变»正文

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改革开放40年福建发展成就系列分析

http://www.qzce.com【泉州经济网】2018-11-22

改革开放40年来,泉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充分发挥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对外开放前沿和侨乡优势,勇于开拓,砥砺奋进,坚定不移地推改革,毫不动摇地促开放,以敢为人先的爱拼会赢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创新实践,创造了“晋江经验”、“泉州模式”,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一、经济规模快速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不断跨越。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7.79亿元,至1992年才突破一百亿元(127.12),用了整整15年;1993-2001年平均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增加一百多亿,至2002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达到1080.75亿元,是1978年的56.4倍,用了9年时间。此后十年,每年以两三百亿甚至是五六百亿的数量增加,2013年突破了五千亿元,2017年突破了七千亿元,达7548.01亿元。1979-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7%,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9.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从各发展时期来看,从“五五”计划后期至“十二五”时期均保持了11%以上的较高增速,尤其是在“八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41.2%的最高水平。自1999年以来,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9年稳居全省首位。在经济总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县级单位(包括县级市)中,泉州市占据4席(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其中晋江连续24年位列全省“十强”之首。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985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高出2.6个百分点。1992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首次同时超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分别高出30.2和11.6个百分点。1993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53.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78年的38.6:32.8:28.6调整为2017年的2.6:58.3:39.1,第一产业比重降低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升2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0.5个百分点。

(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0年,全市人均GDP突破千元,达1088元;1993年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超出320元;1997年突破万元,达10526元;2011年突破“五万元”,达51413元,2013年突破“万美元”,达1.01万美元。2017年人均GDP达到87615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39元,比1978年增长195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14.5%,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30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等偏上收入的顶部,接近高收入水平。公共财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88.76亿元,是1978年的932.2倍,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5.3%上升到2017年的17.1%,年均增长19.2%,比全省增速快3.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2.30亿元,是1978的743倍,年均增长18.5%。投资建设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城乡面貌、产业基础全面增强。199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2010年突破“千亿”,2017年达到4123.8亿元,是1978年的9043倍,年均增长26.3%。

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框架形成

(一)现代农业成就斐然。1978年前,农业生产仍然是公社、生产队体制,农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一系列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和措施的施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走上了市场化、现代化发展的轨道。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9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58.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0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4.7%。农民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累计培育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99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26家。引导经营主体争创农业品牌,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2017年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500多家、“三品一标”认证38个,全市累计411家生产主体纳入可追溯管理平台监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晋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并在全省率先颁发第一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累计建立35个市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

(二)工业体系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发展体系更加清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向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逐渐形成传统产业、重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板块、十几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体系,全市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亿元增加到2013年突破万亿,2017年达15265亿元;1979-201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7%。在乡村工业化基础上,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改制上市,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传统产业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抓住国家能源战略布局调整机遇,先后引进中石化、中海油、中化、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等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逐步形成以福建联合石化、中石化泉州石化为龙头,泉港、泉惠石化园区为主要载体,上下游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配套加工零部件起步,打造了“毛胚铸锻-零部件生产-整机装配-产业服务”一体的产业链,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以工程机械、专用机械等为特色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2017年全市纺织服装、建材家居、石油化工、鞋业、机械装备、食品饮料等6个产业集群年产值超千亿元,形成支柱产业群,在全省产业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高新产业从无到有,多点突破:以模拟信号对讲机行业起步,不断向微波通讯、数字视听、北斗卫星应用设备、智能安防监控、专用软件等领域拓展;立足传统中医药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现代中药、功能性食品以及新型海洋医药;抓住新一轮产业布局窗口期,大力培育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了晋华集成电路、三安高端半导体等一片龙头项目。2017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99.54亿元,一些行业规模迅速扩张,高新产业形成蓬勃发展之势。

(三)服务业实现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传统服务业迅速兴起,泉州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并举,以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培育重点骨干企业为抓手,大力促进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92年,全市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1%,二、三、一产业结构开始形成。2017年,全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952亿元,是1978年的300倍,占GDP比重达到39.1%,比1978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商贸业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保障供给型行业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型产业的转变,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创新高。199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2009年突破千亿元,2014年突破两千亿元,2017年突破三千亿元、达3033.95亿元,占全省份额近四分之一,是1978年的660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18.1%。新兴服务业创新发展,积极构建“生产基地+物流+互联网”、“产业+科技+金融”、“海丝+古城+旅游” 、“医+养+健+智”等发展路径,推进菜鸟项目、安踏一体化产业园等龙头企业智能仓配一体化项目建设,主动引导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开展“工业设计名师讲堂”、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等系列活动,切实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着力建设泉州天地汇公路港、福建海峡两岸安成青年创业园、海西石材城等9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石狮服装城、泉州新门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等一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商贸流通、家庭服务业、文化创意、物流业、金融业等12个现代服务业行业,培育一片行业“十佳”企业。至2017年,全市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88家,其中5A级2家、4A级21家、3A级65家,数量居全省首位。2017年,全市快递业务量7.3亿件,占全省近一半。全市累计拥有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3家、省级16家、市级33家,数量均为全省最多,电商交易额4000亿元,居全省首位,仍保持42%的高增长。2015年以来三产增速连续三年高于GDP增速。2017年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4%,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的良好产业格局日渐形成。

三、民营经济活力迸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一)率先改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改革开放初期,晋江地区的农民根据侨乡“闲房多、闲钱多、闲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率先兴办乡镇企业,开启了泉州民营经济的萌芽,各级政府敢于担当,率先突破,为民营经济茁壮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到1985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3万家,从业人员4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6.6亿元,超过了农业。1986-1991年,泉州积极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到1991年,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418家,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1992-1998年,泉州鼓励民营企业走股份化、集团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引导民营企业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泉州选择了通过提升质量、创立品牌确立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到2003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7个,国家免检产品34项,福建省名牌产品97项,驰名商标6件,著名商标119件,知名商标249件。2004年,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抓住机遇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2010年泉州市启动改制上市“121工程”,提出用3至5年时间,完成企业改制1000家,上市后备企业200家,实现上市企业100家。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境内上市公司20家、总市值1603.73亿元,境外上市公司84家,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2017年,泉州市民营经济总量达6183.51亿元,占全市GDP的81.9%;实现民间投资2933.7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1.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3025.71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9%;限额以上民营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额达1121.31亿元,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5%;民营出口商品总值1000.48亿元,占全市出口额的95.6%。

(二)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以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获批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为契机,进一步大力深化改革,承接超百项国家、省级改革试点,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改革品牌。突出“产业+科技+金融”,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产业集群,深化“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开通全国首个线上机器人租赁平台,创新推广“科创贷”、“无间贷”等金融产品,完善小微金融服务“泉州模式”,着力建设区域性实体金融服务中心。发展小额信贷“1+N”精准扶贫模式,强化金融支持弱势群体和创新创业。2013-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7个百分点,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2820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59.5%,是1978年的2137倍。扎实推进以改善营商环境为导向的各项改革,率先启动“多证合一”,工商注册便利化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至2017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68.71万,居全省首位。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减权放权。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审批环节428个,市级90%以上审批事项授权到窗口,审批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限35%以内,审批事项提前办结率达98.3%。行政执法检查“双随机”抽查实现全覆盖,行政行为更加规范。

(三)创新资源加快聚集。自1990年代中期起持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十八大以来进一步主动对接国家、省决策部署,完善以《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为主体的“1+X”政策体系,推出40项全国、全省首创的创新举措,创新环境趋于优化。实施“大院大所”计划,引进一批高端研发平台,鼓励民营资本建设39家新型科研机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分别达到8家、109家和71家,浔兴拉链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人才港湾”计划,认定高层次人才2415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院士工作站41家,居全省首位。组建泉州市人才创新共享联盟,促进各类科研平台之间加强创新共享。 2017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47179件和25525件,连续7年双双位居全省首位,5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创历史新高。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超70家,8家获评国家级;建成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4个、省级9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1个、省级15个,丰泽区列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7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16.7%。

四、对外开放硕果累累,“海丝”门户作用彰显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初期,泉州的晋江、石狮等地大胆利用侨资、侨力兴办“三资”企业,在全国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随着泉州晋江机场、肖厝、斗尾、泉州港、围头湾、深沪湾等五大港区开通以及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建立,泉州对外开放的条件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泉州充分利用优越的开放发展环境,在把外资外企引进来的同时,创造条件助力本地企业走出去,通过广泛联系侨领侨商侨亲、泉籍社团等活动,涵养新华人华侨、华裔新生代资源,加快培育面向“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新优势,积极做大“海丝”朋友圈,建立海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盟城市经贸互动合作机制,帮助企业开辟境外营销网路,寻找海外发展机会。2017年,泉州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列第49位),全年进出口总额231.54亿美元(折合1567.62亿元),是1979年的5789倍;举办第三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推动中国粮食城与柬埔寨、老挝开展商品互换交易项目,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超720亿元,与金砖四国的出口额达105.44亿元;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亿吨,晋江陆地港成为全国业务量第二的国际示范港,业务总量占全省四个陆地港的95%以上。

(二)“海丝”先行区建设不断深入。泉州被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着力推动海丝重要门户建设,积极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入,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海丝”国际研讨会、中阿城市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国际艺术节、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秘书处落户泉州。海丝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兴泉铁路、福厦客专泉州段开工建设,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国际城市合作深入推进,与丹麦、土耳其、挪威、马来西亚等地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首部实体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获批,首发海上丝绸之路特种邮票,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别非遗名录城市。

(三)文化保护与发展并进。泉州注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相结合,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精神。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文化积淀深厚,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24处,其中国家级31处、省级87处。2002年,泉州启动南音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2004年,泉州被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2007年,泉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5年,泉州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2017年,出台《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实施方案》,在古城范围全面启动修复古城水系、修复绿化系统、修复交通环境等12项修复计划和“七个一”工程,古大厝修旧如旧,古街巷活化保护,泉州古城逐步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样本”。截至目前,泉州已初步设立“非遗”四级名录,完成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即10个非遗馆、100个非遗传习所、1000个闽南文化生态展示点),建成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建成开放古城规划设计展示馆、古城会客厅,编制21个闽南文化重点区域保护规划,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9个,闽南侨批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建成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130个。

(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紧扣“海丝泉州”主题,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结合求知、研学、商务等旅游新元素,打造时尚工旅、滨海雕艺文化、“茶+旅”“香+旅”“瓷+旅”“石+旅”等特色游,举办海丝文化旅游嘉年华,组织全国旅行商“海丝泉州”采购大会, “海丝泉州”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不断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各景区硬件设施,同步推进智慧语音导游,讲解员、导游员培养储备等旅游服务环境建设。2017年,全市新增8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项目列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永春、德化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54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44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8.7倍和14.6倍。

五、统筹城乡一体建设,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一)环湾城市绽放新颜。城市加快环湾向湾发展,建成区面积大幅扩大,由原来的6.7平方公里扩展到220平方公里的环湾建成区面积,现代化组团式城市逐步形成。强化城市设计,完成环泉州湾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中心市区单元控规全覆盖,从城市的关键节点、组团连线、重点片区入手,提升城市生态景观、综合交通走廊和公共服务配套。环湾公交线网不断完善,投用新能源公交车,公交线路完成一元票价制改革,形成公交车、电瓶车、公共自行车紧密衔接的多层次公交体系,2017年,全市公交运营线路长度4423.1公里,全年公交客运量2.08亿人次。大力建设城市交通线,环城高速闭合成环,实现县县通高速,泉州湾跨海大桥、泉州动车站、机场连接线、沈海高速复线泉州段、泉三高速安溪连接线、厦沙高速泉州段等建成通车,南、北迎宾路改造,兴泉铁路、厦沙高速、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动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泉州段等项目加快推进,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开工建设。2017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657公里,比1978年增加14790公里,年均增加379.23公里;公路密度达162.52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运力、速度大幅提升,2010年,福厦快速铁路泉州段建成通车,2013年,向莆铁路泉州段正式通车运营,2017年,福厦高铁泉州段正式开工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铁路营业总里程达360公里、比2000年增加127.67公里,其中,电气化里程116.12公里,高铁里程86.97公里;2017年,铁路货运量达946.13万吨,是2000年的4.58倍,客运量达1321.85万人次,是2000年的23.27倍。泉州晋江机场升格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2017年起降航班43926架次,是2000年的8.09倍;旅客吞吐量达534.06万人次,是2000年的14.81倍;货邮吞吐量达5.93万吨,是2000年的9.05倍。加快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海陆空交通体系更加完善。201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986万吨,是2000年的7.59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24.27万标箱,是2000的14.11倍。不断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开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城市管理平台,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泉州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晋江市、石狮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适应乡村工业化进程需求,在各个县域迅速建成一批小城镇,有力支撑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批示精神为指导,因地制宜,探索“城市现代化”“产城融合”“大城关”“特色新市镇”“美丽乡村”等五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加快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促共进、协调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65.7%,比有常住人口统计的2000年提高26.8个百分点。晋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石狮列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泉港入选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德化统筹城乡、南安沿海“三镇”产城联动试点相继开展;湖头镇、蚶江镇、金井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晋江“芯”小镇、永春达埔香都小镇、安溪藤云小镇等6个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安溪县尚卿乡黄岭村、晋江市深沪镇运伙村入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示范村,永春获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岵山镇、岵山镇茂霞村入选第三批全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名单,52个村落获评省级传统村落,白濑水利枢纽项目被列为国家战略性重大水利工程。截至2017年,全市共评定60个“泉州美丽乡村”,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三)生态建设成效突出。2003年,泉州市提出生态立市、环保立市的发展理念,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保护环境;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形成排污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机制;2007年起,在晋江、洛阳江流域严格实行“区划限批”和“两江”流域“四不批”政策;2014年,安溪、永春、德化等生态重点保护区取消GDP考核,建立突出生态建设的个性化政策绩效考核体系;2015年,在全省率先举行排污权专场交易,探索“政府推进、市场运作”的环污险新模式。近年来,泉州以获批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至2017年,已先后出台30多份政策文件,推进节能减排、“江河湖海”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清水净海、环卫保洁、治污减排“四大行动”。目前,泉州市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区命名,其中德化县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共有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全市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主要干流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均完成省下达计划,流域整治全省“五连冠”、环保责任书考核全省“四连冠”、总量减排全省“三连冠”、环境监测工作全省“三连冠”。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六、改革成果惠及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渠道由单一向多渠道拓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全社会从业人员从1979年的184.1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616.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以下。工资同步平稳增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从1978年的1.24亿元增加到2017年805.06亿元,是1978年的649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537元增加到2017年的61253元,是1978年的114倍。各种经营性、财产性收入逐渐增加,可支配收入不断攀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2017年42696元,突破4万元大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75元增加到2017年18606元。城乡居民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1.7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511.56亿元,增长的1995倍。耐用消费品在城乡居民家庭迅速普及、不断升级,彩电、冰箱、空调等在居民家庭趋近全覆盖,汽车、电脑、手机在居民生活中日益普及,2017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电脑、手机分别达44.8辆、97.7台、245部,农村居民分别达15.2辆、39.2台、273.2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3.4%,比1990年下降3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1.2%,比1984年下降19.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分别达66.0和67.9平方米,分别比2003年增加32.3和25.5平方米。

(二)民生保障显著加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7年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增至149.6万、106万、67万、113万和85万人,参保率分别达100.06%、86.3%、102.86%、100.34%和80.5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97%。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建立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现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各县(市、区)城市低保标准提至600至63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至460至630元。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2017年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养老床位达3362张、享受政府购买信息化养老服务的人数超3万。

(三)教育事业成果丰硕。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认定,中小学宽带网络覆盖率和多媒体配备率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教育权利,在全国率先实现外省籍学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基本覆盖主要产业。2017年全市幼儿园1503所,是1978年的5.8倍,全市受大专以上教育人口占比达8.57%、受高中(含中专)阶段教育人口占15.19%,分别比2000年提高6.7和6.84个百分点。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增至18所、是1980年的6倍,中等职业学校32所、是1980年的4倍,有12所高校确定为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3所高校入选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

(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艺创作更加繁荣,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步推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极大丰富。2017年末,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5%,分别比2000年提高1.5个和1.1个百分点。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1个(比2000年增加3个),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从无到46个;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设立乡镇文化站164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4个、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20个。充分发挥泉州“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南少林武术发源地”等文化名片作用,开展经常性文艺精品公益演出,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坚持群众性体育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全市90%的城市街道(社区)、70%的农村乡镇建立体育组织,成立4个市级体育协会和2个市级体育俱乐部,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获批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相继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人健身节等活动,圆满完成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青运会泉州赛区等工作。成功申办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比赛成绩优异,8位选手在7个项目比赛上获得金牌,收获8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居全省首位。

(五)卫生事业蓬勃向上。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建立起遍布城乡、功能较为合理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体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加,2017年,全年医疗机构4831个、是1980年的14倍,卫生技术人员4.29万人、是1978年的7.1倍。针对医疗卫生服务痛点与短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销售零差率全面推行,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创新联合办医模式和“公建民营”办医体制,全面推进基层综合医改,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妇幼医疗资源配置,服务“全面两孩”政策,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73.85岁,其中妇女人均预期寿命达77.34岁,人口死亡率从1989年的5.48‰下降到4.6‰。

七、贯彻新思想新理念,聚力高质量赶超跨越

展望未来,泉州正处于赶超跨越的重要机遇期。泉州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发展“晋江经验”,按照高质量发展和赶超跨越要求,主动融入新福建建设大局,突出转型攻坚、聚力跨越主线,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改革开放、民生补短,全力打造“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泉州”。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抓好金融改革、“民综”改革、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级试点,形成促进改革创新的体制架构。拓展提升“晋江经验”、“泉州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智造泉州”。从项目支撑、技术支撑、人才支撑入手,推动“三大板块”竞相发展,巩固扩大传统产业领先优势,延伸拓展重化产业链条,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制造强市,建设“中国智造2025”样板城市。

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打造“海丝泉州”。加快泉州港复兴,致力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以及港澳台的沟通与合作。做大做强环湾中心城市,实施古城保护提升计划,积极稳妥并加快推进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大力保护弘扬“海丝”文化,持续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泉州”。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幸福泉州”。加大民生投入,致力补齐民生短板,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优质教育、卫生等资源的优化布局和有效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动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依法治市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撰稿:泉州市统计局

来 源:福建统计局 责任编辑:weiyezh

相关新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泉州经济网建设声明:

1、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不论原创或转载,皆以传播传递信息为主,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2、本网原创之作品,欢迎有共同心声者转载分享,并请注明出处。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91-87523908 邮箱:qzce@163.com